目的:浅析健康人群随机尿液渗透压、电导率的分布特征及年龄与性别对二者的影响,探究渗透压和电导率的相关性,得出电导率能否作为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新指标的相关结论。方法用UF-100流式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FiskeR Model 210微样品渗透压仪对234例正常人尿液(年龄在80岁以下,男性150例,女性84例)的电导率与渗透压进行检测。结果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年龄段间渗透压和电导率的值分别为0.090和0.286(>0.05),无显著性差异(20岁下及60岁以上的年龄段不予讨论);男女间渗透压、电导率的P值都小于0.001,F值分别为2.371和0.337;电导率与渗透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5,回归方程为Y=0.028X+5.645)。结论健康人群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各年龄间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均无无显著性差异,但对此结论需要进一步探讨证实,而二者在男女间均显著性极差异;健康人群的电导率与渗透压呈高度相关性,经过一定调整电导率可成为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新指标。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58例DN患者作为试验组,依据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组(临床分期3期,55例)、中期组(临床分期4期,57例)、晚期组(临床分期5期,46例),另选取同期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40例未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实验室检查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SF、CRP]水平并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F、CRP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24 h UTP、BUN、SCr、TG、TC、SF、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lb、H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24 h UTP、BUN、SCr、TG、TC、SF、CRP水平均高于早期组,且晚期组高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组Alb、Hb水平均低于早期组,且晚期组低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F、CRP与Alb、Hb呈负相关(P<0.05),与TC呈正相关(P<0.05),与TG无关,且SF与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DN患者SF、CRP与营养状况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SF、CRP评估DN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据此为治疗、预后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