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 2009年
- 优质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追求。无论是有效教学,还是高效教学,都在教学设计时强调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的内在一致性,也即强调目标、过程和评价的有效连结。我校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优质教学,与有效教学或高效教学的教学设计是异曲同工的,都注重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三者之间的有效连结。
- 李文萱
- 关键词:优质教学现代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异曲同工教学设计一致性
- 课程方案需要校本化实施
- 2009年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实施的课程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直接影响学生自乇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优质高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整体优化,特别是在优质高效实旋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 李文萱
- 关键词:课程方案校本化教育改革国家课程教育价值
- 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中为个案
- 2007年
- 上海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挂牌于2000年4月,是在1999年徐汇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履行两个承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徐汇区教育标志性品牌战略的背景下,因布局调整由沪闵中学更名而来。为了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区政府、教育局投资2000多元万重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社会、家长也对附中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 李文萱
- 关键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质教育资源个案
- 《优化课程连结模式,促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研究》
- 一、实施状况主要研究了如下问题:1、收集国内外课程连结理论文献和课题管理研究文献。2、进行了个案学校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3、在课程连结的界定、原理与路径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1)关于"课程连结"的界定学者对于"课程...
- 李文萱
- 文献传递
- 基于标准 在转化与指导中寻求突破被引量:2
- 2016年
- 所谓“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从系统的视角将课程标准内容通过层级式的转化,直至成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在自己专业权限范围内自主作出正确的决定。
- 李文萱杨向谊
-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权限范围一致性教师
- 区域性教师教研修一体模式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教师研修过程中教、研、修三者互相游离,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三位一体、四元协同”的区域性教研修一体模式.该模式引入研修课程要素,以“研修课程”为纽带将“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贯穿起来,构建了四者互相连接、有机整合、立体交叉的教研修一体区域化模型.该模式通过研修活动课程化(基于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的研修活动课程化、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研修活动课程化)和核心项目引领(区域层面、实验学校层面)来实践.
- 李文萱
-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教师研修
-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研修实践探索
- 2016年
- 教师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解、参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在课堂上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关系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实施项目"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时,项目组将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变量因素,以教师的"教研修一体"为抓手,将之贯穿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最终促使教师整体思考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在自己专业权限范围内自主作出正确的决定。
- 李文萱王健
- 关键词:教育教学行为权限范围课程大纲课程设计受训者
- 教师研修课程建设是动态生成、合作共建的系统工程
- 2017年
- 教师教育资源建设要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建?谁来建?建设什么?怎么建?资源的种类、方式、内容、层级不一样,建设的队伍、策略、路径就不完全相同。建资源的过程比资源本身更加重要,对教研修一体的课程资源而言,研修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既是学科建设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过程。
- 李文萱
- 关键词:课程资源建设教师专业标准重要维度教研员
- 基于标准 研训转型 助力教师发展
- 2016年
- 教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教师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不断将教师教育推向新高度,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的题中之义。而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
- 李文萱
-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师教育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教师成长
- 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 2006年
- 学校课程包括同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部有统一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只能是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几乎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各类各级学校的具体特殊性,也很难满足当今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宗旨。我校在全面、科学地分析校情的前提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培养目标,
- 李文萱
- 关键词:学校课程校本化教育价值观校本课程地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