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娟
- 作品数:35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白梭吻鲈家系鉴定用引物及白梭吻鲈家系鉴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白梭吻鲈家系鉴定用引物及白梭吻鲈家系鉴定方法,包括34个引物组,每个引物组包括两条正向引物以及一条反向引物。有助于快速、准确鉴别不同家系的白梭吻鲈,并结合子代的生长指标和亲本电子标记信息,实现亲本的遗传选育操...
- 凌去非李彩娟郭金强
- 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019年
- 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23℃为对照组,设置28℃、31℃、34℃和36℃共计4个热胁迫组,测定不同温度胁迫对白梭吻鲈鳃中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以及鳃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8℃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合,上皮细胞水肿加重、明显隆起,鳃小片之间粘液细胞肥大、增生,36℃组相邻鳃小片大量融合且严重变形,卷曲混乱排列,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粘液细胞增生、肥大;随着胁迫温度升高,鳃中SOD、CAT、GPX、MDA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6℃时显著下降,表明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有损伤,且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其鳃受损情况越发严重。
- 陈祎宁李彩娟王国成沈帆帆滕藤郭金强翁昕凌去非
- 关键词:热胁迫抗氧化指标
- 鳜鱼+菱角+莲藕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初探被引量:1
- 2017年
- 2015年起,笔者在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宏再淡水水产养殖合作社开展循环水槽养殖鳜鱼技术研究,净化区种植莲藕和菱角、放养花白鲢,取得亩效益8622元,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 王威姜雪照凌去非李彩娟陈浩成
-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循环水槽莲藕菱角鳜鱼合作社
- 放养密度对池塘循环水养殖翘嘴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探索池塘循环水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的影响,按占池塘面积6%的比例建设养殖单元,剩余94%水体作为尾水净化单元,构建了翘嘴鳜和水生植物(藕、菱)的复合养殖系统。2018年6月,试验设置了20、30、40尾/m2三个养殖密度梯度,每个放养密度组重复3次,对不同养殖密度翘嘴鳜的生长速度、饵料系数、肌肉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翘嘴鳜平均日增重由4.86 g降至4.19 g,成活率由92.88%降至86.49%,饵料系数由3.77增至4.34。肌肉干物质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含量是76.06~80.89 g/100 g、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是30.39~31.28 g/100 g。肌肉中营养物质包括TAA、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等均没有随着养殖密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条件下适宜养殖密度为30尾/m2。
- 王威王威张汉邦张汉邦郭伟成李彩娟
- 关键词:养殖密度
- 金鲫仔鱼的饥饿实验和不可逆点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金鲫仔鱼,对初孵的仔鱼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通过观察卵黄囊的吸收、仔鱼生长变化以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金鲫仔鱼生长、形态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表明:1出膜后的第一天,卵黄囊的消耗率最大,达到45.98%;而仔鱼体长增长率也最大(14.2%)。27日龄的仔鱼卵黄囊全部吸收完毕。饥饿组的仔鱼体长开始出现负增长,部分饥饿组仔鱼出现身体畸形。3仔鱼从孵出后第4天开始摄食,摄食率为6.67%,第7天初次摄食率到达100%,第8天到第9天这段时间内到达最高初次摄食率的50%,到达不可逆点。
- 许郑超王国成刘青韩晓飞李彩娟凌去非
- 关键词:金鲫仔鱼不可逆点
- 大鳞副泥鳅生长优秀家系筛选以及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2017年
- 本试验构建了11个大鳞副泥鳅家系,并进行了生长性能优秀家系的筛选,利用生长相关SSR标记对各家系进行生长性状与基因型相关分析,探究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B2013F-7、AB2013F-89、AB2013F-45等家系的体质量、体长和全长均值显著(P<0.05)大于其他家系,其中AB2013F-7家系各生长指标均值最大;以上三个家系117 d内的绝对增重率也表现最好,分别为0.068、0.051和0.048 g/d。对各家系基因型进行分析,显示各家系所拥有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与生长性状均值大小成正相关,含生长相关标记优势基因型的数量越多,家系的生长性能表现越优秀。
- 潘文贤李彩娟王国成叶竹青凌去非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家系基因型微卫星
- 赤眼鳟仔鱼饥饿试验和不可逆点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仔鱼,对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赤眼鳟仔鱼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为赤眼鳟仔鱼培育策略的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出膜后第1天,仔鱼卵黄囊的消耗率最大,达总体积的43%;而1日龄仔鱼全长特定增长率也最大(25.61%)。② 5日龄仔鱼卵黄囊全部吸收完毕,6日龄饥饿组仔鱼全长开始出现负增长,且与对照组仔鱼全长差异显著。③3日龄仔鱼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5%;5-8日龄初次摄食率维持在100%,9日龄开始下降;赤眼鳟仔鱼在10-11日龄到达不可逆点。总之,在(26±1.5)℃时,建议赤眼鳟最适起始投饵时间为出膜后第5天,最迟开始投喂时间不得晚于不可逆点(10-11日龄)。
- 李彩娟许郑超张振早王辉凌去非
- 关键词:仔鱼不可逆点
- 一种梭鲈雌、雄鱼鉴别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鉴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梭鲈雌、雄鱼鉴别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鉴别方法,包括取样软管、过渡软管、抽取管;所述抽取管包括抽取管本体、推拉杆;所述抽取管本体一端开口;所述推拉杆从所述开口插入抽取管本体中;所述推拉杆可以接触所述抽取管本体...
- 凌去非李彩娟
- 文献传递
- 2种水生植物对梭鲈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养殖水体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存活([1])。水生植物对养殖水环境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净化是水体中氮磷的主要去除途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能够有效去除凡纳滨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的含量([2]),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总磷的含量l3l。
- 付监贵张振早顾军李彩娟凌去非
- 关键词:水生植物池塘水质养殖水环境梭鲈水体理化因子亚硝酸盐氮
- 一种大鳞副泥鳅良种选育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良种选育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12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2)选择亲本群体1进行电子标记并提取DNA;3)采用分子标记对亲本群体1进行基因型筛选并选定亲本群体2;...
- 凌去非李彩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