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气动
  • 2篇增升装置
  • 2篇气动噪声
  • 2篇飞机
  • 2篇风洞
  • 1篇噪声源
  • 1篇知识管理
  • 1篇商用飞机
  • 1篇设计技术
  • 1篇声源
  • 1篇气动弹性
  • 1篇裂纹扩展寿命
  • 1篇模态
  • 1篇模态识别
  • 1篇基于知识
  • 1篇基于知识管理
  • 1篇机翼
  • 1篇发动机转子
  • 1篇飞机机翼
  • 1篇飞机制造

机构

  • 6篇中国商飞上海...

作者

  • 6篇李强
  • 2篇李亚林
  • 2篇陈迎春
  • 1篇范石磊
  • 1篇李效法
  • 1篇杨坤
  • 1篇章俊杰
  • 1篇窦忠谦
  • 1篇季光明
  • 1篇沈波
  • 1篇陈磊
  • 1篇陈文

传媒

  • 1篇航空学报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创新世界周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919飞机机翼-发动机转子效应气动弹性设计技术
周健斌章俊杰成名范石磊李效法何俊陈文窦忠谦李强周良
该项目属航空工程结构强度学科,气动弹性专业方向。 计及发动机转子效应机翼-发动机系统的颤振特性的研究是的C919飞机研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项目依托C919飞机项目,以翼吊式发动机和机翼组成的机翼-发动机系统及飞机全机为...
关键词:
关键词:飞机机翼发动机转子
增升装置气动噪声风洞试验研究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民用喷气式飞机,同时也给机场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缝翼和襟翼是增升装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最主要的中低频率噪声源。对于一些较新的客机,比如波音777等,缝...
李强陈迎春李亚林
文献传递
基于知识管理的商用飞机共享设计流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本项目研究成果是在总结ARJ21-700、C919大型客机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对标波音和空客成熟主机制造商的设计流程,结合中国民机设计需求,采用过程定义和过程分解的方法,梳理、识别、归纳、固化设计流程以及流程中的知识资源,形成覆盖民机设计全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流程体系和知识资源体系,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基于流程的知识场景化应用平台。从而实现民机设计研制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协同化,以及知识资源的系统化、应用场景化,有效提升民机设计质量,缩短研发周期,并为后续民机设计在标准、规范、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季光明赵媛媛陈磊沈波李强赵剑军
关键词:知识管理飞机制造
增升装置气动噪声风洞试验研究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民用喷气式飞机,同时也给机场周边的居民带来了噪声困扰。缝翼和襟翼是增升装置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最主要的中低频率噪声源。对于一些较新的客机,比如波音777等,缝...
李强陈迎春李亚林
关键词:增升装置噪声源风洞试验气动噪声
一种多部位损伤全寿命分析的工程方法
2021年
提出了一种多部位损伤全寿命分析的工程方法,该方法包含3部分内容。对多裂纹萌生问题,通过研究多细节结构中裂纹萌生机理,将裂纹萌生寿命的取值事件转化为3个独立事件的积事件,前者的发生概率等于3个独立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3个独立事件的发生概率可由单细节结构裂纹萌生寿命的概率分布求得。从而可由单细节结构裂纹萌生寿命概率分布得到多细节结构中依次出现的各条裂纹的萌生寿命的概率分布。对多裂纹扩展问题,先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多裂纹指定长度组合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然后引入响应面法,定量地建立了裂纹长度与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响应面模型得到多裂纹任意长度组合下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后采用循环接循环法进行裂纹扩展分析。对多裂纹结构失效分析,采用亚临界条件判断结构是否失效,认为结构上萌生的首条裂纹与第2条裂纹的位置相邻,裂纹发生首次连通时,结构失效。进行了单细节带孔板与多细节带孔板的裂纹萌生扩展试验,并对多细节带孔板的裂纹萌生扩展寿命和首次裂纹连通寿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奚蔚李强沈培良何瑞杨刚刘世杰
关键词:概率分布裂纹扩展寿命
基于模态转换算法的结构变形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所述结构变形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将传感系统埋入或粘贴在主体结构中,并结合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结构变形状态的感知和预报的一种变形监测方法。该方法使得传统的离线、静态、被动的结构分析方法转变为一种在线、实时、主动的结构分析方法,从而为了解和控制结构的状态,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内容提供有力的参考。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基于应变测试数据的模态转换方法得到结构的位移变形信息,该方法在结构的位移变形信息无法或者不便直接测得的情况下十分有用,尤其是在结构载荷未知的情形。本文对结构变形监测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模态转换算法、模态识别、应变测试和信号处理。
杨坤李强
关键词:模态识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