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73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Er^(3+)注入CdTe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近距离升华制备的CdTe薄膜进行Er3+掺杂研究.讨论了不同掺Er3+浓度对CdTe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霍耳效应测试系统和复阻抗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适当的掺杂量可以改善CdTe薄膜的结晶性能,降低晶界势垒高度,提高其导电性能.在一定掺杂范围内掺Er3+对CdTe薄膜的光能隙影响不大.
- 侯娟郑毓峰董有忠匡代洪孙言飞李强
- 关键词:CDTE薄膜离子注入
- 一种高耐蚀耐磨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蚀耐磨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铁基非晶合金的化学组成为Fe<Sub>65‑a</Sub>Co<Sub>10</Sub>Zr<Sub>5</Sub>W<Sub>a</Sub>B<Sub>2...
- 李强张程武马旭
- 泰国清莱地区汉语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作为汉语教学志愿者在泰国北部清莱府皇太后大学教学之余对这一地区的汉语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以后而写就的综述,分别从基本动因、泰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当前汉语教育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对策这四个方面予以分别的论述。
- 李强
- 关键词:汉语教育
- 锰掺杂纳米氧化锌/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被引量:8
- 2019年
- 为了提高氧化锌的光催化性能、净化水体有机污染,通过共沉淀、退火和光还原处理成功制备了锰掺杂浓度为4 at%的纳米氧化锌与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和光催化活性测试.表征结果显示锰掺杂纳米氧化锌成功附着在石墨烯表面;掺杂后的锰离子以正三价形式存在于纳米氧化锌晶格中,同时增大了纳米氧化锌的带隙.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与纯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效率达到100%.
- 吴本泽李锦刘卫梦李强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锰掺杂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性能
- 一种高耐蚀、高强度铁基非晶粉末及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耐磨耐蚀铁基非晶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包含的成分为Fe、Cr、Mo、W、P、C、B和Si,各个成分的原子百分数分别为:Fe:54%、Cr:15%、Mo:6%、W:5%、P:10%、C:4%、B:...
- 李强谢磊穆保霞
- 文献传递
- Fe_(80)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与非晶薄带抗腐蚀性能的对比研究
- 2012年
- 通过J-Quenching技术在低冷速(低于1000K/s)下制备出块体尺寸达2mm的Fe80P13C7非晶态合金。通过阳极极化曲线测试以及对样品在1mol/L的HCl溶液中浸泡后的腐蚀形貌的观察,对Fe80P13C7块体非晶态合金、非晶薄带以及晶态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块体非晶的腐蚀性能优于非晶薄带和晶态合金。这可能是由于块体非晶态合金在制备过程中冷速较低,原子发生结构弛豫的时间更长,结合能增大,使得合金中原子与溶液中离子的反应速率减慢,从而提高了块体非晶态合金的腐蚀性能。
- 李晋锋刘瑞泉黄玉代李强
- 关键词:块体非晶态合金非晶薄带抗腐蚀性能
- Cu元素添加对Fe基非晶合金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非晶合金(metallic glass, MG)因其独特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其中,Fe基非晶合金(Fe-based metallic glass, Fe-MG)由于优异的磁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其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合金成分设计调控Fe-MG的结构,进而改变材料的变形行为与性能特征。研究发现,Cu元素的添加可以显著影响FeMG的理化性质和力学性能。通过深入分析Cu元素对传统Fe-MG、纳米晶合金和高熵MG结构和性能的不同影响,探讨Cu元素的添加对MG的弛豫行为、晶化行为、熔化和凝固行为、玻璃转变行为、玻璃形成能力、机械性能、磁性能与其他性能的作用机制,发现Cu元素的添加能够促进Fe-MG基体中α-Fe团簇的析出,从而改变材料的变形行为与性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望通过成分设计来调控MG的变形行为,进而为实现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参考。
- 范雪茹凡双玉谢磊黄照文高梦琦李永泰李强王安定
- 关键词:FE基非晶合金CU含量晶化行为非晶形成能力磁性能
- 铁含量对Fe-P-C非晶合金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
- 2021年
- 本文制备了四种不同铁含量的Fe_(80+2x)P_(10-x)C_(10-x)(x=0,1,2,3(原子分数,%))非晶合金条带,通过类芬顿反应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对它们性能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铁含量对铁基非晶合金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Fe-P-C非晶合金条带通过类芬顿反应降解MB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且铁含量越高,降解性能越好,但当铁含量超过82%后,铁含量对降解性能的影响不显著。由表面形貌观察可知,随着Fe含量的增加,反应后的Fe-P-C非晶条带表面呈现更加疏松多孔的结构,这有利于获得高的降解效率。循环降解测试显示,四种不同铁含量Fe-P-C非晶合金条带的降解性能差别不大,且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可能与降解过程中形成具有松散片层状结构和3D花状网格结构的表面形态有关。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Fe含量的不同并不影响Fe-P-C非晶合金的降解反应机理。
- 马娅娅李强穆保霞马旭
- 关键词:铁基非晶合金降解
- 具有近室温磁热效应的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
- 2022年
- 通过Fluxing提纯处理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临界尺寸为1.3 mm的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棒,并对其热力学性能、磁性能和磁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55 T;在5 T外加磁场下的最大等温磁熵变值为2.57 J/(kg·K),制冷能力为305.57 J kg。重要的是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的居里温度为355 K,接近室温,因此有望成为室温磁制冷工质的候选材料。
- 高梦琦吴克楠李强霍军涛穆保霞马旭
- 关键词:磁热性能
- 银包覆PMMA纳米核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行为的模拟计算被引量:3
- 2011年
- 应用米氏理论,对银膜包覆PMMA纳米核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行为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颗粒尺寸、核壳比等参数对纳米核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消光光谱的影响;同时将其与实心银纳米球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光谱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实心银纳米球,银膜包覆PMMA纳米核壳结构的共振峰位更加红移,且共振峰的宽度更窄。这些性能上的提高,是由于纳米PMMA介质核的存在减弱了电子云振荡过程中的滞后效应,利于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李强王连洲逯高清黄娆朱贤方
- 关键词:模拟计算AG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