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峥

作品数:25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烧伤
  • 4篇深度烧伤
  • 4篇瘢痕
  • 3篇休克
  • 3篇严重烧伤
  • 3篇重度烧伤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多器官功能
  • 2篇休克期
  • 2篇异体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技术
  • 2篇伤患者
  • 2篇烧伤患者
  • 2篇烧伤休克
  • 2篇烧伤休克期
  • 2篇皮肤
  • 2篇器官
  • 2篇器官功能

机构

  • 23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23篇李峥
  • 17篇李巍
  • 12篇张兵
  • 9篇何小龙
  • 5篇谭嘉韬
  • 4篇陈锋
  • 3篇李伟
  • 2篇高兵
  • 2篇宋哲
  • 2篇罗仁甫
  • 2篇王强
  • 2篇陈博
  • 1篇尹明平
  • 1篇王一凡
  • 1篇赵蓉萍
  • 1篇冯卢
  • 1篇李志清
  • 1篇王一凡

传媒

  • 5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健康之路
  • 1篇2010年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运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人体功能部位深Ⅱ~Ⅲ°烧伤创面,改善创面愈合后皮肤功能及外型,减轻瘢痕挛缩。方法将15例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各5例,A组创面采用保痂治疗加自身刃厚皮片游离移植,B组采用切、削痂处理加自身刃厚皮片游离移植,C组采用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比较创面修复后和随访半年各组的外型、功能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愈合时间、外观、瘢痕和肢体功能方面C组疗效优于A、B组。3组患者创面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人体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其修复后外观平整光滑,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活动良好,效果满意。
李巍张兵李峥冯卢罗仁甫
关键词:烧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
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联合应用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谷氨酰胺(Gln)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对蛋白质代谢及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4例烧伤总面积在40%~80%,Ⅲ度烧伤面积<30%的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加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rhGH+Gln),患者于伤后1~14 d输注谷氨酰胺0.4 g/(kg.d),且伤后3~14 d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2 U/(kg.d)。谷氨酰胺组于伤后1~14 d输注谷氨酰胺0.4 g/(kg.d)。对照组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于伤后1,7,14,21 d检测3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于用药后7,14,21 d分析比较3组蛋白质代谢变化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谷氨酰胺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及谷氨酰胺组,而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及谷氨酰胺组(P<0.05或0.01)。结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水平,有效促进蛋白合成,加快创面愈合。
谭嘉韬李巍李伟陈锋李峥何小龙
关键词:严重烧伤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蛋白质代谢
早期薄层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存在是导致创面进行性加深及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性改变的根源,应用手术方法早期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深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2008年7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早期薄层削痂联合VSD技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张兵李巍李峥何小龙高兵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削痂薄层坏死组织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对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瘢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联合EGF治疗。比较2组老年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瘢痕发生率、创面细菌清除率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14、21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瘢痕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创面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14、21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与EGF联合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风险、减少疼痛的优势,适用于临床。
何小龙张兵李巍李峥陈博
关键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老年人
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34例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特点,提高真菌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重度烧伤伴真菌感染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总结防治措施。结果本组真菌感染平均出现在伤后12天,主要类型是白色念珠菌26例(76.5%),其次是热带念珠菌5例(14.7%)、曲霉菌2例(5.9%)、毛霉菌1例(2.9%);34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痊愈31例,死亡3例,治愈率91.2%;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组治愈率85.7%,氟康唑组治愈率75.0%。结论重视诱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防治可以提高重度烧伤伴真菌感染的治疗成功率。
李巍张兵李峥
关键词:烧伤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
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8年
目的:观察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烧伤治疗,观察组应用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结论: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愈合中的疼痛感,提升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李峥
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2例次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一次修复手术创面者48例次,残存小创面换药愈合者37例次,形成肉芽创面需要手术补植皮者33例次,90例存活,12例死亡。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异体皮成活与否、微粒皮的密度、手术部位、创面感染和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李峥
关键词:烧伤微粒皮移植异体皮
黄芩对皮肤瘢痕形成过程中TGF-β1、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黄芩抑制皮肤瘢痕形成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选取18只大鼠建立皮肤切除伤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加入黄芩提取物。在3、7、14天分别检测各组的TGF-β1、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Masson染色观察胶原蛋白聚集水平。结果对照组TGF-β1、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GF-β1、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升高程度不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来影响皮肤瘢痕的形成。
李巍李峥陈锋
关键词:黄芩皮肤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MASSON染色
高效抗菌药物在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的早期应用
全身性感染,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烧伤死亡率第一位。为了更好地防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爆发全身性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防治烧...
谭嘉韬宋哲李巍李峥王一凡
文献传递
加巴喷丁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加巴喷丁用于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58例深Ⅱ度烧伤后瘢痕瘙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18例、西替利嗪组20例及加巴喷丁组20例。安慰剂组患者口服维生素C100mg,西替利嗪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10mg,加巴喷丁组患者口服加巴喷丁300mg,各组患者均用药2次/d,连续服用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28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瘢痕瘙痒程度并记录分值,计算治疗第3、28天瘙痒缓解率,并观察用药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对数据行方差分析、q检验、X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安慰剂组轻、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均未缓解;西替利嗪组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均有所缓解,而轻度瘙痒患者未见缓解;加巴喷丁组轻、中、重度瘙痒患者的瘙痒程度均获得明显缓解。治疗前,3组患者的VAS评分相近(F=2.78,P〉0.05)。治疗第3、28天,加巴喷丁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3±0.8)、(0.6±0.3)分,西替利嗪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4.2±1.7)、(2.8±1.2)分,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5.7±2.0)、(5.7±1.9)分,q值为6.70—7.75,P值均小于0.05];此外,加巴喷丁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西替利嗪组(q值分别为6.30、6.90,P值均小于0.05)。加巴喷丁组患者治疗第3、28天的瘙痒缓解率分别为(66±20)%、(91±17)%,均显著高于西替利嗪组[(33±8)%、(56±14)%,q值分别为4.70、3.82,P值均小于0.05]。安慰剂组患者治疗第3、28天的瘙痒缓解率均为0,均显著低于其余2组(q值为3.94~6.76,P值均小于0.05)。治疗期间,加巴喷丁组5例患者出现轻中度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用药1周后症状好转或消失;其余2组患者未�
李峥张兵李巍王强
关键词:烧伤瘢痕瘙痒症加巴喷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