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树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完善卒中绿色通道对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率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观察该院卒中绿色通道建立并逐步完善后,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自就诊至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以及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筛选2010年以来就诊于该院的3 990例AIS患者,对每年时间窗内到院患者人数进行统计,并对静脉溶栓率、DNT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比较卒中绿色通道建立前后及持续改进后DNT及溶栓率变化情况。结果该院AIS患者时间窗内到院率明显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自2011年建立卒中绿色通道后,rt-PA静脉溶栓率实现零的突破,随着绿色通道的持续改进,2012年DNT的中位数缩短至60min,2013年时间窗内就诊患者的DNT中位数降至53.5min,而时间窗内到院患者的rt-PA静脉溶栓率由2010年的0达到2013年的74.3%。结论该院通过逐步完善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加强急诊科、检验科及卒中小组协作,使患者自入院到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时间逐年大幅度缩短,溶栓率大幅度增加。证明在院前延误严重地区,建立院内完善流畅的卒中绿色通道,是增加AIS患者静脉溶栓率的必要措施。
- 李玮王欢王延江吴娅刘承春张志宏李小树蓝晓芳张莉莉张猛
- 关键词:卒中静脉溶栓
- 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血栓弹力图变化
- 目的急性脑梗死后应用重组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闭塞血管再通后,14%~34%的患者会再发闭塞,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血小板过度活化。现有卒中治疗指南中均推荐溶栓后24小时加用抗血小板药...
- 李玮吴娅刘承春张志宏易旭李小树张猛
- 平扫CT与脑血容量ASPECTS错配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存在平扫CT(non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ic,NCCT)-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0(N-C<0)的患者(即平扫CT低密度范围大于CBV下降区域,两者存在错配)进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观察相关预测指标对ET预后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连续就诊的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治疗2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N-C评分分为N-C<0组和N-C≥0组;安全性指标为90 d死亡、严重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有效性指标为住院7 d、出院NIHSS评分及90 d良好预后(mRS≤2)。比较两组间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良好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符合入组条件共有144例患者,其中N-C<0组25例,N-C≥0组119例。与N-C≥0组比较,N-C<0组患者具有更低的NCCT ASPECTS[(6.96±1.77)vs(8.73±1.25),P<0.001],同时两组间责任血管分型(P=0.036)、穿刺到再通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模型当中,CBV ASPECTS(P=0.010,OR=1.460,95%CI=1.095~1.945)是预测良好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 N-C<0组的患者可以从ET中获益,并且未增加颅内出血风险,NCCT低密度不应作为排除或判断ET预后不佳的标准,需根据CBV图像进一步详细评估。
- 黄书翰李小树刘承春吴娅梁春荣李君李玮张猛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CT灌注
- 5种评分系统对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差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不同时间窗内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24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评分、GRASPS评分、SEDAN评分、MSS评分及SITS评分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不同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接受静脉溶栓后出现HT的关系;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在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后出HT的预测能力。结果针对不同时间窗,比较5种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3 h时GRASPS及HAT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619)高于其他评分系统;>3~4.5 h时,SEDAN评分、HAT评分(ROC面积分别为0.744,0.719)优于其他评分系统(P<0.05);>4.5~6 h时,HAT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优于其他评分系统。结论 5种评分系统对所有时间窗静脉溶栓后HT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不同时间窗,特别是在4.5 h内,HAT评分系统对HT风险预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
- 吴娅刘承春李玮梁春荣黄书翰王欢李小树张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评分系统出血转化
- 磁共振SWI辅助诊断低颅压诱发静脉窦血栓一例
- 目的目前低颅压诱发的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报道仍较少,但是由于低颅压的存在,往往导致对静脉窦血栓诊断的延迟或误诊。本文通过对我们遇到的一例纵膈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及低颅压,最终导致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一个病例进行报道,希望...
- 李玮李小树张猛
- 文献传递
- 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像学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像学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患者32例,16例患者进行溶栓和(或)机械取栓后血管再通治疗(再通组),16例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非再通组),对比分析其发病时及第3、7天的头颅影像学变化差异。结果在发病后第3天再通组患者侧脑室受压程度比例、中线移位程度均重于非再通组[0.50±0.11 vs.0.58±0.10,0.57(0.18,0.83)vs.0.22(0,0.57)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后第7天再通组患者侧脑室受压程度比例、中线移位程度均轻于非再通组[0.80±0.11 vs.0.55±0.12,0(0,0.13)vs.0.46(0,0.88)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虽是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加重了早期的脑水肿,应该重视介入治疗所导致的CIRI。
- 易旭矫树生刘承春张志宏吴娅李小树梁春荣张猛王延江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