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美
- 作品数:19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生存与改革
- 2015年
- 当下,大学英语的存续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生存与改革,认为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不能取消,但可以采用分级教学的办法,利用CLIL的理念加设专业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同时,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存有忧患意识,借转型的契机完成自我提高。
- 李季美梁润生
- 关键词:大学英语CLIL
- 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
- 2014年
- 海明威在20世纪的美国是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他将马克·吐温的文风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作品不仅简洁明朗,而且还具备鲜明的个性。本文主要对海明威的创作主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海明威作品的修辞手法进行了介绍。
- 李季美
- 关键词:修辞手法
- 独立学院CLIL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被引量:1
- 2015年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CLIL(内容与语言融合)的教学是一种兼顾学科知识和外语学习的具有双重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CLIL在独立学院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期深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独立学院专业教学效果,开拓独立学院国际视野。
- 李季美
- 关键词:大学英语CLIL教学改革
- 试论《功夫熊猫》中的文化意象差异与融合被引量:1
- 2019年
-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影片作为媒介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功夫熊猫》系列影片为研究素材,探讨文化意象现象。从影片的文化符号中,探索中西文化意象之间的差异与融合现象,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跨文化交际之间的文化障碍。
- 李季美
- 关键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
- 从英语阅读与写作看学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距离被引量:1
- 2013年
- 文章从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入手,试图揭示学生英语学习中,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之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可以试行的解决思路。作者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学习同样遵从着一定的认识规律,随着学生对目的语知识的掌握,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距离也会得以缩小。
- 李季美
- 关键词: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迁移元认知
- 英语学习中的错误类型及原因探析(英文)
- 2012年
- 该文从学生读书笔记中所犯的错误实例出发,对英语学习中的错误进行归纳分类,并指出应从多角度入手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以期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有所启示。
- 李季美
- 示波极谱法连测4%~8%品位的铅锌
- 2010年
- 在HAc-NaAc-抗坏血酸体系中,采用JP-303型极谱分析仪一次扫描连续测定品位在4%~8%范围内Pb,Zn两种元素,改变了传统移取铅锌标准的方法。应用本矿山自制样品,通过多种渠道均获得准确结果。
- 李季美
- 关键词:示波极谱法铅锌
- 从《大卫·斯旺》看霍桑短篇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
- 2019年
- 从美国19世纪前半期著名作家霍桑(1804-1864)的短篇小说《大卫·斯旺》入手解析其中的多重空间叙事的艺术,从空间叙事角度揭示霍桑短篇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艺术魅力。
- 李季美
- 关键词:叙事空间艺术
- 《大卫·斯旺》与《警察与赞美诗》之对比分析
- 2015年
- 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卫·斯旺》以奇幻的形式,浓缩了人生境遇的起伏不定。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耐人寻味。享有盛誉的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以细腻写实的手法创造了经典人物苏比。笔者认为前者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乐观主义的集中体现,而后者则是现实主义、悲观主义、黑色幽默的再现。
- 李季美梁润生
- 关键词:《警察与赞美诗》
- 奥斯卡电影片名的中英文语言形式及变译研究
- 2022年
- 奥斯卡影片作为全球性播放的影片,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全球数万影迷的追捧和喜爱,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了解成为了可能,但是影片在跨地区播放传播过程中,语言的翻译是实现影片得以有效传播的首要因素,而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中画龙点睛的关键点。通过研究1929年至2020年荣获奥斯卡最佳获奖影片的片名,深入对比分析影片名的中英文语言形式及差异,并在此基础之上,以我国本土的翻译理论——变译理论为框架,探讨历届获奖影片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变译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切换,实现影片文化内涵的本土化,从而提高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
- 李季美
- 关键词:语言形式变译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