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居 作品数:53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核科学技术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用长气体靶研究^(22)Na+α共振散射 2015年 在日本东京大学CRIB次级束装置上,用长气体靶开展了22Na+α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针对长气体靶实验中的两体运动学重构问题,提出了一套包括构建空间复杂几何关系、计算能量损失以及反应运动学的逐事件分析方法;对22Na+α共振散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重构分析,得到了Ec.m.=4.2~5.4 Me V区间22Na(α,α)的激发函数,从实验的激发函数中观测到了复合核26Al 5个较为明显的共振峰。鉴于26Alα共振态的衰变模式比较复杂,本工作发现的26Al新共振态的能级性质有待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金孙均 王友宝 苏俊 颜胜权 李云居 郭冰 李志宏 曾晟 连钢 白希祥 柳卫平 山口英齐 久保野茂 胡钧 D.Kahl 郑孝顺 文俊永 寺西高 王宏伟 石山博信 岩佐直人 小松原哲郎 李二涛 张健关键词:激发函数 ^6He(p,γ)^7Li反应的实验设计与束流准备 被引量:2 2008年 在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上,使用7Li初级束,通过2H(7Li,6He)3He反应产生了能量为26、32和38 MeV的放射性6He次级束,纯化并准直后,6He次级束流纯度可达99%,强度最大为900 s-1。使用该次级束可实现对2H(6He,7Li)n反应的角分布测量,并结合理论计算,间接导出6He(p,γ)7Li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 李云居 李志宏 白希祥 郭冰 连钢 苏俊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秦星 蒋超 柳卫平 赵维娟关键词:速度选择器 核天体物理 AGB星主中子源反应13C(α,n)16O的间接测量 中子慢速俘获过程(s过程)是恒星演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核合成过程之一,铁以上的核素中有大约一半是通过s过程产生的,渐进巨支(AGB)星是s过程最可能发生的天体物理环境之一。s过程核合成需要的中子主要由13C(α,n)16O反... 郭冰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鑫 刘建成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 李志宏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王宝祥 白希祥 樊启文 金孙均关键词:AGB 角分布 12C(p,γ)13N重要核天体物理反应研究 在串列加速器的Q3D磁谱仪上测量了C(Li,He)N单质子转移反应的角分布。并利用He(d,n)Li实验导出的Li基态质子谱因子,结合DWBA分析手段拟合出了N的质子谱因子。进一步由R—矩阵理论间接确定了C(p,γ)N重... 李志宏 苏俊 郭冰 李志常 白希祥 刘建成 李云居 颜胜权 王宝祥 王友宝 连钢 曾晟 李二涛 方晓 柳卫平 陈永寿 舒能川 樊启文文献传递 恒星中子源13C(a,n)160反应的研究 郭冰 陈永寿 樊启文 金孙均 A.I.Karakas 李二涛 李志常 连钢 刘建成 刘鑫 施建荣 李志宏 舒能川 王宝祥 王友宝 曾晟 柳卫平 M.Lugaro J.Buntain 庞丹阳 李云居 苏俊 颜胜权 白希祥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2020年 低能核物理是核能开发与核技术应用的创新源头与基础支撑,在国民经济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核物理基础研究团队,依托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等国内外核科学装置,在关键天体核反应的间接测量、天体物理圣杯反应12 C(α,γ)16 O、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和颈部参数对裂变的影响等低能核物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突破,获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团队在低能核物理基础研究方向上取得的一些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志宏 林承键 郑云 高早春 王友宝 张英逊 李聪博 顾建中 吴晓光 杨磊 谌阳平 颜胜权 赵凯 田源 贾会明 李云居 曾晟 连钢 闫玉良 马南茹 杨峰 温培威 崔莹 连占江 张焕乔 柳卫平关键词:核理论 用单核子转移反应间接确定辐射俘获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 核天体物理是将研究宏观世界的天体物理和研究微观世界的原子核物理结合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宇宙中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合成的过程、时标、物理环境、天体场所和丰度分布都是核天体物理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确定天体物理感兴趣的核反... 李志宏 王宝祥 颜胜权 连钢 金孙均 刘鑫 郭冰 李云居 苏俊 李二涛 白希祥 柳卫平 王友宝 曾晟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辐射俘获反应 ^(10)Be中子谱因子的实验研究 2017年 核谱因子描述了单粒子轨道中核子的占有状态,在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中有重要的应用。目前国际上10Be中子谱因子的研究结果存在3倍左右的差异。本实验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的高灵敏度Q3D磁谱仪,对^(13)C(~9Be,^(10)Be)^(12)C反应角分布进行了精确测量。通过实验数据和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导出了^(10)Be的中子谱因子。该结果与转动不变壳模型理论及曾敏尔等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利用该结果可以得到~9Be(n,γ)^(10)Be的天体物理反应率,评价该反应在相关天体环境中对CNO循环种子核^(12)C的影响,为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提供可靠数据。 李二涛 李志宏 李云居 郭冰 颜胜权 苏俊 曾晟 王友宝 连钢 刘建成 甘林 樊启文 李鑫悦 苏毅 马田丽 罗奇 胡世鹏 郝昕 孙慧斌 谌阳平 周勇 韩治宇 裴常进 柳卫平关键词:扭曲波玻恩近似 ^(122~125)Sn中子谱因子的实验研究 2017年 多个Sn同位素位于慢速中子俘获(s-)过程路径上,其中子谱因子可用于计算~ASn(n,γ)^(A+1)Sn直接辐射俘获的天体物理反应率,并可研究Sn同位素对s-过程核合成的贡献。本工作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Q3D磁谱仪上,对实验室系下8°~66°范围内的^(122,124)Sn(d,p)和(p,d)单中子转移反应角分布进行了测量。利用DWBA理论计算了转移反应角分布,并提取了^(122-125)Sn的基态以及123,125Sn第一激发态的中子谱因子。其中,^(122)Sn和^(124)Sn的基态中子谱因子是首次从实验上获得。由于本工作成功鉴别开了^(123,125)Sn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效应,因此给出的谱因子比前人的结果更可信。 甘林 李志宏 李云居 苏俊 郭冰 韩治宇 连钢 李鑫悦 裴常进 谌阳平 王友宝 曾晟 周勇 李二涛天体演化过程中CNO核子辐射俘获反应 2012年 C和N核的质子辐射俘获反应对恒星平稳H燃烧阶段的能量产生和元素核合成起重要作用,C,N和O核的中子辐射俘获是原初核合成和AGB星核合成的关键反应,精确测定它们天体物理反应率有重要意义。除13 N(p,γ)14 O和16 N(n,γ)17 N等不稳定核的核子辐射俘获反应外,国际上已完成了其中若干反应的直接测量工作。但12C(p,γ)13 N,13C(p,γ)14 N和15 N(p,γ)16 O等CNO循环关键反应的实验测量还没有达到天体物理感兴趣的能区。13C(n,γ)14C,15 N(n,γ)16 N和18 O(n,γ)19 O等中子辐射俘获反应测量的能量跨度较大,截面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介绍了这些反应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间接测量这些反应的方法和可行性。 李云居 李志宏关键词:核天体物理 辐射俘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