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荣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治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 体外抑菌试验证明中药芪参活血颗粒没有直接杀灭真菌的作用。然而芪参活血颗粒能够增强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及血清IL-2水平,从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免疫调节能力。所以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较单纯应用...
- 李世荣王红张淑文王宝恩
- 关键词:芪参活血颗粒氟康唑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机体免疫力
- 文献传递
- 轻症甲型流感患者不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单独应用抗病毒药物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轻症甲型流感患者不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单独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轻症甲型流感病毒感染201例患者资料,均为白细胞水平正常患者,根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将其分为中性粒细胞正常/降低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71例)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5%,130例)。所有患者均予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口服治疗5 d,通过电话随访,了解2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中性粒细胞升高组患者体温高于、发热天数少于正常/降低组[(38.4±0.6)℃比(38.1±0.7)℃、1(1,2) d比2(1,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 <0.001)。中性粒细胞正常/降低组体温恢复时间为1(1,2) d,中性粒细胞升高组体温恢复时间为2(1,2) 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7)。结论在轻症甲型流感患者中,无论中性粒细胞是否升高,单独应用抗病毒药物均可较快治愈,因此中性粒细胞升高并不能作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 李佳佳齐文杰王超李世荣
- 关键词:甲型流感抗病毒药物
- 玫瑰色库克菌致正常免疫力成人败血症1例被引量:4
- 2013年
- 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us),也称玫瑰色微球菌,是革兰氏阳性微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及人类的皮肤和呼吸道,一直被认为是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力低下患者的机会性感染^[1]。
- 李世荣王红任爱民张淑文
- 关键词:免疫力低下玫瑰败血症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机会性感染
- 不明原因发热与特殊病原体-立克次体及人附红体感染
-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上以感染性发热较为常见,引起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立克次体等.立克次体感染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京、黑龙江、内蒙古、北京、河南、安徽、湖北、新疆...
- 李世荣王红齐文杰
- 关键词:立克次体感染发热症状疗效评价
- 非疫区综合性医院布鲁氏菌病特点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总结非疫区综合性医院布鲁氏菌病(布病)的特点。方法回顾北京友谊医院近6年的布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0年的布病患者共44例,门诊病例30例,住院病例14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1例,主要来自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农牧民32人,占总人数的72.7%,各季节均可发病,40例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主要长期接触羊、牛等牲畜,临床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肝大、脾大等为主要表现,同时有长期慢性腹泻、腰椎破坏的病例,血培养耗时长。结论布病患者逐年增多,辐射区域广,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导致误诊,需加强对布病的认知。
- 李世荣王红张淑文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与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药物疗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 本文通过建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探讨了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抗真菌药物疗效的关系。
- 李世荣王红文艳
- 关键词:真菌感染药物疗效血液检测
- 文献传递
- 人巴贝西虫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巴贝西虫病(Babesiosis)是一种由蜱叮咬传播的巴贝虫属原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内的人畜共患病。1957年报道的第一例人巴贝西虫病例,是南斯拉夫一个脾切除术后的农民。1969年美国美国马萨诸塞州南塔克特岛报道第一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罹患巴贝西虫感染。此后在北美、欧洲出现地区性发病的报道,亚洲也有零星报道。
- 李世荣王红齐文杰
-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
- 血浆(1→3)-β-D-葡聚糖与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药物疗效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0
- 2007年
-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小鼠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抗真菌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11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康唑组,建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双肾组织匀浆液培养计数菌落数。结果①造模后24小时模型组菌落计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造模成功。②氟康唑组菌落计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随着治疗逐渐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各时间点及氟康唑组治疗前、治疗第1、3、7天菌落计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是一种实用的深部真菌感染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1→3)-β-D-葡聚糖的水平与抗真菌药物疗效呈线性相关,可以借助连续监测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评估药物疗效。
- 李世荣王红文艳
- 临床分离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及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4 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410月肠道门诊分离到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霍乱弧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PCR检测霍乱弧菌的毒力相关基因。结果 3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40.0%)最高,其次是氯霉素(28.5%)和磺胺异恶唑(22.6%),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完全敏感。毒力基因检测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hly A和omp U,hap A(97.1%)、rtx A(91.4%)、Ⅵ型分泌系统T6SS(94.3%~97.1%)、Ⅲ型分泌系统T3SS(80.0%~85.7%)和nan H(62.9%)阳性率较高;主要的毒力基因型为hly A-rtx A-hap A-omp U-nan H-vas A-vas Kvas H-vcs C-vcs V-vcs N-vsp D(40.0%)。结论临床分离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多样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需加强腹泻病例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毒力及耐药监测。
- 周妍妍杨伟明李世荣闫东辉苏建荣
- 关键词:毒力基因抗药性
-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治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 深部真菌感染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临床诊断率低、实验室诊断率低、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整体调节的优势,开发中药增强药物敏感性、减少西药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调节能力、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李世荣王红张淑文王宝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