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
-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DDD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研究(摘要)
- 1998年
- 武维恒金云女朱林吴晓芹刘莉莉
- 关键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血液动力学超声心动图血流速度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46例临床体会
- 2001年
- 1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PTCA)及支架置入 ( ICS)术的临床效果与体会。 2方法 选择 46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 32例先预扩张后放支架 ,14例未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 ;3结果 46例中共扩张 72处病变 ,置入支架 6 7个 ,支架置入前血管狭窄程度为 ( 89.6± 6 .7) % ,支架置入后血管腔残余狭窄为 ( 0 .45± 1.7) % ( P<0 .0 0 1) ,支架长度为 ( 14 .6± 4.8) mm,直径 ( 3.0± 0 .4) mm,成功率为 10 0 % ,无任何并发症 ,随访率 96 .2 % ,2 6例接受造影 ,未见再狭窄形成 ;4结论 PTCA及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最为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 ,其成功率达 98%以上 ,安全可靠 ,基本上无并发症 ,特别是对某些轻度钙化或无钙化者可直接置入支架 ,既节省时间 ,又省钱 ,并可减少 X线曝光时间。
- 武维恒朱林金云女陈风刘燚孟伟蔡文标祁春梅吴浩刁军
-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置入PTCAICS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CT检测与形态学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超快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管腔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5例心脏标本 ,共分离 10支血管CT。采用超高速CT扫描 ,计算钙化积分。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组织学检测发现 1例心脏标本所有血管段未见粥样硬化 ;2 2 0段中有粥样硬化 180段 ,占 82 % ;血管管腔狭窄程度≥ 75%者 18段 ,占 10 %。超快速CT检测发现 :2例心脏标本所有血管段冠状动脉钙化阴性 ;2 2 0段中冠状动脉钙化阳性有 44段 ,占 2 0 % ,无粥样硬化的血管段的平均钙化面积和钙化积分为 0 ,明显低于有粥样硬化的血管段(P <0 .0 1)和管腔狭窄≥ 75%的血管段 (P <0 .0 1)。
- 朱林曹爱红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T形态学钙化积分
- 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 2002年
- ①目的 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3~6个月,并重复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改善情况。③结果 治疗3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副作用。④结论 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可使大部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得到控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
- 朱林武维恒金云女刁军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非洛地平缓释片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
- 心脏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与血液动力学研究
- 2002年
-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即使在目前最好的医疗条件下,其5年的病死率仍在50%左右.我院自1995年2月~2001年1月对13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CHF病人采用心脏起搏治疗,并对其血液动力学进行了观察和随访,现报告如下.
- 武维恒朱林金云女陈风冯建启吴浩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起搏血液动力学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溶栓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1999年
- 目的观察、评价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单纯抗凝、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32例在治疗前后接受了SPECT显像检查的UAP患者进行EF、PER、PFR测定,并与22例正常人对照,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评价溶栓疗效。结果①临床疗效B组明显优于A组(P<0.05)。②溶栓距发病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疗效。③UAP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PFR)明显损害(P<0.01),溶栓治疗可使PFR得到明显改善(P<0.01)。④随访1个月,再发心绞痛或发生AMI者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溶栓治疗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病例选择、溶栓及时、辅以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决定溶栓成功的关键。
- 金云女武维恒朱林蔡文标
- 关键词:CAP溶栓抗敏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P-选择素、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CRP、IL-6TNF、ICAM-1的变化,初步探讨这些炎性标记物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
- 武维恒朱林祁春梅蔡文标刁军吴浩
- 文献传递
- 心肌损伤标记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的生化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动态监测198例AM I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T(cTnI、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的变化,对比分析它们对AM 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AM I起病6小时之内,以cTnI诊断敏感性最高(90.20%),CK-MB次之(52.94%),CK最低(27.45%);cTnI和cTnT升高程度及持续时间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早期确诊或排除AM I以cTnI和CK-MB组合更为可取;判断溶栓是否再通,cTnI和CK-MB更为准确可靠;这些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显著并呈持续升高者,则提示预后不佳。
- 武维恒朱林祁春梅刁军甘军民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
- 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应用体会
- 2001年
-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8月至2 0 0 1年 7月我院 46例冠心病患者行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手术情况。结果 对 46例患者的 75处病变行PTCA和支架置入术 ,手术成功率 96 % ,支架置入率 92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1例 ,2处病变因导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处而失败。结论 充分了解各种器械的性能和结构是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条件 ,应依据冠状动脉解剖和病变特点选用相应的器械 ,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朱林陈风武维恒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冠心病PTCA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98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武维恒朱林金云女陈风蔡文标祁春梅吴晓芹刘燚
- 关键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