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障
  • 4篇白内障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视力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断层扫描
  • 2篇眼部
  • 2篇眼压
  • 2篇术后
  • 2篇人工晶状体
  • 2篇梅毒
  • 2篇晶状体
  • 1篇动脉瘤
  • 1篇对数视力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眼底

机构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朱捷
  • 9篇吴强
  • 6篇杨冠
  • 6篇贾丽丽
  • 5篇宋蓓雯
  • 5篇陈颖
  • 4篇戴友林
  • 4篇邹俊
  • 4篇王文清
  • 3篇陆斌
  • 3篇陈国辉
  • 3篇杜新华
  • 3篇陈永东
  • 2篇韩晓凤
  • 2篇李俊
  • 1篇李海生
  • 1篇马晓钧
  • 1篇俞嘉怡
  • 1篇马晓昀
  • 1篇方健

传媒

  • 3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眼后段为主要表现的眼部梅毒的临床分析
贾丽丽邹俊吴强李俊陈永东朱捷戴友林
视网膜大动脉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FFA、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14例诊断为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FFA、ICGA 及 OCT 等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57~82岁,平均71岁。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均为单眼发病,单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视网膜颞侧动脉分支,其中颞上支动脉10例,颞下支动脉4例;动脉瘤都位于2~3级分支内。瘤体呈灰黄色或红色,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出血和环形或弧形渗出。FFA 和 ICGA 检查显示动脉瘤呈圆点状强荧光,晚期有不同程度的荧光渗漏和瘤体壁染,出血呈遮蔽荧光。OCT 图像显示视网膜出血使视网膜隆起,视网膜内呈现高反射,出血为暗区,遮挡下方组织反射,水肿呈低反射;可伴有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脱离,呈现低反射。结论 FFA 和 ICGA检查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早期正确诊断;应掌握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 FFA、ICGA 及 OCT 的图像特征,注意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成人型 Coats 病等眼病相鉴别。
贾丽丽吴强朱捷宋蓓雯杜新华
关键词:视网膜大动脉瘤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相干光断层扫描
刺激条件对扫描图像翻转诱发电位视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研究时间频率和空间频率对扫描图像翻转诱发电位视力准确度的影响。方法 比较 10例 2 0眼正常志愿者SPVER视力和对数视力表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用 7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条纹连续扫描 ,所得的数据经离散傅立叶分析后 ,获得振幅 -空间频率曲线 ,并通过外推法估计其视力。诱发电位测定的时间频率分别为 8、 12、 16、 2 0、 2 4Hz ,根据测试距离来调整空间频率。结果 与视力表视力比较各时间频率测定的SPVER视力有良好的相关r =0 87~ 0 5 ,各空间频率间测定的视力有良好的相关性r=0 72~ 0 96。三种不同空间频率测试的SPVER视力和视力表视力比较在低视力段无差异在高视力段所设空间频率越高结果越接近视力表视力。结论 SP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为使测定的结果更准确可根据条件选取相应的时间和空间频率。
朱捷杨冠
关键词:对数视力表诱发电位空间频率近视力
开放性眼外伤82例临床特征及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82例开放性眼外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验证眼外伤伤情判断系统的主要指标对82例开放性眼外伤术后视力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82例开放性眼外伤住院手术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初始视力、受伤的类型、伤口的情况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将术后视力〈0.1作为预后差的标准,并且与视力≥0.1组相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损伤的类型、伤口分区、初始视力分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82例开放性眼外伤男女比例为4.41:1,年龄集中在20~50岁,首位致伤器物为金属器具;最后视力≥0.1者42例,占总人数的51.22%;其中视力≥0.5者16例,占总数的19.51%;无光感及眼内炎者各1例;无行眼球摘除术者。视力〈0.1组与视力≥0.1组间的伤口分区、初始视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25),而两组间受伤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结论国际眼外伤小组制定的伤情判断系统对开放性眼外伤的视力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陈永东吴强宋蓓雯贾丽丽朱捷陈颖杜新华
关键词:视力预后指标
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在视功能损害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了解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 (SPVER视力 )在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 5 1例 6 6眼有不同视神经损伤和视野改变疾病的SPVER视力和对数视力表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我们用了 8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条纹连续扫描 ,所得的数据经离散傅立叶分析后 ,获得振幅 空间频率曲线 ,并通过外推法估计其视力。结果 :5 1例 6 6眼中 ,视力表视力在 0 0 8~ 1 2 ,SPVER视力在 2 0 /2 0 0~ 2 0 /2 0 ,两者的总体相关系数为 0 6 2 2。其中不同疾病两种视力的相关系数有较大的区别 ,从中浆的r =0 80 7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r =0 2 82。结论 :SP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有良好的相关性 ,它是一项客观、快速的视力测定方法 ,但同时应注意到各种疾病引起视神经损伤后对SPVER视力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 。
朱捷李海生杨冠
关键词:视力
疑难复杂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难点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各种疑难、复杂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难点及手术技巧。方法 应用超声乳化前深埋手法劈核、有效超声乳化、非创伤性小瞳孔牵拉扩张、小瞳孔原位超乳碎核等法对棕黑硬核、成熟期、过熟期、悬韧带松弛、部分断裂、晶体半脱位、小瞳孔、超高度近视、超短眼轴、小眼球、浅前房等复杂性白内障 62 8例 75 6眼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手术。结果 术后 1月矫正视力≥ 0 5以上共 5 5 1眼 (72 9% ) ,角膜水肿 2 6眼 (3 4% ) ,后囊破裂 3 7眼 (4 9% ) ;2 18眼小瞳孔眼中 2 10眼术后能保持生理性圆瞳孔 (96 3 % ) ;2 3眼晶体悬韧带松弛、部分断裂或半脱位 ,其中 ,2 1眼顺利植入人工晶体 (91 3 % )。视网膜脱离 1眼(0 13 % )。结论 复杂性白内障并非手术禁忌症 。
王文清陈国辉杨冠陆斌朱捷宋蓓雯陈颖
关键词: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疑似青光眼患者24小时眼压变动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疑似青光眼患者的24h眼压变动规律。方法选择疑似青光眼患者158例(316只眼),进行24h眼压测量,测量自清晨9:00开始至第2天清晨7:00,每2h测1次眼压。结果进入研究的316只眼中,只有113只眼(35.8%)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且昼夜眼压波动小于8mmHg(1mmHg=0.133kPa),80只眼(26.1%)出现昼夜眼压波动过大或峰值眼压高于21mmHg,123只眼(39.1%)出现昼夜眼压波动过大且峰值眼压高于21mmHg。眼压高峰最常出现在11AM和11PM到次日5AM,眼压低谷最常见于5PM和9PM。结论24h眼压波动个体差异较大,但其仍是发现夜间异常眼压和昼夜眼压波动异常的一种好方法。
朱捷陆斌陈颖方建韩晓凤宋蓓雯吴强
关键词: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近期眼压变化的探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研究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期眼压的波动及影响因素。方法 154例189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及术后6h、24h、3d、1wk、1mo和2mo的眼压,进行总体和分组统计比较。结果术后6h和24h平均眼压较术前高,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平均眼压与术前无差异;术后1wk、1mo和2mo眼压平均值持续下降。统计表明术后眼压的变化与黏弹剂的应用、术中有无晶状体后囊破裂、核硬度和超声能量等因素有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会产生眼压的波动,特别早期产生—过性眼压升高,而术后1wk后眼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朱捷俞嘉怡马晓钧王文清吴强陈国辉杨冠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眼压人工晶状体
测量间隔时间对24h眼压波动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青光眼和疑似青光眼患者24h眼压波动规律及不同测量间隔时间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疑似及确诊青光眼患者60例(120眼),进行24h眼压测量。所有患者上午800至晚上2300,每1h测量一次眼压,晚上2300至第2天早上700每2h测量一次,共20次。结果 68眼(56.7%)眼压异常。眼压低谷出现在晚上1900至2300(52眼,43.3%),平均眼压为(16.17±5.56)mmHg(1kPa=7.5mmHg);高峰出现在上午900至1100(41眼,34.2%)和第2天凌晨100至500(42眼,35.0%),平均眼压分别为(18.28±5.27)mmHg和(17.95±6.40)mmHg。按间隔时间1h、2h、3h、4h对测量数据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45.8%、35.8%、27.5%、21.7%;而阴性率分别为5.8%、16.7%、25.8%、49.4%。结论青光眼及疑似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高峰不但出现在上午也出现在凌晨睡眠时间。为更好地观察患者眼压的波动情况,应尽量缩短24h眼压测量的间隔时间。
朱捷杜新华胡萍宋蓓雯贾丽丽陈颖方健韩晓凤吴强
关键词:青光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的多种激光联合治疗
2007年
目的探讨多种激光方式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的效果。方法确诊为慢性青光眼进展期的患者17例(19眼),联合应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并对 C 值≤0.12,眼压控制不佳的4眼行激光小梁成形术。结果随访3~18个月,19眼的房角均不同程度增宽,眼压从术前的20.1~35 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至13.6~22.8 mm Hg,平均下降31%。随访期间19眼的视野未见进一步缺损。结论多种激光联合治疗对不愿或不能手术治疗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295-296)
朱捷戴友林杨冠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成形术虹膜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