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东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电子电信
  • 6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散射
  • 5篇光散射
  • 4篇尾流
  • 4篇激光
  • 3篇鱼雷
  • 2篇气泡
  • 2篇尾流自导
  • 2篇后向散射
  • 2篇激光散射
  • 2篇光束
  • 2篇光学
  • 1篇对光
  • 1篇鱼雷制导
  • 1篇鱼雷自导
  • 1篇远程
  • 1篇制导
  • 1篇散射光
  • 1篇散射理论
  • 1篇水下
  • 1篇水下航行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朱东华
  • 12篇张晓晖
  • 4篇孙春生
  • 4篇饶炯辉
  • 4篇葛卫龙
  • 2篇顾建农
  • 2篇夏珉
  • 1篇刘启忠
  • 1篇杨克成
  • 1篇雷选华
  • 1篇李微

传媒

  • 2篇光子学报
  • 2篇激光技术
  • 2篇海军工程大学...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鱼雷技术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鱼雷激光尾流自导方法的研究
论文研究了舰船航行时所产生的尾流的几何特征及光学性质,分析了舰船尾流中不易在短时间内消溶扩散的微气泡对激光的散射特性,提出了利用激光在尾流区域内、外传输时,其前向或后向散射激光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中光学参数的变化来快速、准...
张晓晖葛卫龙朱东华
关键词:鱼雷自导激光散射
文献传递
光束在尾流气泡中传输的复散射效应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了解光束在尾流气泡中的传输特性,为前向光尾流的探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光束在尾流中传输时传播方向上和横截面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分布特性.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小角度近似解,得到了探测截面上的约化强度和漫射强度的表达式,其中漫射强度表征了复散射的强弱;针对典型的尾流气泡分布,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光束传输方向上的约化强度和漫射强度与接收视场角、光学厚度和光束大小的关系,也计算分析了光束横截面方向上的辐射强度随光束大小和横向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光束在尾流气泡中传输时复散射效应明显,且复散射的强弱与接收视场角、光束直径、光学厚度和横向距离密切相关.
孙春生张晓晖朱东华
关键词:尾流气泡
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系统被引量:12
2008年
研制了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系统,使用该系统进行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模拟尾流气泡探测实验和海洋环境下的舰船尾流探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探测系统具有较好的舰船尾流探测能力,验证了基于后向散射的光尾流探测方法的可行性。
饶炯辉葛卫龙朱东华杨克成夏珉
关键词:后向散射
气泡数密度对尾流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为准确地测量出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提高前向光尾流探测的可靠性,研究了气泡数密度对尾流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小角度近似解,得到了探测截面上的约化功率和漫射功率的表达式.根据测量条件,引入了有尾流气泡和无尾流气泡时探测截面上接收到的辐射功率之比作为透射函数,并进一步引进了复散射校正因子,它表征了复散射效应的强弱.针对典型的尾流气泡分布,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测量条件下气泡数密度与复散射校正因子、透射函数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复散射校正因子都随气泡数密度的增大单调的增大,透射函数都随气泡数密度的增大单调的减小;测量条件不同,气泡数密度对光束衰减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给定测量条件和透射比时,利用小角度辐射方程可以得到气泡群数密度的量化信息.
孙春生张晓晖朱东华
关键词:尾流
舰船尾流及其气泡数密度分布的数值计算被引量:10
2011年
以舰船尾流为水下武器平台的探测对象,研究尾流气泡数密度(BND)分布。采用改进后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流动模型和气泡输运理论,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尾流BND分布进行计算,并用实测数据验证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纵向上随着离船距离的增大,尾流宽度成小角度扩散;而尾流的深度增幅较大,船尾后方3 000 m处的尾流深度约增加1倍。尾流中BND总量随着离船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在近尾流处衰减速度很快,远尾流处衰减比较缓慢,船尾螺旋桨后方涡流区的BND总量远高于其他位置。半径在10~200μm之间的尾流气泡存活时间最长。
朱东华张晓晖顾建农饶炯辉
关键词:流体力学气泡
水中微气泡光散射偏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在Mie散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气泡光散射模型,计算水中微小气泡与固体微粒在不同的粒径参数和散射角条件下的光散射偏振特性,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中气泡及微粒对入射光散射后偏振状态的改变十分复杂.总体上气泡的退偏振效应比固体微粒强25%,微小气泡与固体微粒对偏振状态的影响在粒径域和散射角上具有选择性.
朱东华张晓晖
关键词:MIE散射MIE散射理论
舰船尾流的前向光散射对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为优化前向光尾流自导的探测系统的设计,分析了舰船远程尾流中气泡群的前向光散射对测量气泡群衰减系数的影响。根据消光定理和Mie理论,推导了单散射条件下测量气泡群衰减系数的公式,给出了因前向光散射导致的测量误差因子和修正因子的表达式。基于此表达式对干净的尾流气泡群和覆盖着两种典型有机膜的脏尾流气泡群的误差因子和修正因子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探测系统的接收视场角和气泡表面附着的有机膜对衰减系数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向散射对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测量影响很大,在前向1°的散射角范围内这种影响尤为显著;气泡表面附着的有机膜对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测量影响很小。
孙春生张晓晖朱东华
关键词:MIE理论
激光尾流制导后向散射信号的仿真被引量:3
2010年
为研究激光尾流制导工作机理,对水下航行器全航程探测舰船气泡尾流过程中激光后向散射信号进行了建模仿真,建立了舰船尾流数据模型和尾流气泡后向激光散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光尾流制导信号仿真软件,通过调用蒙特卡洛仿真引擎和典型水面舰船尾流数据,计算获得了5种典型的美国海军主力作战舰艇尾流在各种仿真参数条件下的后向激光散射信号曲线,仿真结果展现了不同条件下激光散射信号特征,解决了光尾流制导试验过程中实际舰船尾流和海水环境等试验条件难以复制模拟等问题,为激光尾流制导技术提供了判别依据。
朱东华张晓晖夏珉饶炯辉顾建农
关键词:水下航行器后向散射
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的舰船尾流探测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改进鱼雷激光尾流制导方法,在激光多普勒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激光探测舰船尾流的理论模型,并设计出差动型光学系统,使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光信号产生多普勒频移,有效提高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锁相放大技术处理,能检出待测目标多普勒差频信号,并抑制噪声,在水中兵器领域有应用前景。
朱东华张晓晖
关键词:散射激光多普勒效应频移
舰船尾流激光制导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为了研究鱼雷的激光尾流制导方法,分析了舰船航行时所产生尾流的几何特征和光学性质,讨论了舰船尾流中不易在短时间内消失的微气泡对激光的散射特性,提出了利用激光在尾流区域内、外传输时,其前向或后向散射激光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中光学参数的变化来快速、准确地判别鱼雷是否进入、穿出尾流,从而导引鱼雷沿目标舰船的航迹靠近目标的新型鱼雷制导方法。讨论了实现鱼雷激光尾流制导的几种不同途径,得出了上视激光尾流制导是一种既不会破坏鱼雷雷体的流线性结构,又可以通过激光扫描来确定尾流边界的先进的鱼雷制导方法的结论。
张晓晖雷选华饶炯辉刘启忠葛卫龙朱东华
关键词:鱼雷制导激光散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