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岳定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激波
  • 2篇风洞
  • 2篇高超声速
  • 2篇超声速
  • 1篇底部排气
  • 1篇定常
  • 1篇定常流动
  • 1篇洞壁干扰
  • 1篇遗传算法
  • 1篇音速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审计
  • 1篇凸台
  • 1篇排气
  • 1篇外审
  • 1篇流场
  • 1篇流场模拟
  • 1篇脉动压强
  • 1篇内部审计
  • 1篇截面

机构

  • 6篇北京空气动力...
  • 2篇航天空气动力...

作者

  • 8篇施岳定
  • 4篇李素循
  • 1篇黄炳修
  • 1篇郝璇
  • 1篇郭辉
  • 1篇付光明
  • 1篇张卫民
  • 1篇蔡罕龙
  • 1篇王铁进
  • 1篇梁海玲

传媒

  • 3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首届中国航天...
  • 1篇第十届全国风...
  • 1篇第二届全国风...
  • 1篇第四届全国实...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遗传算法的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优化设计
风力机是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装置,而风轮结冰的外形设计直接影响到风能转化效率。本文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的优化设计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风场风速的概率分布,并以风力机年输出能量最大为设计目标分别对SVI...
郝璇施岳定张卫民
关键词:风力机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纠正措施落实到位,确实发挥内、外审作用
详细讲解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日常抽查以及内、外部审核过程中纠正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总结了在过去五年里,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检查等过程的心得体会,并讲述了内部审核过程中内审员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质量管理体...
梁海玲施岳定
关键词:内部审计
文献传递
绕三维台阶的分离流态显示
研究超音速流绕三维低台阶的典型流态,给出空间纹影波系结构与表面流谱的不同形态,与三维钝舵绕流场作了比较,指出绕三维低台流动的特点,包括波系的差别,流场中的奇点分布,分离与再附特性等。同时讨论了凸台几何参数包括低台的高度,...
施岳定李素循
关键词:激波干扰边界层
绕凸台的高超声速分离流动研究
1992年
本文研究高超声速流动绕三维低凸台的流动特性。凸台高度与边界层厚度之比介于0.5~0.8,凸台周边倾角介于14°~45°。在高超声速风洞中,来流马赫数为5,单位雷诺数为2.6~6.0×10~7/米。实验过程中测量了模型中心线及特殊部位之表面压强分布,根据纹影记录及表面流动显示确定激波与边界层干扰流场特性及分离区的变化。发现分离区在中心线上距凸台最远,而在凸台肩部距周边沿法线方向最近,确定了中心线上最大压强比的位置。
李素循施岳定蔡罕龙
关键词:激波分离流高超声速流
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节能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适应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要求,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建设规模向2m量级发展。但是,随着风洞尺寸的增加,风洞运行所耗费的能源剧增。如何在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对风洞尺寸要求的条件下,节省风洞运行时的能量消耗,已成为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设计技术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从常规高超声速风洞气动布局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总结了现有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气动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能量运行特点,以及不同布局中工作气体余热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运行特点,分析了风洞中可能采用的余热利用技术;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常规高超声速风洞布局方案,并对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文中对于该方案的节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案相对于已有的气动布局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王铁进施岳定邓志强黄炳修
关键词:节能高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
三角形高层建筑相邻干扰的实验研究
验以三角形截面高层建筑为对象,研究相邻物体干扰对风荷载的影响问题,主要分析对静压和脉动压力的影响。整个实验分为八个风向、六个位置布局。在风洞中测定静压和脉动压力分布。在水洞里做流场显示。还用实验方法确定洞壁干扰的修正量。...
虞心田施岳定付光明
关键词:高耸建筑物截面分析风载荷风压力流场模拟洞壁干扰
底部边界排气的减阻效应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利用底部外侧周向多孔排气的方法研究具有圆柱后体的超声速旋成体底部流动特性及减阻问题。研究工作在超声速风洞进行,来流马赫数从1.53到3.01,单位雷诺数为2.2×l0 ̄7/m到2.8×l0 ̄7/m。文中讨论了排气流量、气体介质对尾流结构与波系分布的影响,对底部增压减阻的效果,测量了底压分布,拍摄了尾流场纹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干扰尾流边界,控制尾流特性,其中氦气在最佳排气流量情况下,收到减少底阻约20%左右的良好效果。
施岳定李素循
关键词:底部排气减阻风洞实验超音速流动
底部流动脉动压强特性研究
1997年
利用脉动压力测量技术,研究细长旋成体底部流动非定常特性,实验M数0.6~3.5。实验中对不同后体构型(圆柱后体和圆锥后体)模型进行测量,通过对测得的功率谱密度曲线、脉动压强均方根值以及相关函数等结果的分析比较,探讨底部流动非定常特性的某些规律以及模型外形等因素的影响。
郭辉李素循施岳定
关键词:非定常流动飞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