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威

作品数:16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血性
  • 10篇缺血
  • 10篇卒中
  • 8篇急性
  • 7篇急性缺血
  • 7篇急性缺血性
  • 6篇血管
  • 6篇脑卒中
  • 5篇溶栓
  • 5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肾病
  • 4篇缺血性卒中
  • 4篇疗法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3篇对比剂肾病
  • 3篇诊疗术
  • 3篇溶栓疗法
  • 3篇溶栓治疗
  • 3篇介入

机构

  • 16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戴威
  • 15篇付睿
  • 11篇赵星辉
  • 10篇黄栋
  • 9篇张彤
  • 8篇席春江
  • 4篇贺茂林
  • 2篇王莉莉
  • 1篇孟然
  • 1篇赵蕴霞
  • 1篇徐慧文
  • 1篇李巍
  • 1篇李巍
  • 1篇唐涛
  • 1篇张丽梅
  • 1篇陈立云

传媒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估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发病3h内的40例颈内动脉系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就患者预后良好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等与国外多个大样本试验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后行DSA显示25%(10/401未见血管闭塞,7.5%(3/40)有严重血管狭窄f颈内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例),67.5%(27/40)发现血管闭塞(颈内动脉9例,大脑中动脉18例)。其中24例于发病后180~390min[平均(304±61)min]开始联合动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TICI分级2或3级1为79.2%(19/24)。再梗死发生率为7.5%(3/4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比例为60%(24/40),与NINDS试验安慰剂组[27.2%(85/3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NIHSS评分≤1)比例为52.5%(21/40),与NINDS试验rt-PA组[31%(97/312)]、安慰剂组[20%(62/312)]和IMS[27.5%(22/8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5%(1/40),病死率为10%(4/401,与NINDS试验rt-PA组、安慰剂组、EMS和I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和动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提供更高的血管再通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付睿赵星辉黄栋张彤戴威贺茂林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疗法动静脉联合再通率
尼莫地平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预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对接受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接受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82)和对照组(n=80)。两组均常规水化,研究组在使用对比剂前开始到术后24小时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持续泵入(0.5~1mg/h)。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肌酐(SCr)值及血胱抑素C(CysC)、术后SCr峰值、SCr增高值(△SCr)以及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CysC、48小时Scr显著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0.024、0.031),术后SCr峰值、△SCr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1、0.001)。对照组CIN发病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40)。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陈晓杨敏付睿戴威
关键词:脑血管介入对比剂肾病尼莫地平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龄组和56例非高龄组(年龄<80岁)发病<3h颈内动脉系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合并颅内出血转化率分别为10%(3/30)和10.7%(6/56)(P=1.000),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6.7%(2/30)和3.6%(2/56)(P=0.910)。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0~2分)的比例分别为46.7%(14/30)和69.6%(39/56)(P=0.037),病死率分别为16.7%(5/30)和7.1%(4/56)(P=0.31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依然可以从溶栓治疗中受益,可以筛选合适的高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
付睿贺茂林黄栋赵星辉张彤戴威席春江
关键词:卒中溶栓疗法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他汀组(n=98)和低剂量他汀组(n=96)。两组均在使用对比剂前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其中高剂量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低剂量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48 h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及术后SCr峰值、SCr增高值(△SCr)、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男性比例、年龄≥70岁比例、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使用率、对比剂用量≥200 ml比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SCr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SCr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Cys 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Cys C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在Cys C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高剂量他汀组术后SCr峰值、△SCr均低于低剂量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他汀组CIN发生率低于低剂量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复查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付睿戴威席春江赵星辉张彤
关键词:卒中介入诊疗术阿托伐他汀对比剂肾病
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脑血管介入诊疗的住院患者352例,根据CIN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CIN的危险因素。结果:CIN的发病率为17.6%(62/352),两组患者在年龄≥70岁、女性、糖尿病、低血压、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对比剂≥200mL、急诊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贫血、低血细胞比容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对比剂≥200mL、急诊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GFR<60mL/(min·1.73m2)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脑血管的介入诊疗中,CIN的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对年龄≥70岁、对比剂≥200mL、急诊动脉溶栓、颈动脉支架植入术、GFR<60mL/(min·1.73m2)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CIN的发生。
陈晓杨敏付睿戴威赵星辉黄栋
关键词:肾疾病对比剂对比剂肾病
皮层微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及高场强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层微梗死(CMIs)的危险因素。评价3.0TMRI的双反转恢复fDIR)和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序列对CMI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发病7d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所有患者行MRI常规和DIR、3D—FLAIR序列扫描。根据MRJ结果将患者分为CMls组和无CMIs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MIs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常规和DIR、3D—FLAIR序列扫描对CMIs的检出率。结果110例患者分为CMIs组(26例)和无CMIs组(84例)。CMI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5岁患者的比例、76~80岁患者的比例、高血压病、有缺血性脑卒中史、颅内动脉粥样硬化者比例明显高于无CMI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982,95%CI:1.362~2.889,P=-0.010)和高血压(OR=1.326.95%CI:1.022~1.682,P=0.026)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CMI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常规MRI序YU(10.9%)比较,DIR序列、3D-FLAIR序列对CMIs的检出率(23.6%、20.9%)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RI特殊序列对CMIs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序列。
付睿戴威岳云龙李滨陈立云席春江唐涛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闭塞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病例中,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脑血管造影诊断近端大血管(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关系,并分析该评分是否可以为临床预测大血管闭塞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就诊时的N1HSS评分与起病10h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根据脑血管造影是否发现大血管闭塞将病例分为两组:大血管闭塞组45例(占68.2%)和非大血管闭塞组21例(占31.8%)。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寻找使用NIHSS评分预测大血管闭塞的最佳判断闽值。结果:从卒中起病至开始脑血管造影的平均时间为(327±93)min,基线NIHSS评分中位数是12.5分(3~30分),发现大血管闭塞组NIHSS评分中位数明显高于非大血管闭塞组(15分vs7分,t=6.9。P〈0.0001)。NIHSS评分预测大血管闭塞的最佳判断阈值是NIHSS评分≥12分,灵敏度是84.4%,特异度90.5%,阳性预测值95.1%,阴性预测值76%。结论:在急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大血管闭塞有明显的相关性,NIHSS评分≥12分时,颈内动脉系统大血管闭塞发生的可能性大。
戴威付睿席春江赵星辉黄栋张彤
关键词:卒中NIHSS评分血管闭塞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7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施普善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同时使用相同剂量的激素、B族维生素和能量合剂治疗,施普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施普善治疗。治疗后4周和3个月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和3个月施普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61.1%×33.3%和75%×44.4%,总有效率分别为80.5%vs.50%和94.4%vs.72.2%,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ouse-Brackmann分级Ⅴ~Ⅵ级的重症患者施普善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为82.4%和44.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施普善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获得较好的疗效。
付睿戴威孟然赵星辉黄栋
关键词: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施普善
脑血管造影正常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起病12h内脑血管造影未见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临床结果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起病12h内脑血管造影未见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ttSS)评分评估入院病情.起病1—7d内复查头颅CT或MRI。临床结果良好定义为起病3个月后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2分。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临床结局的预测因素。结果:4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造影未发现血管闭塞。平均年龄(62±10)岁,男性25例(55%),基线NIHSS评分中位数8(3~20)分。发病至开始脑血管造影时间169—709min,平均(343±123)min。随后影像学检查证实40例(89%)为新发脑梗死,未见症状性颅内出血病例。发病3个月后36例(80%)临床结果良好。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临床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脑血管造影未见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影像学检查显示绝大部分病例可见新发脑梗死。
戴威付睿赵星辉席春江张彤黄栋
关键词:卒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糖水平和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糖水平和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动脉溶栓治疗的106例AIS患者,根据术前血糖,将患者分为<7.8mmol/L、7.8~11.1mmol/L、>11.1mmol/L 3组,比较溶栓前3组基线特征,并再次按照有无糖尿病分组,比较不同血糖3组CIN发生率。结果卒中后血糖水平和CIN之间的关系在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有明显差别。非糖尿病组随着血糖增高,3组CIN发生率分别为11.4%、30.0%和50.0%,差异有显著性(P=0.038)。糖尿病组随着血糖增高,3组CIN发生率分别为20.0%、21.4%和22.2%,差异无显著性(P=0.987)。结论非糖尿病AIS患者高血糖是CIN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类患者应被视为CIN的高危群体,积极给予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CIN的发生。
付睿戴威席春江赵星辉黄栋张彤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造影剂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