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延春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恩施市教研室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境界
  • 1篇代人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工作
  • 1篇德育目标
  • 1篇德育内容
  • 1篇远见
  • 1篇远见卓识
  • 1篇运筹
  • 1篇运筹帷幄
  • 1篇真情
  • 1篇真情实感
  • 1篇中国诗歌
  • 1篇人生境界
  • 1篇人生哲学
  • 1篇入乎其内
  • 1篇入世
  • 1篇诗歌
  • 1篇诗人

机构

  • 7篇湖北恩施市教...
  • 2篇湖北鹤峰一中

作者

  • 9篇徐延春

传媒

  • 6篇语文月刊
  • 1篇语文教学之友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北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2005年
本文有三“妙”:①观点“高妙”,开篇托出自己对“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理解.从“做事”“做人”“涉世”三方面构筑一种人生境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诠释材料的内涵,视角独特,论述精辟.放射出强大的思考力。②结构“奇妙”,本文看似采用的是传统的总分结构,实则在行文中新意迭出。以庄子对仕途的“出”和对生活的“入”,铸成的“情美”圣像;以诸葛亮用军出入,笑谈风流,
徐延春
关键词:人生境界思考力
大隐隐于市
2005年
本文立意别具一格,对“出”与“入”的关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给身在尘世“大山”中彷徨的人们指出一条出路:大隐于市一认为“出”是“入”的最高境界一用不能“入世”而“出”者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和能“入世”而“出”者的浪漫诗人李白为例,揭示“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万物归乎一心”的现实意义.从而准确地把材料的精髓进行了形象的外化,其论证思路清晰。
徐延春
关键词:田园诗人陶渊明浪漫境界
近观与遥望
2005年
本文精彩之处有二:一是作者对材料内涵的把握非常准确到位。把常人生活如何“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阐述得入理入情。把生活之“美”作为“入”之基,把生活之“苦”作为“出”之因,近观其“入”,遥望其“出”,以求生活的美丽和谐,直捣材料的真谛所在。二是出神入化的诗性语言。以一组细腻优美的排比开篇,气势磅礴。通篇妙喻环生,美不胜收。如“遥望生命的长河,在她那蜿蜒曲折的身躯中,
徐延春
关键词:诗性语言开篇气势
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2005年
文章开头着眼现实.提出“能‘入’能‘出’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的观点.新颖独特.单就这一出色的理性见解。就足以让本文出彩。接下来定义“入。则亲力亲为,置身其中;出,则运筹帷幄,全面掌控”。对材料所蕴含的主旨作准确、精辟的概括.充满睿智。在对“亲力亲为.我们方能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运筹帷幄,我们才能拥有远见卓识,
徐延春
关键词:运筹远见卓识现代人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2006年
[简评] 用“朝三暮四”评学生学习的负担状况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是真有几分像!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现行教育作一些注解,显现了作者的观察与体验,并能用思维和语言自圆其说。文笔流畅、朴实。对事理的分析入情入理,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能抓住本质:减负中的“朝三暮四”的根源在高考制度、经济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滞后。这对一个高考学生来说,体现了其分析、判断的能力。当然中国的教育是一个大主题,作者不可能在千字文中说清道明,其中的观点也有不妥之处。但瑕不掩玉,仍不失一篇有真情实感。有独到见解的考场佳作。
徐延春
关键词:减负亲身经历高考制度高考学生真情实感
人生的“出”与“入”
2005年
作者能准确地感悟到材料所深蕴的人生哲学:“入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本文成功的基石。在论述“入”与“出”的过程中,思路很严密.论证充分有力,选用了大量较为典型的事例,用广博的知识,信手拈来,出入中外,挥洒自如。论证语言平实流畅,显示出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结尾对人生的认识水到渠成,意味深长。唯一不足的是对“入”与“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得不够。
徐延春
关键词:人生哲学关系论语言
外表与内在
2005年
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切入中心论题.给议论以“美”的载体,是本文一大亮点。作者能准确地提炼材料所蕴舍的道理:外表与内在的辨证统一:并且能够明智地设置论述的详略.即把容易理解的“外表”一笔带过,把论述的重点锁定透过表面的“内在”,接下来以“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外表并不代表本质”“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
徐延春
关键词:辨证统一
中学德育开放性初探
2002年
徐延春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开放性
论中国诗歌的含蓄性被引量:1
2002年
中国诗歌含蓄性的基本特征为:形象的重叠、情趣的曲灵、语言的跳跃。中国土生上长的道家思想是其哲学渊源,含蓄性的形象构架是“象外之象”。最后论述了研究中国诗歌含蓄性的现实、现代意义。
徐延春
关键词:诗歌含蓄情趣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