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穹

张穹

作品数:21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关节
  • 4篇植骨
  • 4篇内固定
  • 3篇疗效
  • 3篇股骨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置换术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82...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21篇张穹
  • 18篇陶伟伟
  • 18篇朱建非
  • 18篇丁杰
  • 3篇吴琪
  • 3篇许硕贵
  • 1篇刘建秦
  • 1篇谢松林
  • 1篇宗林
  • 1篇贾连顺
  • 1篇朱光明
  • 1篇蒋应明
  • 1篇任可
  • 1篇沈强
  • 1篇张鹏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颈腰痛杂志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保留骨量技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高保留骨量打压植骨技术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初次THA中高保留骨量打压植骨THA42例(A组),常规THA42例(B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84例获6~35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时A组在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方面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5L(P〈0.05)。结论高保留骨量在初次THA中有明确的效果,远期随访中假体稳定性明显增加,下沉溶解率明显降低。
陶伟伟朱建非翟腊梅张穹丁杰石朋文吴琪
关键词:植骨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张穹朱建非丁杰陶伟伟
关键词:玻璃酸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醋酸泼尼松龙关节腔注射
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自体髂骨及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500例,对两种植骨方法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术后Paley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明确,但需要重视术后并发症,排斥反应尚需进一步研究。
陶伟伟朱建非张穹丁杰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植骨术疗效并发症
脊柱术后脂肪液化处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脊柱术后脂肪液化处理疗效观察。方法注意伤口处理和对症处理。结果病人痊愈出院。结论脊柱病人如果进行预见性处理可减少脂肪液化发生率。
张穹朱建非丁杰陶伟伟
关键词:脊柱术后脂肪液化发生率
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与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通过分析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前瞻性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结果58例得到平均1.5年的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25
张穹朱建非刘建秦丁杰陶伟伟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水泥人工股骨头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肘内翻预防被引量:16
2009年
朱建非张穹丁杰陶伟伟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复位外固定
改良Hippocrate's法复位肩关节前脱位16例
2010年
石朋文朱建非张穹丁杰陶伟伟
关键词:肩关节前脱位
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自体骨打压植骨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对照组(未使用打压植骨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6~3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8.7个月,统计术后髋关节早期及末次随访时Hariis评分及VAS评分,复查X片观察髋臼下沉及松动情况并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在早期的Harris评分及Ⅵ峪评分无明显差别,而随访末期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打压植骨在股骨颈骨折的初次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中有明确的效果,远期随访中的假体的稳定性明显增大,下沉溶解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满意,其高保留骨量将逐渐成为今后关节置换的趋势。
陶伟伟朱建非翟腊梅张穹丁杰石朋文吴琪
右肩部巨大混合性肿瘤1例
2008年
陶伟伟朱建非张穹丁杰
椎管内滑膜囊肿的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滑膜囊肿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18例椎管内滑膜囊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手术治疗10例为观察组,cT引导下穿刺注射药物治疗8例为对照组。对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囊肿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观察组住院、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及复发,JOA评分:优8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9/10;对照组出现1例神经损伤、3例复发,JOA评分:优2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为5/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椎管内囊肿的卧床及住院时间相对较长,但临床疗效满意。
陶伟伟朱建非翟腊梅张穹丁杰石朋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