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杨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绵竹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结石
  • 5篇尿管
  • 5篇疗效
  • 4篇肾镜
  • 4篇输尿管
  • 4篇临床疗效
  • 4篇经皮肾镜
  • 3篇随机对照研究
  • 3篇碎石
  • 3篇取石
  • 2篇上段结石
  • 2篇上尿路
  • 2篇上尿路结石
  • 2篇肾镜治疗
  • 2篇输尿管结石
  • 2篇输尿管上段
  • 2篇输尿管上段结...
  • 2篇碎石术
  • 2篇尿道
  • 2篇尿路结石

机构

  • 14篇绵竹市人民医...
  • 2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杨
  • 13篇李钢
  • 11篇刘中文
  • 10篇胡鹏
  • 10篇陈智勇
  • 9篇陈强
  • 1篇晏子俊
  • 1篇刘勇
  • 1篇周东
  • 1篇沈朋飞
  • 1篇丁伟
  • 1篇熊毅
  • 1篇洪桢
  • 1篇潘勇
  • 1篇尹婷
  • 1篇周静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癫痫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超和X线定位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B超和X线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定位方式分为X线定位组(164例)和B超定位组(146例),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X线定位组的穿刺时间为(10.3±4.2)min、手术时间为(103.5±27.5)min、穿刺中出血量为(45.8±9.8)ml、手术出血量为(96.7±34.8)ml、穿刺针数为(1.72±0.84)次,均显著的低于B超定位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X线定位组的感染率(8.54%)、术后继发出血(3.66%)、术后脏器损伤(0.00%)与B超定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X线定位组的结石残余率7.93%显著低于B超定位组的15.07%。结论:X线定位经皮肾镜取石治疗上尿路结石较B超定位具有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结石残余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钢刘中文张杨陈强胡鹏陈智勇丁伟
关键词:B超X线经皮肾镜取石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
输尿管支架管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实用价值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总结临床泌尿外科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优越性以及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通过对112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在泌尿外科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中应用输尿管支架管的疾病类型、手术结果、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概括性总结。结果:输尿管支架管在临床泌尿系统疾病中以肾及输尿管结石以及尿路梗阻较多(P<0.05),分别为48例(42.9%)及41例(36.6%);术中输尿管支架管放置均成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膀胱刺激、血尿(P<0.05),分别为51例(45.5%)及45例(40.2%)。结论:输尿管支架管广泛适用于临床泌尿外科,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使用的有效率。
刘中文李钢潘勇陈智勇张杨胡鹏陈强
关键词:输尿管支架管泌尿外科并发症
微小切口辅助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体会
2019年
目的:探究微小切口辅助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肾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展开研究,均对患者实施微小切口辅助经皮肾镜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关治疗,对患者持续随访可见,其中无残留结石及无囊肿占14例,有结石残留但无囊肿占2例,无结石但囊肿明显变小占2例;经过治疗患者均得到一定程度恢复。结论:在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单纯性肾囊肿治疗时,应用微小切口辅助经皮肾镜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效果,促进患者得到恢复,因此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但是治疗后应注意对患者实施密切观察和随访,判断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或是否出现疾病复发现象,以期及时对患者展开有效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中文李钢张杨陈智勇
关键词: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单纯性肾囊肿微小切口经皮肾镜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在四川省的诊断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2017年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在中国四川省的诊断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2017年2月四川省各级医院送检疑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并送检抗NMDAR抗体的病例资料。结果①送检病例共1 714例,省会级城市医院从2012年开始送检,共送检1 511例,非省会级城市的医院2014年开始送检,共203例;送检医院逐年增多。送检科室涉及神经内科、心理科、精神科、ICU、儿科、老年病科、耳鼻喉科、感染科、急诊科、呼吸科。②送检例数逐年增多,确诊患者155例,其中女89例,男66例;年龄9~77岁,平均(27.9±12.0)岁;女性平均年龄(26.5±11.31)岁,男性平均年龄(29.0±13.0)岁。男女患者均以10~29岁年龄段构成比较高。③确诊的患者中,127例临床资料详尽,以癫痫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症状,首诊误诊率为84.3%,18例患肿瘤(女17例,畸胎瘤占11/17)。结论四川省非省会级城市医院对自身免疫性脑炎认识程度有待提高;抗NMDAR脑炎可就诊于多个科室,早期易误诊。
郭永华佐小丽徐安璟邓小娟邓艳刘勇晏子俊张杨熊毅周静周东洪桢
关键词:流行病学
ESWL与体位排石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结合体位排石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均采用ESWL结合体位排石进行治疗,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调整体位,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本次45例患者首次ESWL治疗后结石全部粉碎,随访半年,无一例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复诊结石排净率为97.8%。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体位排石能够有效提高残余结石排净率,针对残余结石部位不同进行体位调整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
李钢张杨刘中文
关键词: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B超与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B超与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X线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研究组给予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两组再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型组;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定位时间。结果:研究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51,P=0.024);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14,9.013,10.012,P=0.012,0.015,0.009);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120,P=0.120),研究组中肥胖组定位时间明显长于正常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9,P=0.003),也长于对照组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9,P=0.009)。结论:B超定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较好的效果,结石的清除率高,对患者危害小,有利于患者康复。对于肥胖患者,B超定位相对于X线定位无优势。
张杨李钢刘中文胡鹏沈朋飞
关键词:B超X线微创经皮肾取石术上尿路结石
不同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碎石成功及结石排尽率明显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停留时间及输尿管解剖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具有的手术方案。对输尿管上段较大结石、结石停留时间较长的患者优先选择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
刘中文李钢陈智勇张杨胡鹏陈强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输尿管结石
萘哌地尔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并确诊的68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本实验按随机、双盲双模、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实验。观察组服用萘哌地尔25 mg,1次/d,睡前服用,同时加服1粒外观与盐酸坦索罗辛相同的安慰剂;对照组服用盐酸坦索罗辛0.2 mg,1次/d,睡前服用,同时加服1片外观与萘哌地尔相同的安慰剂。所有患者均用药8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急症状评分使用尿路敏感度量表(USS)、平均尿流速(Qave)、最大尿流速(Qmax);利用彩超测定患者膀胱残留尿量,治疗后检查血、尿常规,观察前列腺体积、心率、血压、心电图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的IPSS及QOL评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U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PSS、QOL、U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Qmax与Qave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残留尿量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Q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Qmax、Qave、残余尿量及治疗后Qave、残余尿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血常规、尿常规、心率、血压、心电图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头晕,1例恶心,不良反应均不严重,继续服用后无加重现象,没有因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对照组中出现1例头晕,1例便秘,1例胸闷,1例口干,1例尿潴留退出试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萘哌地尔与坦索罗辛治疗老年�
刘中文李钢陈智勇张杨胡鹏陈强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萘哌地尔坦索罗辛
导丝尿道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可通过导丝尿道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4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可通过导丝的尿道扩张器进行治疗。另外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采用软性尿道扩张治疗的男性尿道狭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均一次性尿道扩张成功,一次性治愈率为100%。表现为排尿顺畅,无尿不尽、尿淋漓现象,且尿线明显变粗,均未出现假道形成、尿失禁、直肠损伤、尿道穿孔等副反应,复查B超膀胱无残余尿。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尿道狭窄症状完全消失,一次性治愈率为77.5%。结论:可通过导丝尿道扩张器制作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使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刘中文李钢陈智勇张杨胡鹏陈强
关键词:男性尿道狭窄临床疗效
钬激光与超声吸附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对钬激光与超声吸附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绵竹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0例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将所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钬激光组与超声吸附气压弹道组,两组各90例,术后评价两组患者一次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尽率,并统计两组的平均碎石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钬激光组术后住院天数、平均碎石时间、一次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尽率明显优于超声气压弹道组(P<0.05),且钬激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吸附气压弹道组(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微创,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先治疗方法。
张杨刘中文陈智勇陈强胡鹏李钢
关键词: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结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