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未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光电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调制器
  • 1篇探测器
  • 1篇热成像
  • 1篇热成像系统
  • 1篇系统设计
  • 1篇空间光调制器
  • 1篇焦平面
  • 1篇焦平面探测器
  • 1篇光调制器
  • 1篇ICCD
  • 1篇MRC
  • 1篇成像系统

机构

  • 2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特种车辆...

作者

  • 2篇金伟其
  • 2篇张未强
  • 1篇王春勇
  • 1篇李升才

传媒

  • 1篇光学技术
  • 1篇红外技术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288×4焦平面探测器的二代热成像系统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扫描型焦平面探测器已成为二代热成像系统的主要探测器类型 ,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和装备的关键技术。借鉴国外的成熟 2 88× 4热像仪产品经验 ,对发展我国自己的技术和装备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热成像系统性能模拟软件包CFLIR ,并用其分析了Catherin FC热像仪的静态性能和作用距离 ,模拟结果与FC热像仪产品资料基本一致。CFLIR的有效使用将促进我国热成像总体技术的发展。
金伟其张未强王春勇
关键词:焦平面探测器热成像系统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强迫性选择MRC测量的新方法被引量:5
2006年
与传统光电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相比,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RC)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光电成像系统的极限性能。它考虑了系统的灵敏度、噪声、目标空间频率以及人眼视觉特性等因素对系统阈值对比度的影响,可用于光电成像系统的视距估算。在分析微光ICCD成像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微光ICCD成像系统MRC特性测试仪。以该系统为实验装置、以Weibull心理测量方程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选择性靶标。基于选择性靶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迫性选择MRC测量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微光ICCD成像系统进行了实际测量。该方法对建立微光ICCD成像系统MRC理论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直视型微光成像系统MRC特性的测量具有借鉴意义,对光电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李升才金伟其张未强
关键词:空间光调制器ICCDMR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