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昀
- 作品数:60 被引量:6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ATP结合盒家族G蛋白亚家族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研究在不同年龄、性别中ATP结合盒家族G蛋白亚家族2(ABCG2)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31142(C〉A)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北京协和医院职工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男性血尿酸〉416.4μmol/L、女性血尿酸〉359.6μmol/L者纳入高尿酸血症组,另选血尿酸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扩增耐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BCG2基因型,分析ABCG2 rs2231142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以及基因与性别的交互作用.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ABCG2 rs2231142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8.38%比26.62%,P〈0.001),OR=2.89(95%CI 1.91-4.37,P〈0.001),调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OR=2.99(95%CI 1.94-4.62,P〈0.00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对风险高于女性,OR值分别为3.83(95%CI 2.03-7.24,P〈0.001)、2.30(95%CI 1.32-4.00,P=0.003).年龄≥55岁者,男性和女性ABCG2 rs2231142 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相对风险相仿;而年龄〈55岁者,男性ABCG2 rs2231142 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相对风险高于女性,OR值分别为4.11(95%CI 1.92-8.79,P〈0.001)、1.73(95%CI 0.80-3.76,P=0.165),交互性分析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职工体检人群中,ABCG2 rs2231142 A等位基因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冰清方卫纲张昀刘淑芬曾学军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TRIPHOSPHATE
- 慢性丙型肝炎与尿酸水平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慢性丙型肝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代谢紊乱和肝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酸代谢;高尿酸水平可促进肝脏脂肪变性,从而加速慢性丙型肝炎进程。另外,丙型肝炎治疗已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但抗病毒治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仍无定论。该文就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及其治疗和血尿酸水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悠扬张冰清张昀曾学军
- 关键词:尿酸
-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基层规范诊疗与管理被引量:6
- 2021年
- 在我国,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也日益成为人们健康体检中常见的异常发现。痛风不仅仅是晶体沉积导致的关节炎,更是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有报道发现慢性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可达20%~70%[1]。
- 张昀曾学军
- 关键词:痛风高尿酸血症
- 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被引量:5
- 2016年
- 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指恶性肿瘤模拟风湿性疾病,以风湿样综合征为其突出表现,且这些风湿样表现与肿瘤的直接浸润或转移无关。风湿样表现可以早于、同步于或晚于恶性肿瘤的其他症状。当风湿样表现早于或同步于恶性肿瘤的其他症状时,往往早期识别困难,可能错失最佳诊治时机,因此提高认识,加强风湿病与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如老年人出现不典型的风湿病样表现,包括肥厚性骨关节病、副肿瘤性多关节炎、血清阴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掌筋膜炎及关节炎、红皮病、副肿瘤天疱疮、远端肌无力或肌痛、急性坏死性肌病等,或对于典型风湿病症状者出现以下难以解释的表现,包括体重减轻、纳差、不明原因发热等恶病质表现,网状内皮系统增殖表现,不明原因包块,肿瘤标志物升高,缺乏特异性免疫学指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时需高度警惕潜在恶性肿瘤,加强肿瘤相关筛查及随访。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的出现或复发预示着原发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应以治疗原发肿瘤为主。
- 谷俊杰张冰清张昀曾学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
-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摘译被引量:353
- 2015年
- 痛风是以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结晶在关节液和组织中沉积为特点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关节炎。各国痛风患病率分别为美国3.9%、法国0.9%、英国1.4%-2.5%、德国1.4%,新西兰欧裔和毛利人分别为3.2%和6.1%。在过去的10年中,已有治疗痛风的新药面世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无论是药物临床试验、痛风危险因素观察性研究、
- 张冰清盛峰谷俊杰杨丹梁广宇张昀曾学军Neogi TJansen TLDalbeth N
- 关键词:痛风影像学
- 第517例 喘憋—紫癜—肢端麻木—黑便
- 2020年
- 冷球蛋白血症因血清中存在冷球蛋白而成为一种症候群,病理机制为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并激活补体所致的小血管炎,可继发于多种疾病。本文报道一例以喘憋、紫癜、肢端麻木和黑便为主要表现的继发于血液病可能性大的冷球蛋白血症患者,其有罕见的心脏受累。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类疾病临床特点、诊疗思路、预后及病因机制初步探讨,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冷球蛋白血症及其心脏受累这一罕见临床表现的认识。
- 何昆张昀张炎曾学军
-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心脏受累
- 肝梅毒树胶肿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女,47岁。因“发现肝占位1个月”于2015年5月入院。患者外院体检行腹部超声时发现肝内结节,进一步行腹部CT见肝脏多发占位,性质待定,遂就诊我院。
- 张昀李珊焦洋王澎刘鸿瑞曾学军
- 关键词:肝占位树胶肿梅毒腹部CT
- 发热、咳嗽、皮肤溃疡、腹泻
- 2014年
-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9岁,因"发热、咳嗽1年余,皮肤溃疡5个月,腹泻1个月"于2014年3月6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
现病史
患者自2012年秋出现发热、咳嗽,少量白痰,伴乏力、盗汗、纳差,2013年1月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病灶钙化",考虑"肺结核",予中药及四联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规律服药4个月,期间戒酒,症状好转。
- 杨莹韵高柳张昀王强孙钢
- 关键词:结核烟酸缺乏症异烟肼
- 病理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颞动脉活检阳性的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阳性病理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复习北京协和医院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颞动脉活检的巨细胞动脉炎(GCA)住院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两组间的分析比较。结果病理阳性组的年龄明显高于阴性组,而病程则明显比阴性组短。临床表现中,阳性组的头皮触痛、肌痛和非特异性症状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而听力下降则低于阴性组(P<0.05)。既往史中,病理阳性组有吸烟史和肿瘤家族史的明显少于阴性组(P<0.05)。实验室检查中,病理阳性组的淋巴细胞数和血色素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淋巴细胞数为阳性病理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颞动脉活检病理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年龄、病程、头皮触痛、肌痛、非特异性症状和听力下降、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等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淋巴细胞数为病理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 王玉张昀王冬梅张可悦尹月曾学军
- 关键词:巨细胞动脉炎
- 内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抑郁与职业倦怠调查结果
- 张昀王军霞李博涵尹月沙悦曾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