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外伤
  • 4篇脑损伤
  • 3篇颅脑
  • 3篇脑出血
  • 3篇脑外伤
  • 3篇腹腔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颅脑外伤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室
  • 2篇脑损伤后
  • 2篇开颅
  • 2篇基底
  • 2篇基底节

机构

  • 15篇连云港市中医...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16篇张旭伟
  • 8篇李栋
  • 4篇王珩
  • 4篇刘超
  • 2篇刘永保
  • 2篇徐伦
  • 2篇杭春华
  • 1篇张洪伟
  • 1篇骆孟
  • 1篇顾艳
  • 1篇刘希光
  • 1篇江桂林
  • 1篇陈丽萍
  • 1篇王长德
  • 1篇戴玮
  • 1篇赵海涛
  • 1篇申永涛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健康之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0
  • 5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中改良腹腔镜微创置管术的应用
张旭伟李栋
谷氨酰胺对大鼠脑损伤后肠组织炎性信号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炎性因子在急性肠黏膜损害中的作用,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保护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TBI后1,3,5,7d组和谷氨酰胺干预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肠组织中NF—kB的活性,ELISA法测定肠组织中TNF—α、IL-1B的浓度。结果大鼠TBI后回肠组织中NF—kB活性明显升高,伤后3d达到峰值,伤后第7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肠组织IL-18、TNF—α峰值均出现在伤后1d,伤后3d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经胃肠内注入Gln后,NF—kB的活性及TNF-α、IL-1B的浓度与脑损伤后正常进食组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TBI可引起小肠NF—kB即刻且持久的活性增加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增高,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在急性肠黏膜损害中起重要作用。胃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抑制伤后肠组织NF—kB的活性,降低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谷氨酰胺可能通过抑制创伤后肠组织的炎症反应来达到保护应激状态下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张旭伟杭春华
关键词:脑损伤肠黏膜谷氨酰胺白细胞介素-1
谷氨酰胺对肠道屏障功能调节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近年来。谷氨酰胺(Gin)作为特殊的免疫营养素成为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在机体应激状态下对维护肠道结构和免疫功能的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GIn被认为是应激状态下的“条件必需氨基酸”。肠道作为危重病应激的中心器官和MODS的始动器.使人们逐步重视肠道功能在病人整体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GIn对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旭伟杭春华
关键词:肠道屏障谷氨酰胺免疫营养素
子午流注择时黄帝内针联合大黄粉敷脐对于脑出血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2023年
观察子午流注择时黄帝内针联合大黄粉敷脐对于脑出血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脑外科病区患者中诊断明确的脑出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择时黄帝内针联合大黄粉敷脐,对照组予以口服乳果糖口服液,三周后评定两组的便秘症状、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及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并将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的便秘症状、PAC—QOL及BSFS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并且治疗组的改善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黄帝内针联合大黄粉敷脐对于脑出血后便秘有明显的改善,疗效优于口服乳果糖,可于临床推广使用。
葛明龙王新港李光波李栋张旭伟
关键词:大黄粉子午流注脑出血便秘
不规则瘤颈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与夹闭术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动脉瘤颈部形态对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后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3例经显微夹闭术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通过CTA确定动脉瘤体形态和颈部形态。据动脉瘤颈部形态是否规则将动脉瘤分为两组,然后据术后是否出现脑梗死将动脉瘤分为两组,分别将两组间的动脉瘤形态和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其中术后相关脑梗死的预后因素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确定。结果:203例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形态不规则81例,规则122例。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65例,形态规则138例。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40例,总的脑梗死发生率19.7%。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的动脉瘤伴有较高的瘤体形态不规则出现率(χ^(2)=37.494,P<0.001)、术中破裂率(χ^(2)=11.604,P=0.001)、临时载瘤动脉使用率(χ^(2)=59.286,P<0.001)和术后脑梗死发生率(χ^(2)=21.262,P<0.001)。多变量分析中不规则颈部形态(OR=3.023,95%CI=1.291~7.075,P=0.011)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OR=2.762,95%CI=1.152~6.622,P=0.023)是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破裂动脉瘤中动脉瘤颈部形态不规则和术中载瘤动脉瘤临时阻断是发生术后相关脑梗死的相关预后因素。
徐伦张旭伟顾艳刘永保刘希光张洪伟
关键词:动脉瘤脑梗死血管造影术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年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者为研究对象,现结合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使用传统开颅减压术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预后。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半年后预后情况更好,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偏低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者,使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李栋张旭伟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
双额叶脑挫裂伤30例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和治疗。结果:随访0.5 a,恢复良好21例,轻残5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保守治疗的同时严密临床观察和动态CT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残率的关键。
刘超张旭伟李栋王珩
关键词:挫伤撕裂伤
颅脑损伤后脑梗死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治和预后。方法:对12例梗死面积小且无明显占位效应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10例原发伤严重、梗死面积大且伴有颅内高压病情恶化的患者,行开颅大骨瓣减压术。结果:22例中痊愈8例,轻残5例,重残6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与原发伤的严重程度、梗死部位、面积大小、患者是否高龄以及手术减压是否及时有关。
张旭伟潘辛刘超李栋王珩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大骨瓣减压术
中药配合针刺辅治重症颅脑外伤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辅治重症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14例另用常规治疗,治疗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颗粒和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对照组57.1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苏醒时间治疗组(22.4±5.8)天、对照组(38.5±6.9)天,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醒脑开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疗效明显,可使苏醒时间缩短。
王长德张旭伟申永涛陈丽萍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中药针刺对照治疗观察
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0年6月连续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82例,未破裂组24例。收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并比较,通过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测出动脉瘤的高度、瘤颈宽度,并计算瘤颈比(AR)值。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用ROC曲线计算最佳诊断阈值。结果两组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的高度、瘤颈宽度、AR值、形态是否规则比较(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形态和AR值是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当AR值>1.6时,诊断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敏感度为86.40%,特异度为80.60%。结论瘤体形态不规则和AR值>1.6时女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其瘤体更容易发生破裂。
徐伦张旭伟骆孟刘永保
关键词:动脉瘤A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