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阳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反倾岩坡倾倒变形结构面影响效应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为探究斜坡内赋存不同角度裂隙对反倾岩质斜坡倾倒变形影响效应,设计9组底摩擦试验,对比无裂隙、含一组陡裂隙和一陡一缓两组裂隙的3种类型试验,并研究不同裂隙角度对破裂面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陡倾裂隙倾角的变化对岩坡变形及主破裂面形态有明显规律性影响,陡倾裂隙倾角越陡,发生倾倒破坏的初始破坏部位逐渐偏浅,破坏面积相对减小,破裂面从近直线型逐渐转变成近弧形;缓倾裂隙的赋存,使陡倾裂隙顺尖端开裂增长并且相互沟通形成贯通的破裂面过程更加快捷;主破裂面上覆层状岩体在倾倒变形时,会在其中部产生反向弯曲折断;通过定量分析,发现随着陡倾裂隙倾角增大,岩坡倾倒变形破坏幅度降低,而主破裂面无论是长度还是反映迹线复杂度的分维值亦随之降低。
- 张御阳裴向军唐皓王东坡谷虎董源
- 袁家地湾头滑坡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对该滑坡的地质环境、滑坡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形成条件及成因机制;在成因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为滑坡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并初步提出了防治的方案。
- 张御阳裴向军
-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
- 西香高速小高山隧道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2019年
- 在隧道施工时,常由于隧道内涌水量过大造成地下水疏干,周围植被枯竭,研究和预测隧道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的小高山隧道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模拟隧道开挖前后地下水流动情况,定性定量分析隧道施工对小高山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靠近隧道地下水以垂向径流为主,远离隧道地下水径流受隧道开挖影响较小。计算得到隧道施工期最大涌水量为24 641 m^3/d(初期),正常涌水量为16 427 m^3/d(稳定),地下水降位漏斗最大影响半径可达4 km。整个模拟反映了隧道施工排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变化过程,体现了隧道建设对地下水流场的改变特征,并模拟了封堵措施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作用。在加强超前预测的情况下,目前修建隧道是合理的、可行的,不会产生较大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对附近居民及上部生态的影响较小。
- 王梓龙王梓龙张御阳王雅雯
- 关键词:隧道地下水环境评价数值模拟
- 德阳市高治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工程防治
- 2013年
- 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市高治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分析,选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治滑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目前整体处于稳定~欠稳定状态。由于严重威胁民居安全,根据其发育特征和变形破坏机制,指出有针对性的设计防治措施。
- 程英建张御阳
- 关键词:土质滑坡稳定性
- 楞古水电站厂址区岩体松动类型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楞古水电站前期勘查发现自然边坡存在岩体大范围松动现象,主要表现为岩体结构面普遍张开、碎裂化程度高、围岩应力低、自稳性差。针对这一特殊的岩体结构,对岩体的松动类型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边坡岩体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和物理勘探试验,重点对节理裂隙的空间发育规律、碎裂结构岩体的空间分布及边坡已有变形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结合声波测速、电磁勘探等试验成果,划分了岩体松动类型,归纳了每一种主控因素下的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及破裂松动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岩体松动类型可划分为卸荷控制型、断层控制型、倾倒控制型以及节理裂隙控制型等4种类型,岩体的松动受浅表生改造和构造活动影响较大,节理化结构加剧了破裂过程。研究成果丰富了已有分类体系,对评价边坡稳定性以及控制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和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王梓龙王梓龙裴向军张御阳刘明张硕
- 关键词:岩体卸荷节理裂隙断层工程地质灾害
- 云南东川区烧房沟“7·31”弃渣型泥石流成灾机理
- 2016年
- 2008年7月31日晚持续强降雨导致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烧房沟爆发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公路、民房以及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受损。这次泥石流发生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工矿区,该泥石流的爆发是弃渣的不合理堆放与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现场实地调查与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地形条件、物源条件,研究了烧房沟泥石流启动、流通以及堆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的松散弃渣物源以及强降雨是烧房沟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从发展趋势上看,烧房沟泥石流处于发展期,仍存在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泥石流特征提出如下治理措施:拦、护为主,结合潜坝消能;及时清淤,恢复植被;实时监测,临灾预警。
- 杜野裴向军张御阳李正
- 关键词:治理措施
- 陡缓结构面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研究
- 反倾层状斜坡倾倒变形现象广泛揭露于水利水电、矿山、道路等工程边坡中,对工程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其破裂面变形演化直接影响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否合理。现阶段研究可知,倾倒变形不仅受控于岩体自身特性(如层厚、软硬程度等),还受控于结...
- 张御阳
- 文献传递
- 强震诱发摩岗岭滑坡成因机制及运动特性研究
- 大渡河中游位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和安宁河断裂三条断裂组成的“Y”字型断裂的交叉处,为地震高烈度区,历史地震曾经给这里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本文以1786年康定73/4级地震诱发的摩岗岭滑坡为实例,以资料收集、现场地质...
- 张御阳
- 关键词:山体滑坡运动特性地震灾害数值模拟
- 强震触发摩岗岭滑坡成因机制及运动特性研究
- 大渡河中游位于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和安宁河断裂三条断裂组成的“Y”字型断裂的交叉处,为地震高烈度区,历史地震曾经给这里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本文以1786年康定7级地震诱发的摩岗岭滑坡为实例,以资料收集、现场地质调查研...
- 张御阳
- 文献传递
- 优势裂隙倾角对反倾岩质边坡变形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通过底摩擦实验试验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优势裂隙组的倾角变化对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影响。将反倾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区域分为剪切滑移区、倾倒破坏区以及倾倒变形影响区。实验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①裂隙的存在使得岩体呈现非均质各向异性的特性且裂隙的倾角不同对岩体强度的折减也是不同的,当裂隙倾角θ满足关系式:θ∈[π-(α+50°),π-(α+40°)](α为岩层倾角)时,对反倾岩质边坡的整体强度折减达到最大;②当裂隙倾角θ对反倾岩质边坡的岩体强度折减达到最大时,剪切滑移区在反倾岩质边坡的破坏区域中的占比达到最大,与之呈正相关;③反倾岩质边坡发生最终破坏需要的时间主要与前缘以剪切破坏为主导的剪切滑移区的占比有关,剪切越多区的占比越大,边坡发生破坏所需时间越多,反之边坡破坏所需时间越少。
- 谷虎张御阳刘浩吴丹妮
- 关键词:反倾岩质边坡底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