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 作品数:114 被引量:3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LAK、CD3AK和PHA-LAK细胞体外增殖和杀瘤活性比较被引量:5
- 1998年
- 本文对LAK、CD3AK、PHA-LA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杀伤谱进行了同步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效应细胞对悬浮和贴壁的肿瘤细胞系及新鲜分离的脑胶质瘤细胞均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由于LAK细胞增殖慢、IL-2用量大,PHA-LAK细胞体外存活时间短,而CD3AK细胞扩增倍数最高、细胞存活时间长、培养体系总的杀伤单位明显高于LAK和PHA-LAK细胞,且IL-2用量少.因此,我们认为CD3AK细胞是优于LAK和PHA-LAK细胞的较为安全、有效、经济的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抗癌效应细胞.
- 张彩田志刚张建华张建华
- 关键词:LAKCD3AK生物疗法
- 6MV光子线对体外培养9L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放射治疗能产生严重的放射性脑损伤,合适的放疗剂量能在治疗肿瘤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并发症。本实验主要探讨不同剂量6MV光子射线单次放疗对体外培养9L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寻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的较低放射剂量。方法:对体外培养脑胶质瘤细胞以不同剂量进行放疗,并通过MTT法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0.5Gy剂量的单次放疗和1.0Gy以上剂量的单次放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1.0Gy的单次放疗剂量和2.0Gy的单次放疗剂量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0~2.0Gy的放疗量下出现明显的平台期。结论:在1.0~2.0Gy区间内采用较低单次放疗剂量对9L脑胶质瘤细胞可产生相似的抑制作用。
- 张元鹏李新钢张建华孙广莲黎晓光王东海
- 关键词:体外培养细胞增殖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的制备及其对豚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02年
- 目的 利用工程菌E .coliDH5αPBV2 2 0 IL6制备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6,并探讨白细胞介素 6对辐射豚鼠的生存期和血小板数的影响。方法 将IL -6工程菌诱导表达、纯化后应用于辐射豚鼠的治疗。结果 纯化的IL -6对辐射豚鼠的生存期和血小板数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结论 IL -6对辐射豚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王郡甫张捷张建华冯进波徐洁王宝红
- 关键词:生存期血小板
- 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扩增及诱导特异性抗宫颈癌免疫应答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及诱导特异性抗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自人脐血分离单核细胞诱导DC,制备宫颈癌细胞系CaSki冻融物作为抗原负载DC。ELISA法检测成熟DC上清中IL-12的含量,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MTT法检测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对宫颈癌细胞CaSki和HeLa的杀伤作用。结果:与未经抗原负载的DC相比,抗原负载的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和IL-12分泌的能力均有提高(P<0·05),激活的CTL对CaSki细胞有特异性杀伤,而此CTL对HeLa细胞无特异性杀伤。结论:宫颈癌细胞CaSki冻融抗原负载DC激活的CTL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效应。
- 王华丽孔北华张建华张彩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宫颈肿瘤冻融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 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瘤细胞WM239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WM239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WM2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2.5~200μmol/L的白藜芦醇作用于WM239细胞48h和72h后,对其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72h时,浓度>50μmol/L其抑制率>50%,且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其中0、25、50和100μmol/L药物与WM239细胞作用48h后,凋亡率分别为0.1%、9.7%、8.9%和19.3%,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分别为71.9%、77.3%、81.0%和83.7%,S期分别为21.5%、17.9%、16.0%和14.6%,G2/M期为6.5%、4.8%、2.9%和1.8%,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下降,剂量依赖关系明显。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WM239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改变,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 孟德萍邹志孟许晓群张建华姜国胜王郡甫
- 关键词:白藜芦醇黑色素瘤细胞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结核杆菌Ag85B/B7-1 DNA疫苗的实验研究
- 游力赵跃然高春义张建冯进波许晓群张建华张维东
- 该项研究选择结核分支杆菌抗原85B作为研制抗结核疫苗的抗原。通过基因克隆构建pcDNA3-Ag85B真核表达载体。作为抗结核的DNA疫苗接种BALB/c小鼠,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应答的能力。通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
- 关键词:
- 关键词:结核杆菌抗原疫苗
- 脑胶质瘤细胞IL-6自分泌环路的研究
- 1999年
-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6(rIL-6)及白细胞介素-6单抗(IL-6McAb)分别处理脑胶质瘤细胞株SHG-44及4例脑胶质瘤患者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结果显示,rIL-6能刺激SHG-44细胞及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表明人脑胶质瘤中亦存在白细胞介素-6(IL-6)自分泌环路,这种自分泌环路的存在可能参与维持脑胶质瘤的恶性增殖。
- 李刚江玉泉张庆林刘福生胡永生田志刚张建华
- 关键词:胶质瘤白细胞介素6脑肿瘤
- LPS和IFN-γ对人不同胎龄脾M¢分泌单核因子的影响
- 1994年
- 制备不同胎龄水囊引产胎脾M,以LPS(10mg/L)为诱导剂,刺激48h,MTT法检测不同胎龄胎脾M上清中IL-1、IL-6、TNF的含量,并与外伤成人脾M的分泌功能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单核细胞团子,其胚胎发育状况极不一致:胎脾MIL-1的分泌在胚胎32周达成人水平(P>0.05)并保持至出生;IL-6的分泌在胚胎20周时已与成人无差别(P>0.05),至出生前,已显著超过成人水平(P<0.01);而TNF的分泌,在胚胎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P<0.01)。同时观察到免疫介质(LPS、IFN-γ)对胎脾M分泌IL-6、TNF有协同刺激作用。
- 张志强田志刚崔正言张建华张捷孙汭刘杰
-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清铜、锌、铬、锰、硒的影响被引量:13
- 1989年
- 本研究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和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对必需微量元素Cu、Zn、Cr、Mn、Se代谢的影响。将22只家兔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造型组和对照组。造型组每只家兔每天喂胆固醇0.5g,该组在形成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4个月过程中,血清Cu均值逐渐升高,Zn逐渐降低,Ca/Zn比值逐渐增大,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对照组血清Cu、Zn无显著变化。两组的血清Cu、Zn同次测定值对比有显著或高度显著差异。血清Cr、Mn、Se均无显著变化。相关性检验证实,造型组血清胆固醇均值与血清Ca均值无显著相关(P>0.5),而与血清Zn均值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果表明,在形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高胆固醇食物及高胆固醇血症可引起血清Zn降低,又通过锌铜拮抗,使血清Cu升高。
- 张善同崔可为曹守维李景存路方红吴坚美武利存张捷杨晓春张建华
- 关键词:高血脂病
- IL-13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与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比较被引量:1
- 1997年
- 采用RT-PCR技术直接从激活的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得到hIL-13的基因片段,通过DNA重组技术分别将其插入到含有PRPL启动子的高效表达载体pBV220及含tac启动子、lac1阻遏蛋白基因及凝血酶识别位点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2中,成功地构建了hIL-13的原核非融含蛋白表达菌株hIL-13-PBV220/DHS5a及融合蛋白表达菌株hIL-13-PGEX-4T-2/TG1,分别经42℃热诱导及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化学诱导后,SDS-PAGE结果表明IL-13仅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在E.coli中获得了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0%~30%。IL-13的蛋白单体在原核细胞中表达量很低。
- 王文孙汭田志刚王郡甫刘杰张建华刘钟瑸
- 关键词:IL-13融合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