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隆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前膜生成的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光凝和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前膜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激光光凝封闭裂孔(30眼)及术中冷冻封闭裂孔(27眼)后黄斑前膜的发生情况。结果光凝组视网膜黄斑前膜发生2例,发生率6.7%;冷凝组视网膜黄斑前膜发生9例,发生率33%,2组间视网膜黄斑前膜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比术中冷凝封闭裂孔黄斑前膜的发生率低。
- 虎学君韩婧张小隆
- 关键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冷凝
- 梅毒性葡萄膜炎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个月”于2010年11月21日来院就诊。近1年有脱发及听力下降的病史,门诊诊断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收入院治疗。患者否认有传染病史及过敏史。
- 陈浩张小隆
- 关键词:梅毒性葡萄膜炎视网膜出血
- 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的患者16例18眼,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前房深度明显增加,17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眼无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17眼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眼底出血视力下降明显。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恰当适应证的选择可使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王普升魏成芳潘小燕张小隆盛迅伦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
- 表麻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对11例(14眼)同时患有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观察手术中疼痛感、术后并发症、眼压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中7只眼无疼痛,4只眼有轻微不适感,3只眼有胀感,均能耐受手术,所有患者术中、术后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视力平均为0.35±0.18,明显好于术前0.05±0.09(P<0,05)。术后3个月眼压和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分别为(2.03±0.31)kPa和(0.83±0.32)种,较手术前的(2.33±0.14)kPa和(2.7±0.21)种减少(P<0.05)。结论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是一种好方法。
- 王普升魏成芳张小隆盛迅伦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
-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作用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预防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89眼)青光眼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做穹隆部或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常规的梯形巩膜与小梁切除术。在巩膜瓣两侧做可拆缝线。球结膜切口连续紧密缝合。术后观察眼压、前房深度、结膜滤过泡、眼内组织反应与并发症。当手术后前房形成稳定或眼压回升大于10mmHg时,拆除巩膜调整缝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术后第一天前房形成良好74只眼,术后巩膜瓣缝线松解时间5-30天,平均11天,缝线松解后,结膜滤过泡明显增大。60例患者术后随访眼压3-18mmHg,平均(9.1±2.75)mmHg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所有患者随访中均未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呈现血管少、弥散而微隆起的功能性结膜滤过泡。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能促进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前房的形成,减少前房形成迟缓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小梁切除术后长期滤过作用,提高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哈少平张小隆杨巧玲
-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调整缝线
- 肌肽滴眼液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微循环损害的作用研究
- 哈文静杨巧玲严宏毕小军哈少平张小隆
- 本项目通过观察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毛细血管形态学改变;RAGE及ICAM-1表达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以及肌肽滴眼液对上述改变的干预作用。探讨了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可能的发病机制,为眼局部药物治疗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提...
- 关键词: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