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吉
- 作品数:50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金属蒸汽真空离子源及其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金属蒸汽真空离子源(MEVVA源)及其应用的研究是北京师范大学低能物理研究所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连续三个五年计划资助的重点发展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自行研制成功MEVVA源的单位。经过十余年来的研制开发,已研制成包括单阴极、多阴极和可推进阴极等...
- 李强张荟星张荟星吴砚东
- 关键词:真空离子源
- 强束流大束斑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
- 一种强束流大束斑金属蒸气真空弧离子源,采用凸形引出电透镜,引出电极的曲率和透射率横向逐渐增大,并采用大的阳极孔配合聚焦磁场。强制增加离子束横向发散以便在较小的距离同时获得较为均匀的强束流和大束斑。
- 吴先映李强张胜基张荟星张孝吉
- 文献传递
- Mevva源离子注入机大批量注入均匀性研究
- Mevva离子源具有束流强、离子种类多、引出电压高以及多孔大面积引出的特点,Mevva强流金属离子注入被誉为新一代的离子注入技术.本文简介了Mevva ⅡA-H源离子注入机研究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注入均匀性.
- 吴先映张孝吉张荟星张胜基李强
- 关键词: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机
- 文献传递
- 快中子辐照抗菌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 1983年
- 快中子辐照在抗菌素产生菌育种上的应用,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945年,Myers 和Hanson 曾用42英寸迥旋加速器产生的快中子处理青霉素产生菌.1962年,Alikanian 用10—40千拉德剂量的快中子处理红霉素产生菌(Actinomyces erythreus)。
- 张荫芬蓝李桥张孝吉刘伊犁
- 关键词:产生菌中子辐照诱变育种吸水链霉菌诱变剂
- 大束斑强流金属离子源
- 1992年
- 介绍了新研制成的 MEVVA-Ⅱ和 MEVVA-ⅡA 离子源的结构特点和某些实验结果.新源采用大面积引出,引出直径60mm.该源脉冲工作,最大束流占空比为6%,已引出 Mg,Al,Ti,V,Cr,Fe,Ni,Cu,Zn,Y,Zr,Mo,Nb,Sn,W 和 Pb 等金属元素的离子,平均束流强度在10mA 以上,最大平均束流强度已超过20mA.MEVVA-ⅡA 源还采用了可推进的阴极结构,使阴极寿命大大提高,在引出平均束流10mA(Ti)条件下,已连续稳定运行16h.
- 张孝吉张荟星周凤生张胜基李强韩主恩
- 关键词:离子源真空弧放电
- 金属等离子体浸没Ta^+和Ti^+离子注入
- 2000年
- 采用由阴极真空弧等离子体源、负脉冲高压靶台和磁过滤系统组成的金属等离子体浸没注入系统 ,实现Ta+ 和Ti+ 浸没注入 ,并对离子注入层予以表征 .结果表明 ,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钽和钛的RBS分析射程 ,低于按设定加速电压的注入能量计算的TRIM射程 .
- 张涛侯君达张孝吉张荟星朱剑豪曾照明田修波
- 关键词:铊钽表面改性
- 离子注入电工触点
- 一种在电工行业广泛应用的电工触头,它在基体采用铜或者铜合金,而在工作表面采用由MAVVE源离子注入技术形成的以重金属元素为主的离子注入改性层。由于基体采用铜或者铜合金,而表面层的合金层又很薄,因此,所形成的表面层在具有能...
- 侯君达张涛张荟星张孝吉
- 文献传递
- Y,Y+C和Y+Cr注入H13钢表面改性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用MEVVA源引出的强束流Y,Cr,C注入H13钢改善了注入层抗氧化、耐腐蚀和抗磨损特性,探索了表面改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单注入和Y+C,Y+Cr双注入均能得到表面改性的良好效果,双注入效果略好。表面改性的原因是注入样品氧化前后的结构和合金相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上述特性的改善和注入层结构变化、钇铁化物析出相的生成以及铁钇氧化物形成密切相关。这些氧化物经短时氧化(10min)即可形成。由于这些氧化物的形成使得钇的原子形成了特殊的浓度分布,这种分布在氧化过程中保持不变。最后讨论了这些氧化物和钇的特殊浓度分布对抗氧化的作用。
- 张通和陈俊徐红李静张荟星张孝吉孙贵如
- 关键词:离子注入抗磨性钇铬
- 强流金属离子注入被引量:8
- 2001年
- 金属等离子体浸没注入 (MEPIII)技术与金属蒸气真空弧 (MEVVA)源注入技术有相同之处 ,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钛离子注入硅 ,RBS方法分析注入层 ,并对两种注入技术予以比较。
- 张涛宋教花张荟星张孝吉汤宝寅朱剑豪Monteiro O RBrown I G
- 几种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
- 张其胜周凤生张孝吉
- 关键词:强流离子源离子注入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