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全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傲慢
  • 2篇《傲慢与偏见...
  • 1篇动词
  • 1篇动词后缀
  • 1篇虚词
  • 1篇言语交际
  • 1篇演讲
  • 1篇演讲语篇
  • 1篇译本
  • 1篇语篇
  • 1篇语用分析
  • 1篇政治演讲
  • 1篇政治演讲语篇
  • 1篇施为句
  • 1篇情态
  • 1篇情态动词
  • 1篇中译
  • 1篇中译本
  • 1篇助词
  • 1篇礼貌

机构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长春大学

作者

  • 4篇张全峰
  • 1篇唐跃勤

传媒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外语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会话活动中非言语因素的语用分析
2005年
会话活动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在这个研究过程中,非言语交际因素并没有给予适当的重视,本 文拟从非言语交际对会话意义的补充、语用学施为句现象的解读、对礼貌原则的补充三方面进行语用分析,并以此 证明非言语交际在会话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张全峰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话语分析施为句礼貌原则
“了”字了无痕——《傲慢与偏见》中译本中“了”字的翻译及对比
2006年
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蓝本,参考《傲慢与偏见》的六个汉译文本,从英语“时”的对应,“体”的对应,以及对“V+DV+le-1(了-1)”和“V+le-1(了-1)+DV”的具体分析入手,分析“了-1”英汉互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指出“了-1”在不同语义及语境下的具体方法,并对其理论依据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期从理论方法和具体操作上对虚词翻译带来某些启示。
唐跃勤张全峰
关键词:翻译
政治演讲语篇的互文性分析——以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以中美俄3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语篇为对象,通过分析共时状态下3国领导人针对国际热点问题发表演讲的互文性修辞策略的异同,揭示互文与政治语篇的相互关系。对比互文性发现,从政治语言学角度讲,以"和平发展"为主题构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语篇将成为今后的一个显著特征。
张全峰
关键词:政治演讲语篇互文性
汉语虚词“了”的研究及翻译策略—《傲慢与偏见》中译本“了”的译法分析及对比
本文从历时角度,以近期翻译发展状况为背景,用奈达(Nida)和希金斯(Higgins)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以《傲慢与偏见》及其六种中译本为文本,对虚词“了”(le)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了”(le)作为虚词,分“了-1”...
张全峰
关键词:虚词动词后缀助词情态动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