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廉玉茹

作品数:12 被引量:25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子宫
  • 6篇宫颈
  • 5篇病变
  • 4篇上皮
  • 4篇上皮内
  • 4篇上皮内瘤
  • 4篇上皮内瘤样病...
  • 4篇皮内
  • 4篇瘤样
  • 4篇瘤样病变
  • 4篇内瘤
  • 4篇宫颈上皮
  • 4篇宫颈上皮内
  • 4篇宫颈上皮内瘤
  • 4篇宫颈上皮内瘤...
  • 4篇宫内
  • 3篇阴道
  • 3篇阴道镜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12篇廉玉茹
  • 4篇李克敏
  • 3篇周应芳
  • 3篇毕蕙
  • 3篇郑淑蓉
  • 2篇蒋国庆
  • 2篇李克敏
  • 2篇陈淑玲
  • 1篇韩力
  • 1篇刘锐克
  • 1篇严仁英
  • 1篇蔡志基
  • 1篇荆欣
  • 1篇李密
  • 1篇张岱
  • 1篇何平

传媒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新药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INⅡ~Ⅲ LEEP治疗后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CINⅡ~Ⅲ患者LEEP治疗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0月间因CINⅡ~Ⅲ行LEEP手术后计划妊娠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妊娠结局。结果:12例计划妊娠的患者LEEP手术后至妊娠前随访2~36月,中位随访时间10月,均足月分娩,产前发现合并症5例(1例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胎膜早破。1例臀位,1例先兆早产)。12例中1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1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1例为初产臀位,1例为高龄初产、珍贵儿,其余7例均非产科因素),2例阴道产,无急产及产程停滞。产后均无并发症。产后随访0~48月,中位随访时间12月,其中1例在产后1年复发,病变无升级。结论:LEEP对于CINⅡ—Ⅲ患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但需长期随访。
毕蕙李克敏廉玉茹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Ⅱ~ⅢLEEP治疗后随访情况分析被引量:101
2006年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CINⅡ-Ⅲ行LEEP手术的73例患者进行为期2—5年的随访,对手术后患者的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7.26%,病变持续存在率2.74%,术后1年复发率为2.78%,2年时复发率为1.41%,3年、4年、5年无复发。其中CINⅡ33例,6月治愈率96.97%,病变持续存在率3.03%,1年复发率为0.2年复发率为3.23%;CINⅢ40例,6月治愈率为97.50%,病变持续存在率2.50%,1年复发率5.00%;CINⅡ、CINⅢ在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EEP对于CINⅡ-Ⅲ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长期随访,尤其是术后前2年。
毕蕙廉玉茹李克敏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愈率复发率
7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10年来发病情况 ,并对其筛查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回顾总结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经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的 2 10 7病人 ,检出 74 4例CIN ,分析CIN检出的情况及宫颈涂片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对其诊断的意义。结果 CIN的检出率逐年升高 ,宫颈涂片细胞学人工阅片筛查CIN的敏感度为 4 3 9% ,电脑辅助细胞学分析系统 (CCT)筛查CIN的敏感度为72 7% ,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度为 88 0 %。 35岁以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患者中CIN检出率明显高于 35岁以上者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CT对CIN的检出有明显提高 ,优于人工阅片 ,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CIN的敏感方法。
张岱李克敏廉玉茹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阴道镜
丁丙诺啡用于妇科术后镇痛被引量:6
1991年
双盲试验4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肌注丁丙诺啡0.3mg、0.15mg、哌替啶50mg和安慰剂;开放试验30例,只给予丁丙诺啡0.3mg。结果表明,两种设计的丁丙诺啡镇痛强度都明显高于安慰剂(P<0.01)。双盲法丁丙诺啡0.15mg具有和哌替啶50mg相同的镇痛作用,丁丙诺啡0.3mg则在给药3h后镇痛作用优于哌替啶(P<0.05);镇痛作用持续时间均超过6h。
李密荆欣刘锐克蔡志基韩力何平廉玉茹
关键词:丁丙诺啡妇科止痛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了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复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如阴道直肠隔或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观察2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GnRH-a曲普瑞林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大小、肝肾功能、血脂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曲普瑞林于治疗4周后总主观症状评分下降了45%,8周后下降70%,12周后下降88%,16周后下降91%;与治疗前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大小于治疗16周后下降了34%(P<0.01)。肝、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症状的发生率为40%,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1%。结论 曲普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但由于可发生潮热、出汗、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低雌激素症状,疗程不宜超过6个月。
蒋国庆廉玉茹陈淑玲郑淑蓉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曲普瑞林子宫内膜异位症
Norplant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Norplant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对比观察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皮下埋植Norplant前后的痛经症状、血清CA_(125)水平、子宫大小、月经、体重、血压、肝肾功能和血脂等化验指标。 结果 皮下埋植Norplant后患者的痛经症状缓解明显,有效率为100%;CA_(125)明显下降(P<0.01),埋植后6个月下降至正常水平,埋植12个月后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用药前后子宫大小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月经紊乱,表现为点滴出血、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等;体重、血压、肝肾功能和血脂等化验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NOrplant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特别是对近绝经期不愿手术的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药物保守治疗手段。
蒋国庆廉玉茹陈淑玲周应芳
关键词:NORPLANT子宫腺肌病药物治疗效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筛查方法分析被引量:10
2000年
目的 :为总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近年发生情况 ,并对其筛查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总结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的 92 7例病人 ,分析近年来 CIN检出情况及宫颈涂片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对其筛查诊断的意义。结果 :宫颈涂片细胞学人工阅片筛查的敏感度为 41.2 % ,电脑辅助细胞学分析系统 (CCT)筛查的敏感度 75 .6 % ,阴道镜诊断的敏感度为 94.9%。结论 :近年来 CIN发病有明显增加趋势。宫颈涂片细胞学筛查 CIN的敏感度有待提高 ;对非典型细胞 (ASCCUS)应予以重视。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
李克敏廉玉茹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活组织检查
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被引量:54
2005年
目的 探讨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前后痛经症状、月经情况、子宫体积、血清CA12 5和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放置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1个月后痛经程度明显减轻,痛经程度评分由放置前的2 7分降为放置1个月后的0 7分(P <0 0 1) ,放置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痛经症状消失。子宫体积于放置6个月后稍缩小,但不明显(P >0 0 5 ) ,以后变化也不明显。血清CA12 5于放置3个月后明显降低(P <0 0 1) ,且降至正常范围,以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结论 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为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手段。
蒋国庆廉玉茹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子宫腺肌病子宫体积月经情况程度评分
内美通与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的比较被引量:22
1994年
内美通与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的比较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周应芳,廉玉茹,郑淑蓉,严仁英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其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20年来,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发展迅速。丹那隆、内美通、促性腺激...
周应芳廉玉茹郑淑蓉严仁英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美通丹那唑
简易评分法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被引量:1
1993年
根据痛经、下腹痛、盆腔结节,附件包块和超声检查5项指标,提出用简易评分法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评分≥3为诊断标准。回顾性和前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它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而且方法简单、易行,可望临床推广应用。
周应芳廉玉茹郑淑蓉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平分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