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太林
- 作品数:38 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黑颈长尾雉的人工饲养与繁殖被引量:19
- 1998年
- 1994~1996进行3年人工饲养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burmannicus)8雄13雌/年次,年只雌鸟产卵12次,共计产卵272枚,平均年只雌鸟产卵数为22.67枚;其中测量211枚卵,平均卵重为29.92(23.90~34.42)g,平均卵大小为46.00(49.50~41.60)mm×34.94(36.38~32.00)mm.用电热孵化箱和家母鸡共计孵化175枚卵,受精卵数为108枚,受精率(占入孵卵数)为61.71%;共出雏83只,出雏率(占受精卵数)为76.85%;其中统计68枚受精卵。
- 庾太林李汉华李汉华
- 关键词:黑颈长尾雉饲养繁殖
-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繁殖期的无线电遥测
-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和印度,国内分布于云南和广西的局部地带。由于数量稀少,分布狭窄,加之人类的大量猎杀和栖息环境的不断恶化,黑颈长尾雉...
- 陈伟才李汉华庾太林贝永建
- 关键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繁殖期无线电遥测
-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风电场拟建区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对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风电场拟建区进行鸟类资源的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共记录到136种鸟类共4 667只,隶属于14目20科,鸟类物种丰富度指数S为136,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3.905,优势度D为3.273,均匀度J为0.795。区系组成分析显示,调查区域呈现出东洋区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当地鸟类群落状况良好,但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会对当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造成影响,需要在开发建设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马昱君庾太林张刚吴冉昕
- 关键词:风电场
- 广西的角雉属、长尾雉属鸟类及其地理分布被引量:21
- 1998年
- 产于广西的角雉属Tragopan鸟类有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和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分布在广西北部山区,产区范围:东经108°50′~111°56′,北纬24°30′~26°20′.两者分布区不相互重叠,大致以湘桂走廊为界,西北面为红腹角雉分布区,东南面为黄腹角雉分布区.广西分布区的海拔高度比全国其他产区为低.长尾雉属Syrmaticus鸟类广西有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和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ioti.两种雉类分布区相隔较远,白颈长尾雉分布在桂北,与角雉属鸟类产区相重叠,主要集中在海洋山脉和天平山;黑颈长尾雉分布在广西西部,北纬24°20′~25°,东经104°30′~106°50′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以金钟山林区和猫街鸟类保护区.南盘江、红水河是黑颈长尾雉分布区北部和东部的天然界限.
- 李汉华庾太林申兰田
- 关键词:地理分布鸟类
- 黑颈长尾雉再引入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
- 再引入(re-introduction)是保护、拯救濒危动物的方法之一。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一种全国乃至全世界重点保护的雉类。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广西西部。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以及栖息地...
- 李汉华庾太林韦政逸苏勇贝永建陈伟才申兰田
- 关键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
- 广西蛤蚧的分布及生态调查被引量:6
- 1997年
- 1992年3月至1994年12月,调查了广西蛤蚧的生态和分布,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是我国蛤蚧的主要产区,蛤蚧广泛分布于广西8个地区,50个县(市)的300多个乡(镇)的石山中。蛤蚧的繁殖期是5月~7月,每年产卵1次,每次产卵2枚,有两种不同的卵。
- 唐振杰李汉华陈日文黄乘明庾太林
- 关键词:蛤蚧生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繁殖规律
- 广西九万山迁徙鸟类多样性被引量:5
- 2020年
- 鸟类迁徙是往返于繁殖地与越冬地的一种季节性行为。在2015年和2016年鸟类迁徙季节里,对广西九万山迁徙鸟类进行调查,2年共记录鸟类107种23 731只,隶属于12目27科。该地迁徙鸟类主要由鹭科Ardeidae、燕科Hirundinidae、杜鹃科Cuculidae等组成,其中优势种(>5%)有池鹭Ardeola bacchus(27.44%)、白鹭Egretta garzetta(15.59%)、牛背鹭Bubulcus ibis(11.05%)、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6.42%)。调查发现此通道在迁徙季有大量候鸟经过,部分鸟类有替代型迁徙现象。本文同时补充了九万山迁徙鸟类名录,修订了替代型迁徙鸟类的居留型,并对当地鸟类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 吴冉昕庾太林冯昌章马昱君张刚
- 关键词:鸟类迁徙多样性
-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 2009年
-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动物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制订出可行的实习计划、严明实习纪律、有序安排实习进度、改革标本鉴定方法、建立兴趣小组、改革野外实习考核方法等,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武正军周岐海庾太林韦新葵黄建华李友邦李高岩周善义杨华
- 关键词: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 样线法调查中森林鸟类有效宽度的选择被引量:8
- 2019年
- 在样线法调查中,样线宽度的选择能显著影响鸟类的密度计算结果,设置样线宽度时应考虑鸟类的有效宽度(ESW),当选择的样线宽度大于有效宽度时会导致对应鸟种的密度偏低。为掌握有效宽度在样线法调查中的应用,本文通过Distance软件估算了可变距离样线法调查的广东省42科175种鸟类在森林内的有效宽度,其中有效宽度≤25 m的鸟类有52种,有效宽度在25~50 m的鸟类有60种,有效宽度>50 m的鸟类有63种。调查的记录数是影响Distance软件内函数组合选择的主要因素,记录数>20条时有效宽度的结果较为稳定,>35条时更为准确,随着记录数的增加,9种函数组合的计算结果趋近相同,其中风险率分布与余弦展开的组合表现最好。鸟类的有效宽度与体长(BL)显著正相关(r=0.628,P<0.01),ESW=2.14×BL0.9398(ESW的单位为m,BL的单位为cm)。此外,鸟类的鸣叫习性也对有效宽度影响较大,相同体长中擅于鸣叫的鸟类有效宽度约为不擅鸣叫鸟类的1.61倍。建议在计算鸟类种群密度时,分别确定每种鸟类有效宽度的值。
- 陈道剑庾太林邹发生
- 黑颈长尾雉卵的孵化与发育
- 1994年初至1996年6月,3年中人工饲养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burmannicus)共计产卵272枚,其中测量211枚卵,平均卵重29.92g,平均卵径为46.00mm×34.94mm.用电...
- 庾太林李汉华申兰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