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伟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英语
  • 2篇人文
  • 2篇人文追求
  • 2篇杀害
  • 2篇所罗门之歌
  • 2篇主体性
  • 2篇作品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内涵
  • 2篇文化内涵研究
  • 2篇美狄亚
  • 2篇互文
  • 2篇互文性
  • 2篇黑人
  • 2篇《美狄亚》
  • 2篇《所罗门之歌...
  • 2篇《宠儿》
  • 1篇大学生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机构

  • 11篇安徽理工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淮南工业学院

作者

  • 15篇应伟伟
  • 1篇李红霞
  • 1篇郑婷
  • 1篇王化菊
  • 1篇周宁
  • 1篇王萍

传媒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淮南师范学院...
  • 2篇复旦外国语言...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淮南工业学院...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比喻语义与英语习语翻译被引量:1
2001年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深具文化特色。就习语的文化特征 (形象、比喻语义 )而言 ,英汉习语存在三种对应关系 :对应 ,半对应 ,不对应。本文拟从比喻语义角度着重探究在第二、三种对应关系即半对应 ,不对应时 。
应伟伟
关键词:不对应变通手段
谁杀害了她们的孩子?——《美狄亚》与《宠儿》的互文性及“弑婴行为”的文化内涵研究
2009年
从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两个文本《美狄亚》和莫里森的《宠儿》的互文性出发,通过将"弑婴行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能指进行文化解读,指出真正的弑婴者不是古希腊社会的父权制和美国南部的奴隶制,而是两位悲惨女性背后不断成长的女性的主体意识。
应伟伟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内涵主体性
奏响人文精神的旋律——从《所罗门之歌》中帕立特的人文追求透析作品主题被引量:2
2005年
人文精神是西方文学、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文章拟以作品《所罗门之歌》中重要人物帕立特的人文追求过程为切入点,通过重点分析“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人文精神与帕立特的社会);“自我”与自我的冲突(帕立特的人文追求);“自我”与他人的冲突(帕立特的人文追求与奶娃的人文精神成长)三个层面的内容,阐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作品的重要主题。
应伟伟
关键词:人文精神主题
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身体政治意识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被引量:28
2009年
莫里森早期三部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的女性主义视角或回归黑人文化的角度出发谈及女性的主体建构,鲜有对作品中微观的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与主体建构关系的探讨,对三部作品的整体性剖析更是空缺。本文拟以作品中凸现的身体政治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分别聚焦三部小说里的重要女性对各自身体的政治性解读,阐述黑人女性如何在强势白人文化的压迫下、在黑人种族内部男性至上主义的误区里迷失主体,如何在反抗和内省中找寻主体、在死亡的涅槃中重建女性主体。
应伟伟
关键词:身体政治黑人女性
谁杀害了她们的孩子——《美狄亚》与《宠儿》的互文性及“弑婴行为”的文化内涵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首先由法国女学者克里斯蒂娃提出,指文学文本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之后,巴特、热内特和里法泰尔等对"互文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将其界定为在不同文本互动间的意义建构。本文从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两个文本《美狄亚》和莫里森《宠儿》的互文性出发,通过将"弑婴行为"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能指作了深刻解读,指出真正的弑婴者不是古希腊社会的父权社会和美国南部的奴隶制,而是两位悲惨女性背后不断成长的女性的主体意识。
应伟伟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内涵主体性
反抗与眷恋 离弃与不舍——评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被引量:2
2006年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著名的短篇小说,主人公爱米丽同时具有传统的维护者、囚徒、受益人和反抗者多个身份。文章拟从分析这些矛盾对立的身份入手,揭示处于历史十字路口的南方人矛盾的精神世界,探索这种矛盾的根源。
李红霞郑婷应伟伟
关键词:囚徒受益人反抗者
美国文学课程思政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将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文化自信融入"美国文学"课程的相关环节,实例探讨如何在实践层面挖掘"美国文学"课程的育人元素,发挥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王化菊应伟伟
关键词:美国文学
“欲望”的受害者和“能指”的牺牲品——对麦克白悲剧根源的精神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围绕着《麦克白》一剧中连续发生的血腥残忍的杀戮,渐占主导地位的"欲望"及被语言不断建构的无意识一步步地促成了麦克白终遭毁灭的悲剧命运。本文不同于传统的对《麦克白》一剧的性格悲剧和社会成因悲剧说,尝试借鉴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精神语义分析理论,拟主要从沦为权力"欲望"的受害者和疯狂驱动下的"能指"的牺牲品两个方面对麦克白的悲剧根源进行精神分析研究,为其悲剧命运的理解提供另一个视角的阐释。
应伟伟
关键词:无意识欲望《麦克白》悲剧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2022年
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的专业建设是教育教学重要的任务。各高校在积极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同时,也出现诸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匮乏、课堂教学互动性欠缺和教材选编趣味性不足等。文章以语言教育家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下列改革措施:合理设置课程、加强课堂内外联动、增加趣味实践活动、创新语言学习环境等,以期发挥理工类高校的学校优势,改善学生学习语言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
应伟伟郭雨晨
关键词:输入假说商务英语理工类高校
从存在主义本体论看“feminism”的汉译
2012年
自"feminism"这一术语产生后西方学界始终无法对它进行明确的界定,因为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女权主义"这一译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之后已无法覆盖当代"feminism"的尊重女性群体内部差异、多元的特点。本文从存在主义的哲学视角出发,在探讨了女性主义的本体论的基础上,建议将"feminism"译成"女性主义",这一译法既关照了自由、激进、多元为特征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又体现了在以本体论为趋向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女性主义对女性个体的完整自我的塑造和其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的生命诉求。
应伟伟
关键词:存在主义本体论女性主义汉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