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核
  • 5篇肺结核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内瘘
  • 3篇静脉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透析治疗
  • 2篇疗效
  • 2篇耐多药
  • 2篇耐多药肺结核
  • 2篇难治性肺结核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瘘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治疗
  • 1篇低血压

机构

  • 10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10篇常爱莲
  • 5篇张焕娣
  • 4篇柴艳红
  • 3篇吕玉红
  • 2篇李卫东
  • 2篇张建超
  • 2篇严士杰
  • 2篇李玉生
  • 2篇张晓娟
  • 1篇于红艳
  • 1篇王卫军
  • 1篇吕玉
  • 1篇刘建会
  • 1篇岳建荣
  • 1篇李玉生
  • 1篇王晓洁
  • 1篇周芳
  • 1篇卢建海
  • 1篇张跃生
  • 1篇徐春秀

传媒

  • 3篇中华当代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纤支镜灌注治疗难治性空洞型肺结核45例临床观察
2005年
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又称慢性排菌者或耐药者,约占结核科住院患者的10-15%,是导致结核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也是受染者原发耐药的主要原因,由于细菌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差,治疗十分困难,为此。我院自2000-2002年采用经纤支镜灌注抗结核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取得了显著疗效.其中难治性肺结核33例,痰菌阴转率达87.9%报道如下:
李润浦张焕娣常爱莲吕玉
关键词:空洞型肺结核灌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原发耐药结核科
缩短含利福喷丁短化方案治疗肺结核
2000年
张焕娣李玉生沈希荣宗燕军常爱莲
关键词:肺结核药物疗法利福喷丁疗效
精索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李卫东卢建海常爱莲齐文秀柴艳红杨震等
该研究通过对96例患者,192条精素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血流信号、返流时相、血管管径变化、数目的多少、组织形态特征。结果110条精索静脉曲张侧的管径、返流时相与健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管径...
关键词: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超声诊断
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研究方案
张焕娣张建超李润浦常爱莲吕玉红李玉生孙砚诚严士杰刘建会刘海萍柴艳红张晓娟冀学红徐春秀林振怀
该课题主要研究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对耐HR,HR+X (X为HR以外的其它抗结核药,1种或一种以上)采用3CDThZ/XCDOTh,对R仍敏感者即耐H+X,采用2CDLZ/XDL;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合理的化疗方案,针...
关键词: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
经纤支镜灌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临床观察
李润浦张建超张焕娣常爱莲吕玉红李玉生严士杰于红艳张跃生孙砚诚柴艳红张晓娟岳建荣王晓洁王卫军
该项目通过纤支镜局部灌注给药,使药物在空洞内形成高浓度,明显提高杀菌效果,并且考虑到细菌的耐药问题,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疗效,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治疗过程中偶见术后发热,未见到支气管播散现象;该项目疗效确切,...
关键词:
关键词:难治性肺结核
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效果观察
常爱莲李变玲周芳柴艳红李卫东李润浦等
该课题采用内瘘术后2-3天选择内瘘成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做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技术,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取得了相同的效果,该技术可避免临时插管,减轻病人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为病人争得了抢救时机,对保证透析治疗...
关键词:
关键词:内瘘术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透析压迫止血护垫的制作
2005年
常爱莲
关键词:血液透析治疗压迫止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拔针后
耐多药肺结核85例疗效观察
2005年
耐多药结核病发生率上升和广泛传播是结核病控制规划的严重威胁,据估计全球有5000万人感染耐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的结核菌,因此,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是目前国内外防痨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同道们都千方百计地搜索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力争解决这部分病人的治疗问题。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2年12月选择85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例,探索新的抗结核药物组合,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李润浦张焕娣常爱莲吕玉红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耐多药结核病结核病控制规划结核病例结核菌
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06年
常爱莲
关键词:症状性低血压预防护理透析过程透析效果平均动脉压透析治疗
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效果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影响。方法按时间顺序将35例初次使用内瘘的血液透析惠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内瘘术后第2—3天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选择对侧上肢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对照组于内瘘术后第28天以后(常规穿刺法、常规开始使用时间)采用距离瘘口近侧(上5—6cm)头静脉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静脉回路选择动脉端5cm以上任意静脉向心穿刺。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血流量、内瘘堵塞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出路端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09%,皮下血肿发生率为4.65%,透析中94.77%血流量迭200—250ml/min,内瘘无堵塞,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2—3天可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常爱莲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