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天庆
- 作品数:150 被引量:5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电子电信更多>>
- 环节及传递关系建模方法
- 本发明属于仿真建模领域,公开了一种环节及传递关系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系统的独立功能f<Sub>i</Sub>,由系统所有独立功能f<Sub>i</Sub>构成全系统功能的有限集,建立系统的功能域;2、建立每个...
- 常天庆曹勇张新喜王钦钊邵思杰
- 数字电路板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6
- 2010年
- 为了实现对某型装备数字电路板的功能测试需要,给出了一种便携式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嵌入式主板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内部总线采用串行数据总线——USB设计实现,为了减少接口测试适配器的数目,采用了固态继电器作为测试开关阵列,针对不同的被测对象通过施加不同的测试程序集(TPS)完成测试任务;本系统使用方便灵活,扩展性能良好,可靠性高。本系统可以对数字电路板的故障定位到元器件级别,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场维修工作,而且对电路板的生产检验工作同样适用。
- 黄鑫常天庆邢士勇陈旦
- 关键词:自动测试系统USB矩阵开关
- 一种基于QFD的结构化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被引量:9
- 2003年
- 通过对装备作战需求分析,提出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方法,为作战需求分析提供方法支持.该方法不仅可规范需求分析过程,增强需求分析过程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对提高需求分析的理论水平,提高武器装备的论证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 常天庆刘德刚刘晓斌徐国英王洪炜
- 关键词:QFD
-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装备信息交互系统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针对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开发过程中相关信息获取与转换的需要,设计实现了信息交互系统;该系统的接口可以将异构的装备信息转换为XML文档信息,供IETM开发人员应用;该系统应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综合采用数据中间件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代码复杂性和降低系统维护难度;该系统为IETM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黄鑫常天庆丛孟凯温习
- 关键词:IETM信息集成信息转换中间件
- 解坦克分队武器-目标分配问题的小生境遗传算法被引量:8
- 2012年
- 为快速求解坦克分队武器-目标分配(Weapon-Target Assignment,WTA)模型,对基本遗传算法的关键步骤进行改进,设计了独特的基于火力单元排序的战术种群初始化策略,引入小生境共享函数和参数自适应机制,完成了基于小生境自适应改进遗传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最后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现出了良好的收敛效果。
- 常天庆白帆王钦钊
- 关键词:遗传算法小生境坦克分队
- 基于USB技术的数据采集卡设计被引量:13
- 2006年
- 设计了一种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卡,采用ATmega128单片机结合IDT7132双端口RAM完成数据采集和暂存,并由AT89S51单片机通过USB接口芯片FT245BM完成与上位机的数据传输。详细阐述了数据采集卡的硬件结构及实现方案并对软件编程进行了介绍。
- 张波常天庆贾宇飞
- 关键词:FT245BMUSB
- 装甲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预测和健康状态管理(PHM)技术是一种先进测试、维修技术;从视情维修保障的背景出发,介绍了装甲装备PHM系统的内涵,进行了装甲装备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分析,明确了PHM系统具备的功能,初步构建了基于开放体系的装甲装备PHM系统的技术框架,并对其中的关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炮控系统进行故障预测分析,结果和实际应用一致。
- 杨国振常天庆张雷朱斌
- 关键词:视情维修PHM故障预测装甲装备
-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仿真方法及模型研究
- 2008年
- 网络坦克作战系统是一个分布式复杂适应系统。对复杂系统仿真建模有诸多平台与方法,分布式交互仿真更能反映系统的真实特性。提出了网络坦克作战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对其常用的两种仿真方法HLA方法和MAS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依据作战系统的特征选择MAS方法,提出了其概念模型,设计了基于Swarm平台的仿真模型。
- 丁士拥常天庆冯学强石海滨
-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网络化一体化分布式仿真
- 基于使用方的火控系统的测试性研究
- 2004年
- 测试性研究已经成为火控系统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分析了装甲装备火控系统可测试性和可维修性的现状,针对目前装甲装备火控系统的测试性与设计、制造分离的状态,提出必须实施系统的测试性设计.针对国内外装甲装备的测试性技术的发展和火控系统的复杂性及在装甲装备上的特殊地位,具体探讨了坦克火控系统的测试性指标和机内测试(BIT)技术的发展.
- 张雷常天庆朱斌
- 关键词:火控系统测试性机内测试
- 测试算法的征兆误判和混淆问题及解决方法被引量:1
- 2006年
- 测试时间和故障诊断能力是用来评价边界扫描测试生成算法优劣的两大关键要素,而影响测试向量集对所有故障进行准确定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存在两类问题:征兆误判问题和征兆混淆问题,而征兆误判问题对故障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更大。论文分析了测试向量生成中的征兆误判和征兆混淆现象,结合现有的测试向量生成算法,提出了三种消除征兆误判和征兆混淆现象的解决方法:(1)本身具有抗误判和抗混淆现象的测试生成算法;(2)采用自适应测试生成算法有针对性地消除征兆误判和混淆现象;(3)在测试生成算法中应用神经网络技术消除征兆误判和征兆混淆现象。
- 常天庆牛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