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玉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引流
  • 4篇脑室
  • 4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引流术
  • 3篇手术
  • 3篇外引流
  • 3篇颅骨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室外引流
  • 3篇脑损伤
  • 3篇开颅
  • 2篇腰椎
  • 2篇腰椎穿刺
  • 2篇术后
  • 2篇尿激酶
  • 2篇钻孔引流
  • 2篇钻孔引流术
  • 2篇外科

机构

  • 7篇丹江口市第一...
  • 5篇湖北省丹江口...

作者

  • 12篇巴玉
  • 5篇王亚东
  • 4篇周锋
  • 3篇王亚东
  • 2篇郭芳
  • 1篇王芳
  • 1篇侯锐
  • 1篇罗超
  • 1篇郭方
  • 1篇洪智勇
  • 1篇郭芳

传媒

  • 2篇医学新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15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以指导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 15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上矢状窦损伤治疗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探讨不同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以及术中和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9例;中残3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尽早救治、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成功救治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
王亚东周锋巴玉洪智勇郭芳
关键词:外科手术上矢状窦损伤
同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96d以内。结果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2%);无明显变化4例。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颅内感染2例。恢复良好18例(52.9%,18/34),中残8例(23.5%,8/34),重残或植物生存8例(23.5%,8/3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或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且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
郭芳周锋王亚东巴玉侯锐王芳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体会
2012年
重型脑干出血系指脑干出血量〉5ml,并伴明显意识障碍(意识分级≥Ⅲ级或GCS评分49分)者。脑干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70%~80%,尤其是出血破人脑室者。虽然也有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成功的报道,但总体预后欠佳。
王亚东巴玉
关键词:脑出血脑干侧脑室外引流术
婴幼儿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2012年
①目的探讨2岁以下婴幼儿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②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岁以下婴幼儿颅脑损伤资料。③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级:良好13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④结论婴幼儿因颅脑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生理、病理生理等有其固有特殊性,其损伤的特点和救治措施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及时、正确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王亚东巴玉郭芳
关键词:婴幼儿颅脑损伤诊疗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出血被引量:1
2013年
重症脑室出血分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极为常见,后果严重。尤其是脑室系统积血造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者,保守治疗病死率几乎是100%[1]。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尽早行脑室外引流,尿激酶冲洗,保持脑脊液循环畅通,是本病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46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尽早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以尿激酶多次冲洗侧脑室并配合腰穿或者行腰椎置管脑脊液置换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王亚东巴玉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腰椎穿刺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一例
2017年
患儿女,因“鼻塞伴呼吸急促1d”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1产,胎龄41+4周剖宫产娩出,脐带、羊水、胎盘大致正常.其母孕期体健,未接触毒物及放射线,无药物服用史.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父亲体健,母亲身高142 cm,体重44 kg,智力正常,颅面外观异常,头大面小,前囟未闭,前额突出,额部正中颅骨凹陷,颅骨冠状缝及矢状缝区域可触及约1 cm宽骨缝,面部凹陷,眼距增宽,双肩下垂,双侧锁骨仅在近胸锁关节处触及.
巴玉罗超
关键词:颅骨凹陷综合征患儿父母呼吸急促近亲婚配药物服用
探讨不同时机和手术方式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和手术方式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1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的长短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 A组为出血6h内进行治疗,B组为出血6~22h内进行治疗,C组为出血22h后进行治疗。根据出血量大小、血肿程度、出血具体部位进行手术选择的分类,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60例和穿刺引流术组60例两组手术方案。观察并比较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与B组预后效果比较,A组略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48, P=0.178>0.05);A组与C组预后效果比较, A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71, P=0.001<0.05);B组与C组预后效果比较, 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4, P=0.016<0.05);穿刺引流术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稍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对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的影响基本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应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巴玉
关键词:手术方式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颅脑损伤后张力性气颅15例临床分析
2015年
气颅在颅脑损伤并伴有颅底骨折时比较常见。张力性气颅是气颅的一种,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但它却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及时,后果严重[1]。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张力性气颅患者15例,现分析如下。
巴玉王亚东周锋
关键词:张力性气颅钻孔引流术开颅手术脑外伤
硬脑膜下血肿开颅术后对侧硬脑膜外血肿25例
2007年
郭方巴玉
关键词: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2015年
钻孔引流术( burr hol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BHID)是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的最佳治疗方法。我科2008~2014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其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但仍有少数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导致疗效不佳。本文结合文献及本组资料,总结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并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有望进一步提高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
巴玉王亚东周锋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