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民
-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52例子宫肌瘤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价值和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352例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例,其中:子宫肌瘤剜除术(LM)12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LSH)96例、全子宫切除术(TLH)119例、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9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并发症。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主要适应于浆膜下肌瘤和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壁间肌瘤,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年轻、宫颈无病变或轻度病变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围绝经期或宫颈重度糜烂的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官切除术主要应用于年长或宫颈重度糜烂合并子宫脱垂或阴道壁脱垂的子宫肌瘤患者。
- 崔爱民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处理与母儿结局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处理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31+6周16例,B组:32周~33+6周24例,C组:≥34周24例。结果:A、B、C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A组最低,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期待时间以C组最长,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新生儿死亡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死亡率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前期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需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掌握终止妊娠时机极为重要,适当的期待治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
- 崔爱民
-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症终止妊娠时机围生儿死亡
-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LSH64例(观察组)和同期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AST)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 崔爱民张月香
- 关键词: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
- 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关系及干预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发生率。方法:以因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住院的孕妇236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2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宫颈粘液GBS阳性率;将门诊筛查宫颈粘液GBS阳性的20~32周孕妇70例随机分为37例治疗组和33例未治疗组,比较抗GBS感染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宫颈粘液G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1);早期抗GBS感染能降低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的发生率。结论: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与GBS感染密切相关;对于分泌物GBS筛查阳性的孕妇,早期抗GBS治疗能够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将GBS筛查列入围产期检查是必要的。
- 刘剑裴美兰刘霞孙桂华崔爱民汤红芳苏良香杨蔚邵雪峰许斌
- 关键词:B族溶血性链球菌胎膜早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
- BaseNIPT-Plus分析技术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BaseNIPT-Plus分析技术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行无创产前筛查(NIPT)的孕妇共23937例。采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方法进行CNV识别;计算CNV嵌合比率并与cffDNA浓度比较以区分母体/胎儿CNV(M/F-CNV)和胎儿CNV(F-CNV),明确遗传来源。对所有NIPT提示CNV高危孕妇,均告知其遗传来源并建议采用羊膜穿刺术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分析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果:23937例受检孕妇中共检出57例致病/可能致病M/F-CNV(P/LP M/F-CNV)和36例致病/可能致病F-CNV(P/LP F-CNV)。P/LP F-CNV组中34例孕妇接受产前诊断,诊断率为94.44%,确诊30例F-CNV,阳性预测值(PPV)为88.24%,与M/F-CNV组产前诊断率(19.30%)和PPV(36.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P F-CNV在超声软指标异常和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人群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超声无异常和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人群(P<0.05)。P/LP M/F-CNV发生与年龄、筛查(血清学、超声)提示异常、妊娠方式无关。结论:BaseNIPT-Plus分析在不改变实验方法和流程的前提下对CNV的致病性及遗传来源进行分析,有效提高了产前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孕期妇女提供更为精准的遗传咨询。
- 王婧朱庆文崔爱民徐小柠张玲莉
-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
- 父亲FOXF1基因体细胞-生殖腺嵌合变异导致患儿死亡1例的遗传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1例出生后2 d死亡的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伴肺静脉错位(ACD/MPV)患儿的遗传学特征及其死亡原因。方法选取2022年9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的1例ACD/MPV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对患儿皮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针对候选致病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应用液滴数字PCR(ddPCR)技术检测该变异在患儿父亲不同胚层来源标本中的嵌合比例。结果患儿出生后2 d因"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死亡。WES结果显示患儿携带FOXF1基因c.433C>T杂合变异,既往未见报道。Sanger测序验证患儿存在该变异,母亲该位点为野生型,父亲外周血样中该位点可见微小变异峰。ddPCR提示其父亲精液中c.433C>T变异嵌合比例为27.18%,源于3个胚层的组织中该变异嵌合比例为11%~28%。结论本研究患儿携带的源自其嵌合变异父亲的FOXF1基因c.433C>T杂合变异可能为导致该患儿死亡的遗传学病因。ddPCR为检测变异嵌合的有效手段。
- 王婧朱庆文崔爱民林孟思曹娴
- 关键词:肺泡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8例,其中输卵管切除13例,切开取胚15例。结果28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出血量105mL,术后2周内血β-HCG均恢复正常,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安全可行,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
- 黄宇春张月香崔爱民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异位妊娠
- 35452例孕妇妊娠期肝功能异常与早产关系: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功能异常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监测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汉族孕妇(HBV感染者和非感染者)的肝功能,使用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评价HBV感染和肝功能异常对孕妇早产的相对危险度。结果 共纳入35 452例孕妇,包括1 073例HBV感染者和34 379例非感染者。4 266例孕妇至少检出1次肝功能异常。使用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肝功能异常(AST>1×ULN,TBIL>2×ULN和TBA≥4×ULN)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功能异常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孕期监测高风险人群的肝功能。
- 朱琳崔爱民成晓燕李海波秦刚
- 关键词:妊娠肝功能异常早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