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强直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强直的疗效,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6例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强直患者采用THA治疗,收集手术前后相关指标评价疗效同时进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髋关节活动度术前为0°~98°(36.4°±25.01°),术后为55°~224°(210.8°±17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R:术前为(27.66±3.27)mm/1 h,术后3个月降至(6.25±1.08)mm/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术前为(46.33±6.99)mg/L,术后3个月降至(23.69±3.8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rris总分:术前为(35.1±2.9)分,术后3个月为(86.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疼痛、功能和关节活动度评分分别为(42.1±2.1)分、(39.3±2.2)分、(6.5±0.9)分,各项评分分别高于术前的(15.5±2.1)分、(17.5±2.9)分、(2.6±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优27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2.6%。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术后疗效存在相关性的因素包括:术前ESR异常、术前CRP异常、有风湿病家族史、发病年龄低和病程长5个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580(1.437~1.737)、2.352(1.105~5.006)、1.252(1.120~1.399)、1.457(1.392~1.526)和1.091(1.081~1.102)。结论 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强直患者可有效重建髋关节、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术前ESR及CRP异常、有风湿病家族史、发病年龄低、病程长与THA治疗效果存在关联。
- 王涛张育民王军伟马涛宋伟王军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强直性脊柱炎
- 高校学生视疲劳与膳食模式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3年
- 视疲劳是一组因过度注视而引起的以眼部不适为基础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视疲劳不仅损害人体视觉功能,还影响其整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视疲劳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变包括膳食模式在内的某些生活方式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国外一些研究已发现不同膳食模式对视功能会产生不同影响。近年来高校学生视疲劳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但关于相关人群的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采用膳食模式研究方法对整体膳食状况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更为准确的评估膳食与视疲劳之间的真实效应,在明确高校学生膳食模式的基础上,研究膳食模式与视疲劳之间的关系,为探寻减少视疲劳的膳食模式提供线索和依据。
- 姚天华刘如如焦嘉慧李泽雨宋伟王丹丹王培培潘建平马乐
- 关键词:膳食模式高校学生视疲劳临床综合征眼部不适视觉功能
-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51
- 2017年
- 目的比较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5年临床综合疗效及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方法 169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接受THA(n=54)或BHA(n=115)治疗。对比THA组与BHA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2年和5年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X线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1年(2~5.7年)。TH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脱位率、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BHA组,两组平均住院日、手术切口大小、术后5年内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75岁以上患者术后2年及5年时Harris评分、术后5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HA组术后半年时Harris评分高于THA组。结论 THA与B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5年临床综合疗效相似,但后者具有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术后恢复快、成本低等优点,更适用于有较多合并症的高龄体弱患者。
- 郝林杰邱裕生张育民宋伟马涛王军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
- 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失败翻修策略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失败的原因和翻修策略。方法 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对86例人工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失败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33例,女53例;平均年龄64.3岁(45-81岁)。距初次置换术时间为1-16年,平均8.6年。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54例,复发性脱位6例,假体周围骨折8例,感染17例,假体断裂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检查和Harris评分、影像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8-59个月,平均38.9个月,无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2分(30-5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9分(73-97分),其中优51例,良29例,可6例,优良率93.02%;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至末次随访时,术后X线片显示无假体移位下沉,假体周围无透亮带。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原因很多,手术技巧和假体的选择是全髋关节翻修术成功的关键。
- 宋伟张育民姚建锋马涛王军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翻修术
- 辛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SANFH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关节功能评分、股骨头塌陷时间、坏死指数及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和血细胞比容。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行走能力、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2组股骨头坏死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股骨头塌陷时间、股骨头坏死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抗凝药物治疗老年SANFH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王涛张育民王军伟马涛宋伟王军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辛伐他汀抗凝药
- 人工关节置换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5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别行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术(66例)和切复内固定手术(DHS系统68例,PFN系统23例)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月至3年,平均1.8年。关节置换组优良率92.4%,DHS组优良率83.8%,PFN组优良率82.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较DHS、PFN方法能取得更确切的近期疗效。
- 马涛宋伟张育民
- 严重膝外翻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18 例(25膝)严重膝外翻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X线测量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检查膝关节活动度,进行HSS评分.手术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测量FTA角,术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HS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FTA角由术前的25.5°(18°~39°)降低至4.7°(1°~8°);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72.1°(67°~95°)提高到107.3°(100°~120°);HSS评分由术前的24.5分(16~38分)提高到89.3分(84~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的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姚舒馨张育民宋伟李辉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膝外翻软组织平衡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严重膝外翻患者39例(43膝)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测量股胫角(FTA)、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FTA由术前的17°~38°(26.3°±2.3°)降低至1°~7°(4.2°±1.6°),P〈0.05;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62°~91°(63.7°±4.1°)提高到102°~120°(106.9°±5.1°),P〈0.05;KSS评分由术前的17~39(23.8±2.5)分提高到83~97(88.6±4.1)分,P〈0.05。结论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张宪杨镇宋伟郑江
-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膝外翻软组织平衡
- 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3—2011-03因髋部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或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62-98(75.02±9.22)min,术中出血量200-850(414.26±136.94)ml,其中54例获得37-65(47.71±7.04)个月随访,另7例失访。无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前14-71(43.27±13.74)分,末次随访时为77-95(89.32±6.11)分。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19例,良34例,可1例,优良率98.15%。X线片示:术后初次复查1例在C2区出现透亮线,2例在C1区出现透亮线,随访时2例透亮线消失,1例C1区透亮线仍可见。末次随访与初次随访比较,2例髋臼C2区低密度影,2例C1区出现低密度影。X线片均未见明显移位。肢体长短矫正的结果示:术后进行X线片测量及部分患者肢体测量,术后肢体长短差别〈5 mm的52例,5-10 mm的2例,其短缩长度为0-10(2.78±1.67)mm,本组手术前后肢体短缩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复杂程度,需要注意股骨近端畸形的处理、软组织挛缩的松解、双下肢长度平衡等,其治疗效果满意。
- 刘曙光张育民姚建锋马建兵马涛宋伟张聪明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
- 3D打印技术对复杂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指导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初步探索3D打印技术对复杂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计划制定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2月-2016年12月5位进行单侧复杂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髋.其中"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2例,"...
- 王涛张育民王军伟裴琦宋伟马涛
- 关键词:3D打印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