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崇潞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荒漠草原中蝗虫、穴居脊椎动物的空间结构及其食物关系
- 1980年
- 山地羽茅、灰蒿荒漠草原是新疆喀什谷地的重要春秋牧基地。在此类草场上,常有蝗害和蛇害;此外,在天山黄鼠(Citellus relictus)和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
- 钟文勤孙崇潞
- 关键词:蝗虫草场荒漠草原脊椎动物空间结构
- 达乌尔鼠兔的贮草选择与其栖息地植物群落的关系被引量:9
- 1982年
- 啮齿动物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消费者,其食物选择以及食物资源的种间分配格局均与系统中物质,能量的流通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关啮齿动物的食性及其适应问题,在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中亦受到广泛重视。
- 钟文勤周庆强孙崇潞
- 关键词:植物群落达乌尔鼠兔栖息地
- 布氏田鼠鼠害生态治理方法的设计及其应用被引量:26
- 1991年
- 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草场的主要害鼠。根据作者对该鼠栖息地选择特征及其为患形成原因的研究结果,针对当地围栏育草区的危害现,状从生态系统原理,提出以协同调整鼠害草场中主要成员(草-畜-鼠)生态经济结构关系为主的治理策略。并从优化围栏管理和轮牧途径组建了协调育草和治鼠的生态工程方法。1987—1989年经352公顷鼠害草场中应用的结果表明,在免除化学防治的条件下,此法不仅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布氏田鼠鼠害,而且能从复壮鼠害草场植被的整体目标上获得综合的生态经济效益,三年投入与产出比达1:7。即使在该鼠种群数量趋于增长且气候干旱的年份,其生态效应仍相当明显。如1987年治理区比对照区增产39.61%,布氏田鼠密度亦相应下降78.16%。在实现多层次(生产者—消费者)的协同调整、有效发挥自然结构因子的综合控害功能以及提高草场整体的生态经济效益方面,显示了目前其他防治方法难以替代的作用。
- 钟文勤周庆强王广和孙崇潞周丕义刘文智贾永平
- 关键词:布氏田鼠鼠害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