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响

作品数:23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脑炎
  • 7篇病毒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脑炎病毒
  • 4篇新疆北部
  • 4篇血清
  • 4篇疫源
  • 4篇疫源地
  • 4篇蜱传
  • 4篇蜱传脑炎
  • 4篇蜱传脑炎病毒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北部
  • 3篇血清流行病学
  • 3篇森林脑炎
  • 3篇无形体
  • 3篇病原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血清学

机构

  • 23篇新疆军区疾病...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阿拉山口出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疾病...
  • 1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新疆军区
  • 1篇解放军第23...
  • 1篇解放军第十五...

作者

  • 23篇张桂林
  • 23篇孙响
  • 20篇郑重
  • 20篇刘晓明
  • 16篇刘然
  • 12篇赵焱
  • 6篇李海龙
  • 4篇邱尔臣
  • 3篇党荣理
  • 3篇杨银辉
  • 2篇张恒端
  • 2篇李裕昌
  • 2篇赵彤言
  • 2篇刘栓奎
  • 2篇邢丹
  • 2篇郑旸
  • 2篇袁江玲
  • 1篇韩招久
  • 1篇王刚
  • 1篇尹小平

传媒

  • 6篇中国媒介生物...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寄生虫与医学...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在新疆地区的流行状况,本研究采集和硕、石河子、博乐三地区居民与农林牧工作者血液样本,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特异性IgG滴度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共检测血清442份,平均阳性率43.7%(193/442),其中和硕、石河子与博乐地区依次为42.6%(55/129),35.2%(63/179)和56.0%(75/134)。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居住工作所在的生态地理环境中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X^2=13.524,P=0.001;X^2=49.129,P=0.000;X^2=14.397,P=0.001),而年龄、性别与民族因素与阳性率差异无关(X^2=8.023,P=0.236,X2=0.778,P=0.378,X^2=6.869,P=0.076)。综上所述,新疆上述三地区中农林牧工人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情况较为普遍。
赵焱刘然张桂林孙响刘晓明李海龙郑重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血清流行病学
新疆北部干旱区5个湿地蚊类的生态位及无倾向对应排序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对新疆北部干旱区5个湿地蚊类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其种间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使用CO2灯诱法对各湿地蚊类进行调查采集,分类计数,测定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指数,利用各湿地生境内各蚊种的构成比构建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以不同湿地生境内各种蚊虫数量为指标,应用无倾向对应分析(DCA)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新疆北部干旱区5个湿地共捕获蚊类5属16种共20 731只,分析结果显示,生态位宽度最大为背点伊蚊(0.8326),其他依次为刺扰伊蚊(0.6350)、里海伊蚊(0.5954)和米赛按蚊(0.5558);生态位重叠指数有26个种对数>0.90,占20.31%,85个种对数<0.50,占70.83%;系统聚类分析将5个湿地生境分成两类;DCA排序结果显示,新疆伊蚊和环跗曼蚊距离其他蚊种最远。结论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不一定最大。布尔根河湿地、额尔齐斯河下游湿地及伊犁河下游湿地的蚊类群落构成较为相似,艾比湖湿地和额敏河河口湿地蚊类群落构成较为相似。DCA排序可以直观反映蚊种分布与生境间的相对关系。
李海龙袁江玲张桂林郑重刘晓明孙响
关键词:蚊类生态位
新疆地区Rickettsiaraoultii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Rickettsia(R.)raoultii是一种新发现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fevergroupRickettsiae),为胞内革兰阴性菌,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其分布广泛,目前已从13个国家和地区的革蜱(D.silvarum)等10种蜱中检出。近期研究表明,R.raoultii是蜱致淋巴结病(tick.
孙响张桂林刘然刘晓明赵焱郑重
关键词:RICKETTSIA分子流行病学
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蚊虫种类分布和活动节律与生境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查清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地区蚊虫种类组成和活动节律,探讨生境对种类分布和活动节律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帐诱法调查蚊虫种类、密度、季节活动节律和昼夜活动节律,通过刺叮指数法调查刺叮周环。结果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地区蚊虫有4属8种,刺扰伊蚊为优势种,在不同生境刺扰伊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82.22%~96.09%。该蚊从4月中旬出现,9月上句活动消失,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高峰。昼夜活动为双峰型,晨峰在日出后1~2h,昏峰在日落后1h,昏峰高于晨峰。昼夜刺叮活动为黄昏型,吸血活动从日落前后开始,日出后逐渐停止,出现晨峰和昏峰2个高峰,晨峰在日出前1h,昏峰出现在日落后1h。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蚊虫种类不丰富,多样性指数低(0.1912~0.7227)。生境对蚊虫种类分布和数量影响大。刺扰伊蚊的数量和刺叮危害在河岸林生境中最为严重。刺扰伊蚊、米赛按蚊和凶小库蚊在河岸林中的数量显著高于盐渍化荒地。但在不同生境,刺扰伊蚊季节活动、昼夜活动和刺叮周环节律相似。结论生境对刺扰伊蚊种群数量影响大,在刺扰伊蚊综合防制中,应注重适宜蚊虫孳生和栖息的小生境处理。
张桂林李海龙郑重刘晓明孙响赵焱
关键词:蚊虫活动节律生境
新疆尉犁荒漠地区蜱中主要蜱传疾病病原检测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调查尉犁荒漠地区蜱的种群组成和分布及自然感染莱姆病、Q热、巴贝西原虫病、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原体情况。方法采用布旗法和动物体表搜集法采集蜱标本,PCR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在尉犁地区共采集蜱519只,隶属2属3种,分别为短小扇头蜱、图兰扇头蜱和亚洲璃眼蜱;短小扇头蜱为该地区的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8.25%。只在短小扇头蜱中检出2种蜱传疾病病原体,分别是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检出率分别为6.27%和3.53%。结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在尉犁地区蜱中有不同程度的自然感染。
刘晓明张桂林赵焱孙响郑重
关键词:蜱类病原学检测
新疆阿勒泰山地蜱传脑炎疫源地调查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调查新疆阿勒泰山地蜱传脑炎疫源地特征,分离鉴定蜱传脑炎病毒。方法通过家畜体表捡法采集寄生蜱;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当地健康人群血清中蜱传脑炎病毒IgG抗体;通过将蜱研磨液接种实验小鼠进行病原动物分离;通过接种BHK-21细胞对蜱传脑炎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利用RT-PCR方法对病毒E蛋白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明确病毒系统进化特征。结果新疆阿勒泰山地白哈巴地区分布有2种蜱,森林革蜱为优势种(55.6%),其次为边缘革蜱(44.4%);当地人群蜱传脑炎IgG抗体阳性率5.31%(6/113);通过动物试验和细胞分离培养,从森林革蜱中分离出一株森林脑炎病毒;对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蜱传脑炎病毒阿勒泰分离株属于远东亚型。结论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新疆阿勒泰山地存在蜱传脑炎疫源地,媒介为森林革蜱,病毒流行株为远东亚型。
孙响张桂林刘然刘晓明杨靓靓郑重赵焱
关键词:蜱传脑炎蜱传脑炎病毒疫源地
新疆北部某边防部队蜱传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新疆北部边防部队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森林脑炎3种蜱传疾病的流行概况。方法采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IgG抗体;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莱姆病IgG抗体。结果共采集新疆北部地区边防官兵血清标本135份,其中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阳性率57.04%(77/135),森林脑炎阳性率17.04%(23/135),莱姆病阳性率5.19%(7/135),3种疾病同时复合感染率0.74%(1/135),莱姆病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复合感染率2.22%(3/135),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与森林脑炎复合感染率8.15%(11/135),莱姆病与森林脑炎复合感染率1.48%(2/135)。结论新疆北部某边防部队官兵中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病的感染和流行,并有3种疾病的复合感染,其中森林脑炎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或莱姆病复合感染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蜱传疾病的防治。
赵焱刘然张桂林刘晓明孙响郑重邱尔臣
关键词:森林脑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
新疆伊犁三道河地区蚊种组成及昼夜消长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新疆伊犁霍城三道河地区蚊虫种类及昼夜消长情况。方法采用人帐诱法于某部队营区内外选取3种不同生境(营区外畜圈、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小树林),每小时人帐诱采集蚊虫15 min,计算捕获蚊虫数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 3种生境共捕获蚊虫2 460只,蚊种有刺扰伊蚊、里海伊蚊、哈萨克斯坦伊蚊、凶小库蚊、尖音库蚊、米赛按蚊、萨氏按蚊、赫坎按蚊、环跗脉毛蚊和日本脉毛蚊。营区外菜地和营区内树林的昏峰在晚23:00,昏峰分别在早7:00和早6:00,营区外畜圈的蚊虫活动的昏峰较晚在晚24:00,晨峰不明显。结论 3种生境中库蚊占绝对优势,其中尖音库蚊为主要蚊种,营区外畜圈生境中蚊种较为丰富,相对于其他两个生境采集到的按蚊所占比例较高。
邢丹孙响张恒端王刚董言德张桂林赵彤言
新疆中哈边境地区分离到远东型和西伯利亚型蜱传脑炎病毒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新疆中哈边境阿拉套山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蜱传脑炎疫源地病原的基因型及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布旗法采集蜱,活蜱保存或液氮冻存;采用BALB/c小鼠与BHK-21细胞进行蜱传脑炎病毒分离培养;采用RT-PCR扩增蜱传脑炎病毒远东型FE和西伯利亚型S特异基因片段并测定其序列。结果从新疆中哈边境阿拉套山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全沟硬蜱和森林革蜱中分离出16株蜱传脑炎病毒株,通过对扩增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明确其中13株为远东型,3株为西伯利亚型。结论从新疆中哈边境阿拉套山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分离到远东型和西伯利亚型蜱传脑炎病毒,该地区为两种亚型病毒共存的蜱传脑炎自然疫源地。
张桂林孙响刘然郑重刘晓明伊小平
关键词:蜱传脑炎病毒疫源地
利用深度测序技术发现新疆库蚊黄病毒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我国新疆地区蚊虫携带的病毒类群进行调查,并快速发现医学重要的蚊媒病毒。方法利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筛查野生库蚊体内的病毒源性RNA,利用RT-PCR进行验证,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病毒亲源关系。结果深度测序技术共检出144条库蚊黄病毒特异性读序,拼接获得7个不连续的病毒基因组重叠群片段。 RT-PCR扩增产物能够覆盖重叠群间隙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构获得病毒基因组5′和3′末端片段(约678 nt、411 nt)。对5′末端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库蚊黄病毒属于北美/亚洲基因亚型,与国内发现的库蚊黄病毒共同形成一个独立分支,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2%~99.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于95.5%。结论深度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新疆地区虫媒病毒的快速甄测,首次从新疆地区发现库蚊黄病毒,为虫媒病毒监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刘然郑旸党荣理张桂林孙响刘晓明吴晓燕李裕昌杨银辉
关键词:虫媒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