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晶
- 作品数:27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促进函授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剖析了函授教育式微的主要原因,包括目的不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考核与管理制度松懈。并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提出了以下促进函授教育发展的策略:端正函授目的,完善函授课程设置,改革函授教学模式,严格函授考核与管理制度。
- 姜晶殷学明
- 关键词:函授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 指向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设计——以《集合的概念》为例
- 2024年
- 史宁中教授把数学抽象素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在简约阶段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地表述出来;二是在符号阶段使用符号来表达已经简单化的问题;三是在普适阶段通过假定和推论,构造出一种可以在广义上描述具体事物的特性或规律的模式.以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为例,进行指向数学抽象素养的教学设计,包括八个具体步骤:“辨别”“分化”“类化”“抽象”这四个步骤是“简约”阶段,“概括”“形式”这两个步骤是符号阶段,最终实现从“系统”到“运用”的普适阶段.
- 张贝婷姜晶邵秀芹徐秀英
-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 中国古代默会教育与当下生成性教学的融通和创新
- 2022年
- 默会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精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具有静谧、玄通、易简、不可言传、心领神会等特性。生成性教学是基于默会生成观念建构起来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多元交流、平等对话、顺势创生是其基本特性。中国古代默会教育与当下生成性教学具有融通与创新的深层关系,尤其在“德”与“才”培养方面休戚相关、一脉相连。古今贯通,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才能既有传统根基,又有现实动力。
- 殷学明姜晶
-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教学创新
- 后实践教学理论探析
- 2010年
- 后实践教学是对实践教学的矫枉和超越,是建构于生存本体论基础之上,用互主体性的间性理论构建话语活动的新型教学理论。后实践教学理论的提出势必对实践异化、人文缺失等社会流弊给予有力的抵制,对人的本然回归也多有裨助。
- 殷学明姜晶
- 关键词:实践教学生存本体论互主体性
- 初中教材融入中国数学史的现状分析——以青岛版教材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研究者以青岛版数学教材为例,运用统计分析法对中国数学史在初中六册教材中的融入情况做了研究,将各个章节所涉及的数学史内容、呈现方式、呈现位置、所属模块及运用水平进行了统计和详细分析,以期能给教材编写者、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 李国茹姜晶
-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材
- 网络场域下的传统教育被引量:4
- 2008年
- 网络教育在网络时代浪潮中应时而生,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络场域,严重挤压着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在科学表征上优于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在人文深度上却胜一筹。网络教育要更好地发展不能沉吟于"有所待",而要汲取传统教育深度的力量。
- 姜晶殷学明
- 关键词:网络教育传统教育
-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调查与策略被引量:2
- 2024年
- “双减”政策对课后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题海”作业观念,科学选择作业内容,优化课后作业设计.从5个维度对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现状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三条设计策略:建立正确的实践性作业认知体系,提高实践性作业设计能力与技能,完善实践性作业设计框架与体系.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试布置开放性、探索性的课后实践性作业,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 王耀进姜晶王梦莹
-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
- 生成性教学改革得失论
- 2017年
- 生成性教学是后现代新兴的一种教学形态。它以多元、共生、对话与交流为特点,不仅使学生智力得到极大提高,而且也使学生情感得到最大满足。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生成性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幸福教育实施以及走向世界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出现了随意性、刻意性和假意性的生成缺陷。在我国生成性教学步入瓶颈之时,对其得失成败全面反思,既有助于深刻地认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和特性,也有助于生成性教学持续地发展。
- 殷学明姜晶
-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教学形态学生智力学生情感教育实施
- 后实践教学理论探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后实践教学是对实践教学的矫枉和超越,是建构于生存本体论基础之上,用互主体性的间性理论构建话语活动的新型教学理论。后实践教学理论的提出势必对实践异化、人文缺失等社会流弊给予有力的抵制,对人的本然回归也多有裨助。
- 殷学明姜晶
- 关键词:实践教学生存本体论互主体性
- 生成性教学改革得失论被引量:4
- 2017年
- 生成性教学是后现代新兴的一种教学形态。它以多元、共生、对话与交流为特点,不仅使学生智力得到极大提高,而且也使学生情感得到最大满足。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生成性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幸福教育实施以及走向世界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出现了随意性、刻意性和假意性的生成缺陷。在我国生成性教学步入瓶颈之时,对其得失成败全面反思,既有助于深刻地认识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和特性,也有助于生成性教学持续地发展。
- 殷学明姜晶
- 关键词:得失生成性生成性教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