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孟楠
- 作品数:39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卫生行业标准解读被引量:4
- 2023年
- 2023年5月1日,《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WS/T 812—2022)正式实施,这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十四五"发展规划》,健全完善病原微生物保藏和国家生物安全标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之一。本标准首次明确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的一个定义、四项评价原则、五种用途类型、三类评价指标,并首次规范了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程序和证明。标准实施后,必将有力支撑我国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检测、生物计量等病原微生物标准株评价、应用的国家需求,逐渐减少对国外标准株长期依赖等"卡脖子"问题,在促进生物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国家生物安全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魏强姜孟楠赵元元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标准株卫生行业标准生物安全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工作现状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通过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全国疾控系统乃至其他医疗、科研机构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提倡规范运输,提高安全意识。
- 姜孟楠卢选成李春雨李晓燕赵赤鸿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 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 2015年
- 为了解近10年来疾控中心、医院、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的发展状况,便于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子平台,并从调查问卷定制、任务发布与管理和数据采集等方面阐述平台的功能。调查过程和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节约调查成本,提高调查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能为今后更广范围的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 李晶姜孟楠李思思薛浩魏强王子军
- 关键词:生物安全管理
- 动物实验设施内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应对被引量:4
- 2012年
- 人兽共患病是动物实验设施内影响工作人员和外环境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预防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既要考虑实验动物本身,又要考虑相关人员的因素,才能防患于未然。此外,还要做好应急预案,以确保人兽共患病发生后的积极应对,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 李春雨卢选成姜孟楠王雷李晓燕
- 关键词:人兽共患病实验动物
- 疫情应对中的生物安全问题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针对目前疫情处置中的生物安全现状,根据国内颁布实施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外参观考察的一些体会,就疫情处理不同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疾病预防控制有所帮助。
- 周永运姜孟楠侯培森
- 关键词:生物安全疫情处置生物恐怖
- 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菌(毒)种保藏管理平台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菌(毒)种保藏管理平台,提高菌(毒)种全流程与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能力。方法:采用浏览器与服务器(B/S)架构设计,设置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的4层架构,由软件系统、智能终端和射频标签组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菌(毒)种保藏管理平台,实现菌(毒)种保藏管理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方法及环境的全方位和多元素集成式监控管理。结果:菌(毒)种保藏管理平台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结合系统模块设计及配套智能终端,具有菌(毒)种或样本信息批量导入(出)、快速交接核查、存储孔级定位、入(出)库操作联动和管理数据溯源等核心功能,在菌(毒)种或样本多种交接场景完成实物与信息的快速核查速度可达50支/s。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菌(毒)种保藏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菌(毒)种保藏管理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升级,为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 姜孟楠侯雪新王衍海马春涛刘梦莹赵元元曹旭东李梦童魏强
-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
- 感染性动物解剖室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感染性动物解剖室存在物理与化学的风险、过敏原、人畜共患病以及实验项目本身的风险,在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潜在的风险,实施周密的生物安全控制策略。方法:分析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实践特点及经验教训,总结感染性动物解剖室的有关概念、风险分析及生物安全防护要点。结果:从工艺布局、气流组织及关键设备等方面较详细的提出了解剖室设计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结论:经过严格风险分析及实施生物安全控制策略的感染性动物解剖室,可以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操作者以及保护样本的三保护原则。
- 李春雨李晓燕姜孟楠卢选成武桂珍
- 关键词:生物安全
-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团体标准解读被引量:4
- 2020年
- 病原微生物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其价值体现在实物及其所对应的信息数据资源。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国家级、省级保藏中心和专业实验室的指定,各类保藏机构已投入运行,并开始发挥保藏机构作用。为规范病原微生物保藏数据管理,提升病原微生物资源质量,中国CDC牵头制定发布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团体标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T/CPMA 011-2020)》。该标准提出了保藏菌(毒)种所应具备的数据字段及其描述原则,包括编号、名称、分离、危害程度分类、传播途径、致病性等通用数据,以及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特征数据。病原微生物资源的核心在于质量、基础在于标准,以数据规范为抓手,对推动我国病原微生物保藏工作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资源共享利用,引领保藏工作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 姜孟楠王多春韩俊梅嬛吴林寰冯岚魏强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保藏通则
- 加强和推进传染性疾病样本资源库建设
- 2024年
- 传染性疾病样本是开展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疾病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等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性科技资源.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依法合规、系统规范建设传染性疾病样本资源库,健全完善样本采集、检测、保藏、利用等单位间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连续、协同、整合的传染性疾病样本资源保藏体系,最大程度保护和有效利用这些珍贵资源,不仅对于传染性疾病科研、防控等工作至关重要,更关系国家生物安全.
- 宋杨姜孟楠魏强
- 关键词:传染病样本库生物安全
- G1/G3/G5型乙型脑炎病毒国家标准株实验室鉴定与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确定G1、G3和G5三个基因型别的乙型脑炎病毒(乙脑病毒)国家标准株实验室鉴定评价指标,评价乙脑病毒国家标准株。方法依据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基于乙脑病毒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以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数据为基础,鉴定G1型(NX1889株)、G3型(P3株)和G5型(XZ0934株)三个基因型别乙脑病毒株的特征。结果乙脑病毒电镜下为球形颗粒,直径约为60 nm;感染BHK-21、Vero细胞后,细胞病变效应以细胞圆缩脱落为主,感染C6/36细胞后,表现为细胞融合和脱落;病毒滴度为10^(5)~10^(7)PFU/ml,噬斑大小存在型别差异;G1、G3和G5型乙脑病毒三周龄小鼠腹腔攻毒的半数致死量为50.51 PFU、6.98 PFU、8.13 PFU,五周龄小鼠颅内攻毒的半数致死量为3 PFU、0.3 PFU、1.35 PFU;G1、G3和G5型乙脑病毒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0967 bp、10976 bp和10983 bp。结论通过乙脑病毒电镜、细胞、动物和基因组等实验室指标的确定,鉴定与评价了三个基因型别乙脑病毒国家标准株,为其他病毒国家标准株的鉴定与评价提供了参考。
- 刘升辉姜孟楠张维嘉付士红宋敬东许崇晓聂凯殷启凯何英李樊许松涛梁国栋魏强王环宇
-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