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经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进口与国产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预后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进口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住院期间与远期预后比较.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的197例确诊急性STEMI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支架的类型分为国产DES组和进口DES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和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国产DES组共113例(57.4%),进口DES组84例(42.6%),两组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2.7%比4.8%,P=0.515)、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2.7%比0,P=0.053)、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0.6%比3.6%,P=0.0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中位数4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1.5%和90.9% (P=0.88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HR=1.872,95% CI:1.008~2.118,P=0.023)、高血压史(HR=6.018,95% CI:1.307~21.716,P=0.021)、脑血管病史(HR=4.995,95% CI:1.536~16.242,P=0.008)、心功能Killip分级(HR=3.947,95% CI:1.809~8.612,P=0.001)、高尿酸血症(HR=1.006,95% CI:1.003~1.010,P<0.001)是患者远期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应用国产与进口DES住院期间及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王云飞李小明薛淞华琦李康郝恒剑刘志李博宇胡少东许骥夏经刚孔强桑城王姗李静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药物洗脱支架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预测因素及其短期预后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的临床预测指标及短期预后.方法 连续入选2009年1月到2010年8月的207例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血流TIMI 3级的患者定义自发再灌注组(SR),血流TIMI 0 ~2级定义为非自发再灌注组(NSR).比较2组冠状动脉造影前心电图ST段回落及症状缓解对自发再灌注的预测价值,同时比较2组的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SR组共38例(18.4%),NSR组共169例(81.6%).SR组急诊造影前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NSR组(42.1%比14.8%,P<0.001),SR组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前症状较最严重时症状缓解>80%的患者比例较NSR组亦明显升高(53.3%比9.0%,P<0.001);心电图ST段回落>50%预测自发再灌注的敏感度42.1%,特异度85.2%,阳性预测值39.0%,阴性预测值86.7%;症状缓解>80%预测自发再灌注敏感度53.3%,特异度91.0%,阳性预测值55.2%,阴性预测值90.3%;若采用症状缓解80%及ST段回落>50%联合标准,则敏感度13.3%,特异度98.6%,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84.5%.若采用ST段完全回落且症状缓解>80%联合标准,则敏感度13.3%,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4.7%.冠状动脉造影SR组的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冠状动脉造影NSR组相比为13.2%和25.4% (P =0.285).结论 症状的缓解及心电图的回落对急性心肌梗死自发再灌注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R组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NSR组有降低的趋势.
- 王云飞李小明华琦徐东刘志李博宇张钰聪胡少东邵强夏经刚许骥桑城李静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预后
- 缩窄性心包炎2例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历资料
例1.女,49岁。主因双下肢水肿7个月,加重伴有劳力性气短5个月入院。既往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20年,吸烟十余年(30支/d)。7个月前患者偶然发现右下肢小腿轻度凹陷性水肿,2个月后水肿进行性加重,从脚面、小腿、大腿一直延伸到腹壁,患者爬楼梯时感双下肢沉重,伴有气短。因有子宫肌瘤史,患者认为水肿可能与子宫肌瘤生长增大压迫静脉有关,于是首诊我院妇科。
- 尹春琳徐东魏嘉平范振兴夏经刚汪家瑞
- 关键词:缩窄性心包炎限制型心肌病
-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心电图(IC-ECG)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月于宣武医院诊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4.8±12.8)岁。IC-ECG抬高的ST段回落50%的时间小于40 s,归入A组(21例);大于40 s,归入B组(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检测梗死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PCI后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24 h后再行硝酸甘油介入心肌灌注显像,比较两组缺损面积像素值及缺损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记录术后4周梗死后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等发生情况。结果梗死后1周,A组LVEF值为(56.7±6.6)%,B组为(48.8±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静息时放射性缺损面积像素值为(220±43.4),B组为(241±48.6);硝酸甘油介入后A组缺损面积像素值较B组明显减少,(104.8±31.6)vs.(20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时A组缺损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为(24.2±7.1)%,B组为(20.4±6.5)%。硝酸甘油介入后A组病变区域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29.9±5.7)%vs.(23.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A组发生梗死后心绞痛4例(19.0%),室性心律失常4例(19.0%),充血性心力衰竭2例(9.5%);B组发生梗死后心绞痛1例(12.5%),室性心律失常1例(12.5%),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37.5%)。两组均无死亡发生。B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心电图ST段回落时间短,近期预后较好。
- 史力生孔强许骥夏经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