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燕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固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物
  • 1篇饮食
  • 1篇玉米油
  • 1篇清醒
  • 1篇缺血
  • 1篇缺血预处理
  • 1篇可接受性
  • 1篇健康志愿者
  • 1篇固醇
  • 1篇高胆固醇
  • 1篇安全性
  • 1篇安全性评价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周燕
  • 2篇张南荣
  • 2篇靳三庆
  • 1篇庞婷
  • 1篇王红丽
  • 1篇刘翔
  • 1篇文依
  • 1篇雷泓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纯高胆固醇或其合并玉米油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单纯胆固醇饮食与胆固醇合并玉米油饮食用于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可靠性及其所形成斑块面积的大小,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提供基本数据。方法:新西兰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即普通饲料组(C组)、单纯高胆固醇饲料组(H1组)和高胆固醇玉米油饲料组(H2组)。实验开始前至第12周,每周末称动物体重。分别于实验开始前、第12周末时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浓度。12周末将动物麻醉后,从主动脉根部起取胸主动脉8 cm行脂肪染色,观察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测定斑块面积(PA)占主动脉内膜面积(IA)百分比(PA/IA)。结果:实验第12周末,H1组和H2组的HDL-C、LDL-C和TC水平均高于C组(P<0.05),H2组TG高于C组(P<0.05);H2组HDL-C水平高于H1组(P<0.05),但2组间LDL-C、TC及T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C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H1组和H2组兔均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模成功率为100%。H1组及H2组PA/IA分别为(49.74±18.78)%和(56.95±26.74)%,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高胆固醇饮食或高胆固醇加玉米油饮食均能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饲养12周的建模成功率均为100%,且2种方法对形成斑块的面积无明显影响。
文依周燕刘翔张南荣王红丽吕保峰靳三庆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胆固醇玉米油
清醒健康志愿者短暂肢体缺血的可接受性和安全性评价
2011年
目的:评估清醒健康志愿者短暂肢体缺血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方法:选择60名20-30岁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利用血压计袖带的充气/放气进行3个循环的非优势上肢缺血再灌注,每个循环为缺血5min/再灌注5min,充气压力为200mmHg。此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操作结束后用调查问卷(主要以0-10分的数字评分法为量化尺度)评估可接受性和不适感觉,于第3d重复进行1次同样的问卷调查,以评估问卷的可信度,保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短暂肢体缺血中,志愿者的心率、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均波动在正常范围内。56.6%男性和66.7%女性的可接受度为7-8分,56.7%志愿者的舒适程度在4-6分,86.7%志愿者认为麻木感是最主要的不适感觉,46.6%男性和50.9%女性的麻木感评分在7-8分,每个循环肢体缺血中麻木感持续2-5min,再灌注后1-2min消失。男女间的可接受度和不适感觉无显著差异。问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为0.990)。结论:短暂肢体缺血是一种乐于被清醒健康志愿者所接受的、安全的远程缺血处理方法。
张南荣周燕靳三庆庞婷雷泓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健康志愿者安全性可接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