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烨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胃癌
  • 2篇增殖
  • 2篇增殖细胞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增殖细胞核抗...
  • 2篇肿瘤转移
  • 2篇胃肿瘤
  • 2篇细胞核
  • 2篇细胞核抗原
  • 2篇抗原
  • 2篇核抗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插管
  • 1篇疑难
  • 1篇用药
  • 1篇预后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分子

机构

  • 7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职业病...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作者

  • 7篇周烨
  • 4篇朱慰祺
  • 2篇周决
  • 2篇施达仁
  • 1篇芮亚非
  • 1篇莫善兢
  • 1篇傅红
  • 1篇沈贻谔
  • 1篇钱汉竹
  • 1篇叶葶葶
  • 1篇师英强
  • 1篇吴翠娥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中CD44s及CD44v6表达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黏附因子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8例胃癌及40例胃良性病变的新鲜标本检测CD44s和CD44v6,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CNAL1。结果 胃癌组CD44s的阳性率(62.1%,36/5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27.5%,11/40,P<0.01),且与PCNALI(P<0.05)有关。胃癌组CD44v6的阳性率(58.6%,34/58)高于良性病变组(32.5%,13/40,P<0.05),且与肿瘤部位(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PCNALI(P<0.05)有关。CD44s与CD44v6表达在胃良性病变组(Rs=0.59,P<0.01)及胃癌组中(Rs=0.29,P<0.05)存在相关性。结论 CD44s和CD44v6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在胃癌中表达增强并和增殖活性有关,CD44v6与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周烨周决施达仁朱慰祺
关键词:CD44SCD44V6胃肿瘤细胞粘附分子
烟厂作业环境及其对工人呼吸系统危害的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烟厂作业环境及其对工人呼吸系统危害的研究钱汉竹沈贻谔吴翠娥叶葶葶芮亚非王苏洪周烨烟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在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由于各烟厂环境中烟草尘浓度不同,报道结果也不完全一致。烟草尘是混合性粉尘,其中混杂的真菌等微生物被认为是烟草尘致呼吸系统危害的...
钱汉竹沈贻谔吴翠娥吴翠娥芮亚非叶葶葶周烨
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类与胃癌的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多基因、多因素和多步骤的过程。Liota首先提出浸润转移的三步骤学说:即粘附、降解和移动,明确地指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matrix,ECM)降解后的细...
周烨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降解酶胃癌
CD4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0年
周烨朱慰祺
关键词:胃癌CD44肿瘤转移
吡柔比星联合应用治疗疑难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2000年
傅红师英强莫善兢朱慰祺刘统华周烨吴江宏
关键词:恶性肿瘤联合用药吡柔比星动脉插管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1998年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上海市200032)周烨综述朱慰祺审校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又称为周期蛋白(Cyclin),是1978年Miy...
周烨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肿瘤浸润肿瘤转移预后
DNA含量及S期细胞比值和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2000年
目的 研究DNA含量及SPF值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及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72例胃癌新鲜组织及 3 1例良性胃粘膜病变新鲜组织的DNA含量及SPF值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6例胃癌石蜡切片的PCNALI ,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胃癌组的DI( 1.2 1)及异倍体检出率 ( 4 4.44%)明显高于良性胃粘膜病变组 (分别为1.0 5和 9.68%)。胃癌患者中异倍体组的SPF值 ( 2 2 .74%)及PCNALI( 66.12 %)明显高于二倍体组的SPF值 ( 15 .5 8%)及PC NALI( 61.0 3 %) ,高SPF值组的异倍体检出率 ( 67.86%)及PCNALI( 66.89%)明显高于低SPF值组的异倍体检出率 ( 2 1.0 5 %)及PCNALI( 60 .3 4 %)。DNA倍体与患者年龄及肿瘤部位有关 ,SPF值仅与肿瘤部位有关 ,两者均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胃癌DNA倍体及SPF值均与肿瘤的增殖活性有关。
周烨周决施达仁朱慰祺
关键词:DNA含量增殖细胞核抗原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