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梅
- 作品数:48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云南省昆明机场蚊虫调查报告被引量:2
- 1999年
- 1997年5月至1998年4月,在昆明机场捕获蚊虫2366只,经鉴定计有6种。其中致倦库蚊为该机场的优势蚊种,占69.06%,且夜间活动持续时间长;其密度高峰出现在5至7月。
- 王云济陶洪李富华周晓梅
- 尼泊尔加德满都地震灾区安置点环境卫生快速评估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对尼泊尔加德满都地震灾区安置点环境卫生进行快速评估,识别安置点最主要的环境卫生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危险因素。方法制定统一的评估表对安置点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为厕所、垃圾和病媒生物。结果共调查了24个安置点,平均每个帐篷居住18人。71%(17/24)的点使用公共厕所,53%(9/17)的公共厕所无人负责打扫卫生,18%(3/17)的公共厕所粪便有裸露现象。38%(9/24)的点无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点。71%(17/24)的安置点有随意丢放垃圾现象。58%(14/24)的安置点目测苍蝇密度很高,所有安置点均无防蚊措施。结论尼泊尔加德满都地震灾区安置点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存在传染病传播风险,要采取措施改善安置点环境卫生状况。
- 李建云周晓梅应肇林
- 关键词:地震安置点环境卫生
- 昆明机场蝇类数量的季节消长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了解昆明机场蝇类活动规律。方法 :定时、定点用电动捕蝇器捕蝇 ,计数分类。结果 :共捕蝇 10种 ,优势蝇种为家蝇。 3~ 6月为蝇密度高峰期 ;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肥须亚麻蝇等的高峰在 7月。结论
- 陶洪王云济李富华周晓梅赵文杨学兵李彦忠张厘
- 关键词:蝇密度优势种昆明机场家蝇
- 昆明国际机场鼠害防治策略探讨被引量:1
- 1998年
- 1997年4月至8月对昆明国际机场鼠类调查,鼠密度为32.77%,共捕鼠176只,经鉴定为2目3科5属6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生境不同密度差异较大,其中以食品和杂物集聚地密度最高。为此,加强对机场鼠患监测和大范围的灭鼠工作,对防止鼠传播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赵文杨学兵姜鹤李富华陶洪周晓梅王云济张厘
- 关键词:鼠害鼠密度灭鼠
- 全文增补中
- 昆明市宾馆酒店鼠害防制措施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索适合宾馆酒店鼠害防制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鼠情询问、鼠迹调查及笼夹法测其鼠密度 ,了解鼠情 ,采用物理、化学及环境防制与完善防鼠设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鼠害综合防制。结果 :改善和修补了酒店防鼠设施 ,通过 1年的灭鼠工作 ,鼠密度由 17.1%降至 4.1% ,鼠密度下降了 76.0 % ,有效地减轻了酒店鼠害。结论 :物理灭鼠、化学灭鼠与环境防制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是鼠害防制最有效的方法 。
- 周晓梅李富华陶洪李彦忠王云济
- 关键词:宾馆酒店鼠害防制措施
- 昆明市宾馆酒店蟑螂综合防制对策被引量:2
- 2006年
- 周晓梅李富华李彦忠
- 关键词:宾馆酒店蟑螂危害灭蟑工作蟑螂防制防制方法
- 大型活动场馆灭鼠方法探讨
- 2004年
- 李富华周晓梅李彦忠王会珍卢德富
- 关键词:灭鼠方法鼠密度防制工作灭鼠工作鼠害
- 四省蝇类密度控制国家标准应用现状抽样数据分析
- 2021年
- 为对我国现行《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 27772-2011)标准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为修订标准、更好地应用标准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湖北、山西、江苏和云南4省的爱卫组织、疾控中心和PCO共3类机构以及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情况,分析成效,归纳修订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机构和重点行业知晓该标准的比例分别达到100%、86.50%,接受过该标准培训的分别占93.56%、63.83%。比较3类机构掌握程度,不同级别爱卫办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类型重点行业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级别疾控中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地市级/省直管市级的要高于县区级;不同资质PCO公司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服务能力资质等级评定的企业要高于无资质的。在标准知识方面,爱卫组织掌握定性指标的正确率总体低于其他机构和重点行业,各类机构和重点行业的组内没有差异。爱卫组织和疾控机构100%使用了标准,应用方式前3位分别是卫生城市(区、县)创建(93.96%)、开展本地蝇类防治达标考核(74.16%)、举办相关技术培训(69.80%);PCO有94.4%使用了标准,应用方式前3位分别是用于与政府或单位签订购买服务的合同条款(85.56%)、作为服务考核的依据(占82.22%)、举办相关技术培训(71.11%);重点行业中有86.5%了解到《标准》对工作场所有要求,其中有96.4%使用了《标准》。应用标准后,83.76%机构认为对业务能力的提升作用很大,86.02%机构和用户认为可促进环境好转,97.16%机构认为该标准能满足蝇类防治工作需求。至于对标准修定的需求,90.21%被调查机构认为可以不修订标准,但不同级别疾控中心存在组间差异,省级、地市级(含省直管市)疾控中心人员认为需要修订的较区县级多,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标准执行、修订和使用方面的开放性调查,共归纳
- 姚璇周良才李晓燕程璟侠周晓梅褚宏亮童叶青熊进峰黄晓波
- 关键词:蝇类密度控制卫生标准
- 四省蚊虫密度控制标准应用现状抽样数据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对我国现行《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GB/T 27771-2011)标准的宣贯应用进行评价,旨为提升应用水平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湖北、陕西、广东和云南4省的爱卫组织、疾控中心和PCO三类机构宣贯“标准”的情况,分析其应用成效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98.19%被调查机构知晓“标准”,其中了解“标准”全部和大部分条款的占89.20%;接受过“标准”培训的占78.50%,有67.52%机构举办过相关培训。90.42%被调查机构使用过“标准”,主要用于创建卫生城市或县城(92.78%)和病媒控制达标(79.59%)。爱卫和疾控贯标主要措施是制定策略和技术方案(84.17%、86.96%)、举办宣贯培训(79.14%、68.12%);而PCO则以增加病媒控制次数(78.18%)、制定策略和技术方案(71.82%)为主。三类机构认为“标准”应用主要有以下成效,83.88%认为可规范效果评价,79.44%认为可促进长效巩固机制,74.07%认为可促进蚊虫密度控制精准和有效,63.32%认为可提高PCO服务质量。爱卫、疾控和PCO三类机构掌握“标准”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61.12%、60.35%、46.21%,正确率有差异(χ2=9.707,P=0.008)。三类机构对“标准”的期望是以获得释义及示教配套材料(75.47%)、增加使用技巧培训(72.43%)为主要诉求。蚊虫密度控制标准虽然已在全国广泛应用,但被调查机构在精准执行中存在认知和操作差异。采用扩大交流、细化“标准”和分级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改善“标准”的宣贯应用。
- 姚璇刘漫黄晓波熊进峰孙养信蔡松武周晓梅蒋洪林童叶青
- 关键词:蚊虫密度控制卫生标准
- 昆明市鼠类感染肝毛细线虫的调查被引量:12
- 1998年
- 周晓梅张贵芳李聪李富华尹志恒杨加林苏平
- 关键词:肝毛细线虫鼠类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