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肇亮

作品数:145 被引量:1,26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石油与天然气...
  • 44篇理学
  • 20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2篇交联聚合
  • 41篇交联聚合物
  • 33篇交联
  • 32篇丙烯酰胺
  • 31篇聚丙烯
  • 30篇交联聚合物溶...
  • 26篇原油
  • 25篇柠檬酸铝
  • 19篇乳状液
  • 19篇酰胺
  • 18篇水解聚丙烯酰...
  • 16篇部分水解聚丙...
  • 15篇驱油
  • 14篇油田
  • 14篇丙烯
  • 14篇采收率
  • 13篇粘度
  • 13篇沥青质
  • 13篇聚丙烯酰胺
  • 10篇乳状液稳定性

机构

  • 11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石油大学(北...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中国石油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空军油料研究...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5篇吴肇亮
  • 100篇李明远
  • 91篇林梅钦
  • 27篇董朝霞
  • 22篇郑晓宇
  • 21篇彭勃
  • 18篇郭继香
  • 15篇纪淑玲
  • 7篇徐明进
  • 7篇赵锁奇
  • 7篇李明远
  • 6篇李和全
  • 6篇韩秀贞
  • 5篇王雨
  • 5篇王慧云
  • 5篇孙爱军
  • 4篇顾鹏翔
  • 4篇韩飞雪
  • 4篇牛亚斌
  • 4篇杨国华

传媒

  • 20篇石油学报(石...
  • 20篇石油大学学报...
  • 12篇油田化学
  • 10篇精细化工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高分子学报
  • 4篇化工高等教育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石油学报
  • 3篇膜科学与技术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应用化学
  • 2篇润滑油
  • 2篇油气采收率技...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8篇2008
  • 10篇2007
  • 19篇2006
  • 17篇2005
  • 21篇2004
  • 15篇2003
  • 13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0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eta电位和界面膜强度对水包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被引量:107
2007年
通过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溶液和煤油体系油水界面剪切黏度和油珠的Zeta电位的测定,考察了界面膜强度和Zeta电位对水包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煤油、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聚丙烯酰胺(3530S)或其氧化降解聚合物体系中,含有3530S时,界面膜强度值最大,最大值大于0.10 mN/m,Zeta电位为-18.4 mV,绝对值最大,乳状液最稳定。结果表明,油水界面膜强度和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对水包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较大。界面膜强度和Zeta电位绝对值较大时,乳状液最稳定;当界面膜强度相差不大时,Zeta电位绝对值大的乳状液较稳定,此时双电层对乳状液稳定性起主要作用;当Zeta电位相差不大时,界面膜强度大的乳状液较稳定,此时界面膜强度对乳状液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研究还表明,机械或氧化降解后的聚合物体系,界面剪切黏度和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乳状液稳定性变差。
徐明进李明远彭勃吴肇亮林梅钦郭继香董朝霞
关键词:界面剪切粘度ZETA电位降解乳状液
胶态分散凝胶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1
1999年
本文从胶态分散凝胶的概念、形成过程、评价方法、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十几年来胶态分散凝胶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并预示了有关的研究方向。
罗文利吴肇亮牛亚斌
关键词:胶态分散凝胶凝胶驱油剂原油采收率
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测定了重烷基苯磺酸盐溶液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考察了NaOH、Na2 CO3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大庆采油四厂原油ASP驱中 ,选用NaOH作碱剂容易产生低界面张力 ;当NaOH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 ,大庆采油四厂原油与重烷基苯磺酸盐体系间的界面张力能够达到超低值 ((10 -2 mN/m) ;NaOH对产生低界面张力的作用比HPAM和重烷基苯磺酸盐更显著。重烷基苯磺酸盐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 ,有望成为较理想的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
林梅钦李明远吴肇亮
关键词:三次采油复合驱重烷基苯磺酸盐动态界面张力大庆原油
声波振动与岩石表面润湿性被引量:23
1999年
通过水与岩石表面接触角的测定、声被驱油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考察了声波振动对原油─岩石、水─岩石界面特性的影响,从界面化学角度对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和声波驱油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经原油浸泡后,由于原油中极性化合物(胶质、沥青质等)在岩石表面的吸附,岩石表面由水相润湿为主转变为油相润湿为主;无论岩石表面以水相润湿为主还是油相润湿为主,在水浸泡过程中,声波振动可促进其表面亲油性减弱和亲水性增强,毛细管阻力降低;伴随着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改变,原油对岩石表面的粘附功明显降低;减弱了原油与岩石表面间的粘滞力,使原油更易于从岩石表面上剥离,提高原油采收率;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声波振动作用越显著。
李明远董朝霞纪淑玲吴肇亮赵立志
关键词:岩石原油采收率超声波采油
生化复合絮凝技术对胜利采出水的实验研究
以降低采出水中油含量为主要目的,采用测定水中油含量和吸光度的方法,从大量的絮凝剂中筛选出处理效果较佳的化学絮凝剂A1和B2,并考察了A1和B2复合使用对水中油含量的影响。同时为了兼顾处理效果和环境保护,对化学絮凝剂A1和...
郭亚梅李明远郭继香林梅钦吴肇亮
关键词:废水处理絮凝剂油含量
实用水驱规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以达西定律为基础 ,建立了一个基于含水率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实用水驱规律模型 ,应用该模型可以预测水驱产油量或采收率。将预测结果与采用其他提高采收率措施时的产油量或采收率进行对比 ,可以分析实施该措施的增产效果。利用水驱规律模型对某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 ,注入 0 .1倍孔隙体积的胶态分散凝胶(CDG) ,可以使全试验区增产油量 969t,其中有近 1 /
李和全吴肇亮李明远林梅钦纪淑玲
关键词:水驱油田水驱规律数学模型提高采收率
破乳剂对油水界面膜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84
2004年
研究了破乳剂存在下油膜寿命、油膜薄化速率以及油水界面性质与破乳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破乳剂使油水界面弹性降低,导致油水界面强度减弱,界面膜寿命变短,界面膜厚度变薄.当膜厚度变薄到一临界值时,膜破裂,导致破乳脱水.同种破乳剂,随着其浓度的增加,界面弹性降低.当浓度超过某一值时,界面弹性值基本不变.不同种破乳剂,界面弹性降低幅度越大,其破乳效果越好.界面弹性值可以很好解释破乳剂的脱水率变化规律.
康万利张红艳李道山吴肇亮李明远高慧梅
关键词:破乳剂界面粘度
离子强度对孤东4~#原油油滴表面ζ电位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简单电解质离子强度对孤东4#原油油滴表面ζ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滴表面ζ电位绝对值并没有随离子强度的增加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而是在一定离子强度下出现了极大值或极小值.油滴表面同电荷离子的吸附作用、扩散层中离子交换作用、较高电位下的松弛阻滞效应以及油滴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作用等都可造成上述现象的发生,但同电荷离子的吸附作用是影响油滴异常电动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较高离子强度条件下,电解质对双电层的压缩作用增强,油滴表面ζ电位绝对值随离子强度的增加持续下降.说明对原油乳状液体系,经典双电层理论只适用于离子强度较高、双电层厚度较小的体系.这一结论将对双电层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为清王慧云李明远吴肇亮贾少辉
关键词:离子强度双电层
孤东原油组分的界面张力测定被引量:6
2003年
按常规四组分分离法将孤东1#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它们在原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 88%,22 45%,14 73%,14 43%。将各组分在原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的十分之一和煤油配制成模拟油,模拟油与蒸馏水、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5 700,13 360;24 520,4 630;22 760,5 610;19 380,0 056mN/m。并对各分离组分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界面张力的大小与各组分中的含氧量有关,含氧量越高,界面张力越低。沥青质是孤东1#原油的主要活性物质;w(沥青质)=3%时,模拟油与碱水〔w(Na2CO3)=1 2%〕体系的界面张力为0 0053mN/m。
郭继香刘青林梅钦李明远吴肇亮
关键词:原油活性组分沥青质
聚合物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正> 界面剪切粘度是表征油水界面膜性质的重要参数,其大小取决于成膜分子排列的紧密程度、成膜分子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是否有结构生成。对于乳状液分散相液滴聚并速率是决定其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而液滴聚并速率的快慢关键取决于液...
周立娟林梅钦李明远吴肇亮董朝霞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