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水云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有限元
  • 2篇弹塑性
  • 2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弹塑性有限元
  • 1篇弹塑性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圆柱
  • 1篇圆柱壳
  • 1篇强度分析
  • 1篇屈曲
  • 1篇屈曲分析
  • 1篇轴向刚度
  • 1篇柱壳
  • 1篇钻井平台
  • 1篇内力
  • 1篇内力分布
  • 1篇壳体
  • 1篇壳体(结构)
  • 1篇海洋钻井
  • 1篇海洋钻井平台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吴水云
  • 4篇陈铁云
  • 2篇朱正宏
  • 1篇李长春
  • 1篇李龙渊
  • 1篇张惠元

传媒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海洋工程
  • 1篇中国造船
  • 1篇计算结构力学...
  • 1篇第四届船舶结...

年份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6
  • 1篇198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层侧壁船舶碰撞强度分析被引量:24
1990年
本文在分析小碰撞中双层侧壁结构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碰撞强度的简化计算模型。结构“能量吸收-变形”的数值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文章还对该结构形式的承碰性能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些旨在改善碰撞强度的有用的结论。
张惠元吴水云陈铁云邵文蛟
关键词:船舶
全文增补中
用修正塑性节点法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1991年
提出了修正塑性节点法,即把在单元域内满足的塑性流动法则放松为仅在单元节点上成立,采用节点处的塑性参数△λ来构造出单元内部的塑性应变场,通过变分原理推导了非线性有限元公式.该方法既保留原方法计算效率较高的特点,又考虑了原被忽略的单元内部塑性变形的影响,使有限元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实例计算与实验结果及文献符合很好.
朱正宏陈铁云吴水云
关键词:弹塑性有限元法板壳
塑性节点法的研究及其在薄壳结构中的应用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采用变分原理及离散塑性流动定律假设研究了弹塑性有限元的新方法—塑性节点法及其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物理实质是所述的塑性流动定理的离散。在一般意义下,本文对其进行了修正,典型板壳例题和复杂壳体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显示,计算结果与文献资料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证明用文中方法进行壳体结构的弹塑性分析是行之有效的和可靠的。
陈铁云朱正宏吴水云
关键词:薄壳弹塑性有限元
海洋钻井平台T型管状接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吴水云
关键词:钻井平台
圆柱壳大开口的屈曲分析
李龙渊吴水云李长春
关键词:船壳体屈曲壳体(结构)
近海平台管状接头的柔性分析及对整体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在近海平台结构中,管与管的联结处即管状接头具有一定的柔性,这一特性会导致结构的变形增大,并影响其内力分布。本文提出了一种半解析半离散方法来研究近海平台中常见的T型、Y型和TY型接头的柔性特征,并提供了计算这几种管状接头刚度系数的方法,计算结果与文献[4]给出的结果基本相符。本文还讨论了管状接头的柔性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并将其结果与将管状接头作为刚性接头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具体显示了管状接头柔性分析的意义。
杨骊先吴水云陈铁云
关键词:刚度矩阵刚度系数半解析内力分布轴向刚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