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吴显培

吴显培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磷酸钙
  • 2篇磷酸钙骨水泥
  • 2篇可降解
  • 2篇可注射
  • 2篇骨水泥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2篇股骨粗隆
  • 2篇股骨粗隆间
  • 2篇股骨粗隆间骨...
  • 2篇高龄
  • 2篇粗隆
  • 2篇粗隆间
  • 2篇粗隆间骨折
  • 1篇折手
  • 1篇折手术治疗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机构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白波
  • 4篇吴显培
  • 2篇宣华兵
  • 2篇徐谦
  • 1篇董伟强
  • 1篇余楠生
  • 1篇卢伟杰

传媒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对成骨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比较单纯的、添加锌锶等元素及复合rhBMP-2的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CPC)植入机体后的降解及成骨作用,检验材料及其改进剂型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为9、9和6只,制备双侧胫骨结节骨缺损模型;于骨缺损处分别置入:A组为单纯新型可注射可降解CPC材料,B组为含锌锶等微量元素的该CPC材料,C组为该CPC材料与rhBMP-2的复合物。观察其全身及植入局部反应,术后4、8、16周取材CT扫描、肉眼及光学显微镜观察材料植入后的局部反应情况并对比观察该三种材料的降解及骨生长情况。组织切片摄像后,每组每时间点各取5幅相片用软件进行图文处理,求得术后骨组织切片中骨组织含量百分比。结果CT扫描、肉眼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单纯的和含锌锶等微量元素的CPC材料可引导新骨形成,但新骨形成少且慢,与材料降解不同步;复合rhBMP-2的CPC材料组新生骨形成多而早,基本与材料降解同步。术后骨组织含量百分比测定,A组为(41.7±16.6)%,B组为(31.2±12.2)%,C组为(71.7±21.0)%,复合BMP的CPC材料组术后骨组织切片中骨组织含量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复合rhBMP-2的可注射可降解CPC材料可较早地诱导新生骨生成,与单纯的及含锌锶等微量元素的可注射可降解CPC材料相比,更适合于临床使用。
白波吴显培徐谦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降解成骨作用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选择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0-2003年84例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术前X线分析,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法,复杂型要同时准备三套内固定系统,尽可能早期经髋关节外侧切口选择性行DHS或LAP或PFN内固定术。术前处理好内科合并症,应用抗生素。术后按计划开始患髋关节及同侧膝关节的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PM)和主动运动。结果:优42例,良35例,差7例,关节功能优良率91.6%,所有病例骨折愈合平均8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选择性应用DHS、LAP、PFN内固定治疗各种类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宣华兵吴显培白波余楠生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
65岁以上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86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分析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及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在本院住院的86例6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方式与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86例:优34例,良27例,可11例,差14例。优良率70.9%。Ⅲ~Ⅴ型骨折的内固定失败率(12/37)明显高于Ⅰ、Ⅱ型骨折(2/49),Singh指数为1和2的内固定失败率(7/25)明显高于Singh指数为2以上者(7/61),而根据适应症选择相应的内固定器材对疗效影响未能明确。结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要考虑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
吴显培白波董伟强宣华兵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骨质疏松
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新研制的一种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生物相容性,为材料的最终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ISO10993系列标准和国内的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的GB/T16886系列标准,对这种磷酸钙骨水泥材料进行体外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微核试验、皮肤过敏性试验和体内肌内埋置试验。结果:该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原液对健康人血红细胞溶血率为1.82%,无溶血现象。对小鼠的体外L929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无细胞毒性。材料原液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新西兰白兔热原反应、小鼠遗传毒性及豚鼠过敏反应。小鼠肌内埋置后植入部位无肌肉坏死,炎症反应轻,无纤维包裹。结论:新型可注射可降解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符合国际和国内规定的体内植入物的生物学评价标准,可适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
白波吴显培卢伟杰徐谦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