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永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艾比湖阶地三维反演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以ASTER、ETM、SPO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软件对影像增强处理,突出了艾比湖湖积堤信息。将实际采样点、卫星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叠加,确定了湖岸线和阶地遗址。通过构建水淹模型,方便准确地获得艾比湖阶地的实地三维信息,制作高精度DEM数据,生成仿真的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实现了艾比湖的三维显示以及三维水淹,可以从不同角度、视点和高度观察地貌的整体和部分特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还可以准确地计算不同时期湖面面积、体积,确定水淹范围,反演不同时期艾比湖湖面情况,对研究艾比湖难以到达区域的地貌形态和地貌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昝梅陈蜀江吴成永
- 关键词:阶地DEM艾比湖
- 一种去除植被覆盖影响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卫星遥感估算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植被覆盖影响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卫星遥感估算方法,本方法的步骤包括(1)材料及数据;(2)辅助参数计算(地表反照率、植被覆盖度计算);(3)从地表反照率中分解出裸土反照率;(4)土壤含水量遥感估算模型与制...
- 吴成永陈克龙曹广超鄂崇毅高小红巴丁求英蒋刚
- 一种生态水质环境用遥感监测识别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水质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态水质环境用遥感监测识别设备,包括支撑组件和浮球组件,支撑组件上设置有浮球组件;该方案包括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监控模块、GPS定位模块、水质监测模块,控制器分别与无线通讯模块、监控模...
- 蒋刚曹广超陈克龙曹生奎 崔航马玉军吴成永
- 黄河上游地区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及归因被引量:9
- 2022年
- 黄河上游地区,横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其土壤保持服务是黄河流域防止水土流失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趋势线法和本文定义的因子影响度等指标方法,使用遥感、降水等数据,识别了黄河上游地区2001—2015年间土壤保持服务变化分区,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探寻了主导影响因子并量化了影响度。结果表明:(1)土壤保持服务下降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半干旱、干旱气候区,集中分布在积石峡至河口村的黄河沿岸,上升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南部的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集中分布在山地和高原。(2)降水是影响下降区土壤保持服务的主导因子,植被覆盖和降水分别是明显和略微上升区的主导因子。(3)面对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提高植被覆盖度是提升土壤保持服务的根本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主导因子影响强度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制定分区分类策略措施提升土壤保持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 吴成永吴成永曹广超巴丁求英陈克龙王润科石亚亚鄂崇毅
- 关键词:黄河上游地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全球气候变化扰动对江河源头环境界面污染物交换的影响
- 高小红修光利王文颖詹天珍赵霞蔡婧解家安杜军华吴成永张威冯玲杨扬李金山田成明贾伟李波何林华杨灵玉张艳娇徐薇
- 该项目开展了三江源地区土壤和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和汞的本地调查;探索和研究了土壤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pH值、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估算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碳、碳氮比、常规元素及其重金属元素含...
- 关键词:
- 关键词:污染物调查生态风险评价
- 基于LandSat8 OLI数据的山区NPP遥感估算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指出了地形起伏对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影响重大,提出了一种山区NPP快速简便的估算方法。以青海省尖扎县为实验区,利用LandSat8OLI数据获取的NDVI与实测NPP进行了回归分析,构建了以NDVI为驱动因子的NPP遥感估算模型:NPP=-349.03ln(1-NDVI)-33.336,R2=0.7325。通过检验,该模型能够运用于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NPP估算,其方法简便快捷,能节约不少人力物力。
- 李成秀曹广超吴成永陈克龙
- 关键词:遥感模型
- 近30年来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0
- 2018年
-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多大风,冻融、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易发生土壤风蚀。气候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可用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度量。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C计算方法,根据1984-2013年间连续完整的青海省气象站地面观测数据,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重心及其转移模型,并结合本文定义的有效敏感性指数、有效影响面积等指标,得到全省风蚀气候侵蚀力及其影响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其驱动力和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0年来,全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并呈下降趋势,风蚀气候侵蚀力强的区域明显向西南扩展,20世纪80年代是柴达木盆地,90年代扩展到青南高原西北部边缘,21世纪基本涵盖了青南高原的西部;风速是影响风蚀气候侵蚀力的主导因子,其有效敏感区重心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边缘,移动到海拔较高的青南高原西部地区,这与高原近地面气旋系统中心总体移动趋势相反;其次是气温,其有效敏感区重心从海拔较低的青海省中部地区向海拔较高的青南高原移动,这与青南高原地区的海拔梯度式增温规律有关,即从高原边缘向高原腹地升温,且海拔越高,增温越快;降水主要影响柴达木盆地的侵蚀力,其有效敏感区重心向东南扩展,这可能与高原夏季风进退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土壤风蚀灾害的预防、评估以及预测提供区域性差异化的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也可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源要素(C、N、P、S等)循环的大尺度驱动力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 吴成永吴成永陈克龙段水强曹广超鄂崇毅罗正霞
- 关键词:地理加权回归高原季风青藏高原
- 扫描线划地图矢量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该文提出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扫描线划地图矢量化方法。主要包括图像降噪、线划地物边缘增强、提取线划目标等预处理,二值化、细化、链式编码等矢量化算法。对彩色扫描地形图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大大提高了矢量化的精度与质量,减少了工作量,实现了半自动矢量化。
- 吴成永张红陈蜀江昝梅
- 关键词:矢量化
- 基于USLE模型的祁连山南坡土壤侵蚀现状评价被引量:8
- 2017年
- 借助"3S"技术,应用USLE模型,对祁连山南坡土壤侵蚀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高程、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得到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4年祁连山南坡土壤侵蚀量为1.54×107t/a,侵蚀面积为2.21×104km2.从面积来看,以微度侵蚀为主,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70.43%;从侵蚀量来看,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占总侵蚀量的87.67%;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及其侵蚀量所占比例均极小,无剧烈侵蚀;从空间分布来看,微度侵蚀多分布在山体之间地势平坦区域,轻度侵蚀及以上级别主要分布在托勒山、走廊南山、冷龙岭、大通山及其托勒南山沿线.坡度、植被覆盖度、海拔与土壤侵蚀模数相关性显著,土壤侵蚀级别与侵蚀量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而上升,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下降.
- 魏兰香曹广超曹生奎袁杰吴成永
- 关键词:土壤侵蚀USLE模型
- 拉萨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定量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利用拉萨市1960-2010年的逐月气象观测资料,对旅游气候主要组成要素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日照等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月均气象数据计算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确定THI和K对应后的拉萨市各年逐月旅游气候舒适度及等级。结果表明:1)拉萨市旅游气候很舒适的月份极少出现,较舒适期出现在6-9月。3-5月和6-9月体感不舒适,12月-翌年2月旅游气候极不舒适。2)拉萨旅游较适宜期(6-9月)存在的天气、气候障碍包括:紫外辐射强,空气含氧量低,雷暴天气活跃。
- 李春花刘峰贵陈蓉罗正霞吴成永
- 关键词:旅游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