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的多中心回顾分析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12家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4例危重烧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例、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2例、黑龙江省医院5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0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9例、解放军第924医院12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例、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1例。统计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致伤因素、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以及伤后入院时间。根据伤后28 d内的存活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89例)与死亡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与伤情(同前总体临床特征);伤后第1个24 h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伤后第1个24 h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伤后第1个24 h脏器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素、血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电解质指标(血钾、血钠、血氯、血钙、血镁及血磷)、尿酸、肌红蛋白、脑钠肽;伤后第1个24 h感染及血气指标,包括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pH值、氧合指数、碱剩余、乳酸;治疗情况,包括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否行抗凝治疗、是否应用血管�
- 马琪敏汤文彬李孝建常菲尹希陈昭宏吴国华夏成德李晓亮王德运储志刚张逸王磊吴抽浪童亚林崔培郭光华朱志豪黄圣宇常刘刘锐刘永计王玉松刘晓彬沈拓朱峰
- 关键词:烧伤预后
-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头部缠绕带、上魔术贴、下魔术贴、卫生更换隔离护理带和插管稳定固定装置,所述上魔术贴设于头部缠绕带上,所述下魔术贴设于头部缠绕带上,所述卫生更换隔离护理带拆卸设于头部缠...
- 吴国华陈昭宏林建昌
- 应用Meek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研究
- 目的:临床观察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在烧伤外科治疗大面积烧伤深度创面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使用的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体对照方法,烧伤创面切削痂后,分别应用Meek植...
- 王顺宾徐庭恒吴英钦吴伯瑜楼非鸿杨际慧陈昭宏李海晖陈舜林建昌吴国华
- 不同浓度异丙酚对胎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异丙酚对胎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存活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妊娠17 d^18 d后取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7 d,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元并作为研究对象。①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12组(每组设5个平行副孔,实验重复5次):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异丙酚溶剂对照组(D组)用含0.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的培养基处理,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1~10组)分别用含异丙酚终浓度为0.01、0.1、0.5、1、5、10、50、100、150、200 μmol/L的培养基换液处理,继续培养24 h后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7组(实验重复5次):对照组(C组)正常培养,异丙酚溶剂对照组(D组)用含0.1%DMSO的培养基处理,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I、II、III、IV、V组)分别用含异丙酚终浓度为0.1、1、10、100、200 μmol/L的培养基换液处理,继续培养24 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结果,Annexin-V-FLUOS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 结果 ① 与C组比较,D组海马神经元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P1、2、5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组(102.2±2.7)%、P4组(102.9±2.7)%生存率升高(P〈0.05),而P6~10组生存率分别为(97.0±3.5)%、(90.1±1.7)%、(79.8±0.9)%、(67.9±1.1)%、(42.3±2.2)%,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或P〈0.01);② 与C组比较,D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PI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I组(4.7±0.7)%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PIII、IV、V组凋亡率分别为(8.2±0.8)%、(18.1±1.1)%、(29.1±2.1)
- 徐晓东吴国华张良成
- 关键词:二异丙酚海马神经元细胞生存率凋亡
- 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生存活力与凋亡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17-19d SD大鼠的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于培养第7天应用NSE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神经元纯度>90%行如下处理:(1)随机分为10组(n=5):其中...
- 吴国华徐晓东张良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