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芳英

作品数:271 被引量:1,327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84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建筑科学
  • 12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5篇污泥
  • 58篇污水
  • 55篇除磷
  • 41篇水处理
  • 41篇脱氮
  • 37篇污水处理
  • 35篇硝化
  • 32篇碳源
  • 29篇反硝化
  • 22篇污泥减量
  • 22篇活性污泥
  • 20篇脱氮除磷
  • 19篇回收
  • 17篇磷回收
  • 16篇光谱
  • 13篇荧光
  • 12篇厌氧
  • 12篇三峡库区
  • 12篇库区
  • 12篇反应器

机构

  • 262篇重庆大学
  • 15篇重庆文理学院
  • 12篇西南大学
  • 9篇重庆交通大学
  • 6篇重庆港力环保...
  • 5篇重庆建筑工程...
  • 5篇重庆市渝西水...
  • 4篇重庆工商大学
  • 4篇遵义师范学院
  • 4篇重庆理工大学
  • 4篇苏州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重...
  • 2篇重庆川仪环境...
  • 2篇林同棪国际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重庆市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中国建筑西南...

作者

  • 268篇吉芳英
  • 66篇徐璇
  • 35篇许晓毅
  • 27篇何强
  • 24篇黎司
  • 23篇晏鹏
  • 21篇左宁
  • 20篇范剑平
  • 19篇罗固源
  • 19篇何莉
  • 16篇谢志刚
  • 15篇虞丹尼
  • 15篇王图锦
  • 14篇姜宁
  • 14篇曹琳
  • 12篇周卫威
  • 12篇周光明
  • 12篇张千
  • 12篇范子红
  • 11篇胡学斌

传媒

  • 4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1篇环境科学研究
  • 9篇重庆大学学报...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光谱学与光谱...
  • 6篇给水排水
  • 6篇水处理技术
  • 6篇土木建筑与环...
  • 5篇环境化学
  • 4篇功能材料
  • 3篇环境科学
  • 3篇重庆环境科学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分析化学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化学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19篇2016
  • 18篇2015
  • 25篇2014
  • 17篇2013
  • 24篇2012
  • 20篇2011
  • 22篇2010
  • 19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2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固体碳源反硝化的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技术被引量:12
2016年
在污水处理工艺末端嵌入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可以不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原有工艺并提高对总氮的去除效率,方便应对污水厂的提标压力和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问题。以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为对象,探究有利于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的运行模式和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为93~140 mg/L、TN为41~45 mg/L的低碳源污水,在SRT为20d、充水比为0.4、周期时间为3 h、氨氮负荷为0.112 kg/(m^3·d)、曝气量为3.8 m^3/(h·m^3)的情况下,SBBR的出水氨氮为1.5 mg/L,出水硝态氮为16 mg/L,出水硝态氮占出水总氮的70%,实现了高效稳定硝化。富含硝态氮的SBBR反应器出水通过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后,出水总氮平均值为4.23 mg/L,COD平均值为25 mg/L,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系统总的脱氮率大于90%,获得了优异的低碳源污水生物脱氮效果。
龚珊吉芳英张千白婷婷范剑平
关键词: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SBBR
除磷脱氮、污泥减量和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除磷脱氮、污泥减量与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Sup>2</Sup>/O工艺,利用水解酸化单元处理原污水与少量厌氧释磷污泥实现VFA的转化,水解...
吉芳英左宁袁云松黄力彦
文献传递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景观化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其包括格栅/隔油/厌氧接触池、稀释除臭池、一级潮汐跌水生态池、二级潮汐跌水池、吸附除臭器、跌水强化器、跌水布水器。本发明通过厌氧接触池、稀释除...
吉芳英廖勇郑豪曹学康张倩冯利华
文献传递
气水比对后置固相反硝化滤池工艺脱氮及微生物群落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解决现有低碳源污水处理工艺能耗高、工艺复杂和脱氮效果不佳等问题,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凝沉淀/后置固相反硝化滤池工艺(CS-BAF-SPDB).重点研究了气水比对该工艺脱氮效率的影响,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从微观微生物群落的角度揭示了宏观运行条件对脱氮效率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为同时获得理想的硝化和反硝化效果,后置固相反硝化滤池工艺中硝化滤池的气水比应该设定为4∶1.同时,宏观运行参数对BAF和SPDB处理效果的影响和微观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直接相关.在BAF中氨氧化菌(Candidatus Nitrospira defluvii)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osomonas sp.Nm47)的组成、数量与活性随气水比的变化直接决定了BAF中硝化效果的好坏,而SPDB中固体碳源降解反硝化微生物Pseudomonas sp.、Myxobacterium AT3-03和异养反硝化菌Dechloromonas agitate、Comamonas granuli和Rubrivivax gelatinosus的群落结构随气水比的变化直接决定了SPDB中有机碳源的释放和反硝化效能的优劣.
张千吉芳英付旭芳陈晴空
关键词:气水比固体碳源PCR-DGGE微生物群落
三峡库区淹没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被引量:25
2010年
结合三峡水库调度模式,在汛期及汛后对库区淹没区土壤中重金属Cu,Pb,Cd,Cr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其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库区土壤中存在形态不同,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w(残渣态Cu)和w(残渣态Cr)平均值为87.41%和96.04%,而w(可提取态Pb)和w(可提取态Cd)较高,平均值为41.95%和88.14%,生态风险相对高于Cu和Cr.在汛期三峡水库低水位运行,水体重金属含量较高,汛期水体ρ(Pb)和ρ(Cd)分布特征与土壤w(Pb)和w(Cd)分布呈显著相关性,而汛后水库首次172 m高水位蓄水,由于水环境因素的改变,水体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降低,汛后淹没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变化细微,土壤淹没对库区水体水质影响小,不构成汛期、汛后水体重金属含量波动的主因.
王图锦胡学斌吉芳英何强叶姜瑜黎司曹琳
关键词:三峡水库土壤重金属
一体化砂水分离装置
一种一体化砂水分离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进水管、消能器、混流式涡扇、导流槽、旋流分离器,中心管、平流池、出水管、螺旋输送机和集砂斗;进水管与消能器连接,混流式涡扇安装在消能器内,消能器通过导流槽与旋流分离器连接,导...
吉芳英刘大伟许晓毅徐璇吴安琪王涵
文献传递
强化低碳源城市污水低氧同步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强化低碳源城市污水低氧同步除磷脱氮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由SBR主反应池以及两个除磷池构成。SBR主反应池的进水管由上部接入,出水管由下部接出,并从SBR主反应池底部接出外循环污泥管,在SBR主反应池设置...
吉芳英胥驰徐璇左宁闵智杨柳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破袋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破袋功能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破袋机构,所述破袋机构包括第一下压机构、第二下压机构、循环组件、挂袋钩组件、破袋刀组件和取袋杆组件;所述挂袋钩组件设置有若干个、且设置于所述循环组件上,能够沿所述循环组...
张凯吉芳英
一种梯形截面旋流沉砂池进水渠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形截面旋流沉砂池进水渠设计方法,渠道侧面具有一定的坡度,即整个渠道截面为梯形。此设计方法在合适的参数下,可以使进水渠中的流速不会随着进水流量的变化而大幅度变化,使进水流速始终处于旋流沉砂池的最佳除砂流速范...
徐璇杜茂张齐艳赵德强吉芳英许晓毅龙俊吴田辉
文献传递
硝酸盐电子受体反硝化同时除磷试验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经研究发现AAA SB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可以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并同时发生反硝化脱氮。试验利用“双泥”系统进一步探讨了污水生物反硝化同时除磷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双泥”系统的“双重”吸磷以及内碳源反硝化除磷方式可以使生物处理出水磷酸盐浓度趋近于零 ,TP≤ 0 2 3mg L、NH3 N≤ 0 5mg L、TN≤ 8mg L、CODCr≤2 5mg L。
罗固源吉芳英罗宁许晓毅
关键词:硝酸盐反硝化除磷生物处理SBR系统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