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慧英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压
  • 2篇湿证
  • 2篇痰湿
  • 2篇痰湿证
  • 2篇左室
  • 2篇左室重构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液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疏血通
  • 1篇头颅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叶慧英
  • 2篇郑关毅
  • 1篇李楠
  • 1篇孙旭东
  • 1篇黄华品
  • 1篇陈秀英
  • 1篇李金国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血压痰湿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目的:研究高血压痰湿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收录2011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的131例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痰湿证组56例、非痰湿证组75例/)、40例非高血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25例...
叶慧英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室重构彩色多普勒超声
文献传递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科疾病,致死、致残率较高.疏血通有抑制血管损伤后局部的血液凝固及附壁血栓的形成,减低胆固醇和血黏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本研究观察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患者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程度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
叶慧英郑关毅
关键词:疏血通疗效观察脑部血液循环神经功能缺损头颅CT检查
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痰湿证患者左室重构的变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颈动脉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痰湿证患者左室重构的变化。方法观察高血压病CAS患者223例(痰湿证组119例、非痰湿证组104例,高血压病CAS组)、非高血压病CAS患者81例(非高血压病CAS组)和非高血压非CAS患者19例(对照组)的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各组发生左室重构程度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CAS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nter 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值(E/A)高于非高血压病CAS组(P<0.05)。高血压病软斑组及非高血压病软斑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每搏出量(stroke volume,SV)高于硬斑组、内膜增厚组和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血压病痰湿证组的LVEDD、LVESD、SV高于高血压病非痰湿证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低于高血压病非痰湿证组(P<0.05),其中软斑组的LVEDD、LVESD、SV高于硬斑组(P<0.01)、内膜增厚组(P<0.01)和内膜正常组(P<0.05)。高血压病非痰湿证软斑组与硬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痰湿证患者的CAS可能与左室重构有关,特别是软斑组患者,其左室重构更为明显。
李楠叶慧英郑关毅陈秀英黄华品李金国孙旭东
关键词:高血压病痰湿证颈动脉粥样硬化左室重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