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经济管理更多>>
-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数学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7
- 2004年
- 以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环/核流动以反映流化床脱硫的流动过程,因此模型更接近于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的真实流动。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推导,得出了流化床内的脱硫效率方程。经实验验证所建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流化床脱硫的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相信模型可以用来进一步研究流化床脱硫过程以及指导其工艺设计。
- 马双忱赵毅华伟
- 关键词: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过程脱硫效率脱硫工艺传质理论双膜理论
- 挡板除雾器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 该文根据N—S方程组分别对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描述,采用 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对方程组进行封闭,再通过有限差分法将微分方程组离散为差分方程,对折线型挡板除雾器的单相流场及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从理论...
- 华伟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湿式烟气脱硫设备中折线型挡板除雾器压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 2004年
- 分析了折板除雾器弯曲通道内气体流场分布,确定了气体流场的流函数-涡量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除雾器压降的数学模型,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最后着重分析了除雾器高度、转折角、板间距、气体流速对除雾器压降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可用于指导脱硫塔除雾器的设计。
- 赵毅华伟王小明马双忱陈莉
- 关键词:数值模拟有限差分法数学模型
- 袋式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的应用与前景被引量:15
- 2003年
- 介绍了国内外燃煤电厂袋式除尘器的应用情况,论证了国内燃煤电厂采用袋式除尘器的可行性,认为燃煤电厂烟气处理采用袋式除尘器是适应未来高标准环保要求的发展方向。
- 赵毅王志轩马双忱华伟
- 关键词:燃煤电厂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
- 安全型PLC系统在锅炉FSSS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简单阐述了安全控制系统,并结合德国ALSTOM提供的安全型PLC在越南高岸电厂锅炉FSSS上的应用,建议在与安全相关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用安全型的控制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人身伤害和设备等事故的发生。
- 华伟张永年华
- 关键词:FSSS自诊断冗余
- 湿式烟气脱硫塔中折线型挡板除雾器分离效率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2
- 2005年
- 根据N S方程组对湿式烟气脱硫塔中折线型挡板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描述,采用k ε模型及颗粒轨道模型对方程组进行封闭,建立了该类除雾器分离效率的数学模型。模型的数值求解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6.1。通过调节参数,计算了多种除雾器结构参数(除雾器高度、除雾器板间距、除雾器转折角)和工况参数(气体流速、液滴直径)下的除雾器的分离效率,分析了各参数对除雾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了一般情况下的除雾器分离性能的规律性结论,可直接应用于湿式烟气脱硫系统除雾器的设计。
- 赵毅华伟王亚君王小明马双忱颜俭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湿式烟气脱硫除雾器
-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及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40
- 2003年
- 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电厂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形态分布以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的最新成果 ,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现有电站污染控制系统的脱汞性能 ,考虑到汞的排放控制 ,提出了对现有设备的可能优化措施。在分析中 ,注意到汞的易挥发性 ,认为汞排放控制应该充分考虑烟气中汞形态的迁移转化。由于氧化态汞在汞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 ,其研究将是控制电厂汞排放的关键。先进的汞排放控制技术的开发应以增强汞的氧化态为优先发展方向。
- 赵毅马双忱华伟庞庚林
- 关键词:燃煤电站汞大气污染污染控制
- TOPSIS在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03年
- 首先根据电力上市公司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评价其财务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 ,然后引入多目标决策中的逼近理想解法 (TOPSIS法 )建立了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能力的TOPSIS评价模型 ,最后用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与实用性。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问题的评价中。
- 陈莉赵磊华伟牛东晓
- 关键词:电力行业TOPSIS电力市场
- 600MW超临界机组仿真机设计与开发
- 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由于其高效率性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主力机组,而对于它的操作控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仿真机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文中给出了基于虚拟DPU技术的仿真系统的设计,论述了此种设计方案的优势,并将...
- 华伟
- 关键词:超临界仿真虚拟DPU火电机组电力系统
- 文献传递
- 高活性吸收剂脱硫和脱氮实验及机理研究被引量:55
- 2003年
- 为了实现同时脱硫、脱氮,制备了以粉煤灰、石灰、添加剂为原料、具有氧化能力的高活性吸收剂。在固定床、管道喷射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实验,研究了影响吸收剂脱硫、脱氮效率的若干因素。探讨了高活性吸收剂脱硫、脱氮的机理。在Ca/(S+N)为1.2时,SO2和NOX的脱除效率分别为86%和64%。产生的废物为干粉状。最佳的实验温度为55℃,湿度为5%。与传统的干法FGD相比,该工艺具有费用低、设备简单、废物易于处置等优点,可为工业化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 赵毅马双忱黄建军许佩瑶汪黎东华伟
- 关键词:脱硫脱氮高活性吸收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